眾所周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對於各類物品的消耗自然很高。尤其是作為經濟大國,自然也是能源消耗大國,從2017年開始,我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以及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近些年來,我國對於天然氣等能源的需求一直都是居高不下,雖然可以通過進口滿足日益增長的天然氣消費,但伴隨而來的卻是中國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對外依存過高。於是為了保障中國天然氣供應,我們需要建立一定數額的儲氣庫,不然進口來的天然氣根本沒地方擱置。
之前因儲氣庫建設滯後而導致的調峯能力不足,正是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短板,也是部分地區冬季“氣荒”的原因所在。在情況較為嚴重的那段時間裏,我國天然氣供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有氣無庫”的狀態,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沒成想,我們的改變引來不小關注,大家都在驚訝又發生了啥事?中國憑空出現25個圓球,引來23國持續關注。
據瞭解,這25個“圓球”為儲氣庫,是將長輸管道輸送來的商品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一種人工氣田或氣藏,一般建設在靠近下游天然氣用户城市的附近。另外,中國的儲氣庫建設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大慶油田曾經進行過利用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嘗試。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隨着陝京天然氣輸氣管道的建設,為確保北京、天津的安全供氣,我國開始加大力度研究建設地下儲氣庫技術。
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建成投產的地下儲氣庫有3座,分別是大張坨地下儲氣庫、金壇地下儲氣庫和華北儲氣庫。另外,今年國家重點能源建設項目、我國西部首座儲氣庫羣——吐哈油田温吉桑儲氣庫羣正式開工建設,設計總庫容56億立方米,工作氣量20億立方米,預計2025年建設並陸續投運。
平時多儲氣,當遇到消費高峯的冬季,便可以派上用場,實際上和儲糧是一個道理。唯一不同的是,天然氣的運輸需要配套相關存儲和運輸設備,因此天然氣庫的建設成為了重中之重。不瞭解儲氣庫建設過程的小夥伴或許不懂,受地質條件、國外技術不適用等因素影響,我們至少經過20年持續攻關才建設完成。
隨着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們僅用不到20年時間就趕上了有百年儲氣庫建設歷史的發達國家,不僅成功解決多項世界級難題,更讓我國的地下儲氣庫,選址建庫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難怪這項技術引來這麼多國家的關注。
對於飛速發展的中國來説,這些儲氣庫還遠遠不夠,到2030年,我國每年天然氣用量將增加到5000億立方米!我們將會繼續建設更多儲氣庫,到那時,就更加“庫中有氣、心中不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