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奇葩證明。
最近,廣東惠州陳先生7個月未能證明“我爸是我爸”的魔幻故事,在網上引發極大關注。據報道,為取已故父親留下的存款,陳先生奔波於各單位7個多月,頻頻遭遇“踢皮球”,陷入“循環證明”沒完沒了的困境。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不妨看看幾個涉事部門的説法:
陳先生要取父親生前存在郵政儲蓄銀行的7萬餘元存款,銀行需要公證機構出具繼承權證明書;
公證機構則要派出所出具親屬關係證明;
派出所稱這屬於公安部確定的不再出具的18種證明之一;
隨後公證機構又提出可以讓居委會開具親屬關係證明,但居委會提出依據民政部有關規定,也不予開具…
▲即使與父親一個户口本,陳先生前期也沒能證明“我爸是我爸”。
最終,在督查組介入下,惠陽區政府立即召開協調會研究整改措施。經協調,陳先生父親原所在單位同意出具親屬關係證明。10月20日,陳先生的公證手續辦完,繼承的存款也已從銀行取到。
奔波7個多月,
硬是沒能證明“我爸是我爸”!
難道公證處等單位不覺得汗顏嗎?
究竟什麼樣的理由(規定),
使得他們如此冷冰冰、硬邦邦?
督查組一針見血地指出!
11月3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發佈通報,認定惠州市惠陽區公證機構存在不擔當不作為、為民服務意識不強、漠視羣眾利益等問題。督查組認為,
陳先生遇到的問題並非偶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源在於相關部門為民服務意識不強,對“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理解不深不透,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將人民羣眾利益放在首位。
不容置否,
國務院督查組的分析切中肯綮。
各部門看似都是“照章辦事”,
結果卻是老百姓的正當訴求
被“踢皮球”?
各方理由都很“充足”,羣眾的事就是辦不了,這類不良現象並不少見,老百姓早已深惡痛絕。
推諉扯皮,折射不作為、亂作為的不正之風,説明為民服務意識缺失。信息壁壘需要打破,擔當精神更需樹立。盡心盡力為羣眾辦事,盡到該盡的責任,還會出現“循環證明”嗎?
@新華視點
每個部門好像“都有道理”,
最終把老百姓扔在夾縫裏。
這種推諉扯皮,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才是最需要警惕的“普遍性”!
梳理這個過程不難發現,如果公證機關以本就能證明父子關係的户口本為依據就可以,那就不會發生後面這一連串的麻煩。這一矛盾集中體現出來的問題是,如果不同的職能部門在“放管服”改革中不同步,那就可能製造新的麻煩。
不妨設想,如果派出所不是有了新規,而是還可以像過去一樣開親屬關係證明,那這次的循環證明,可能也不會出現。當然,這不是要批評派出所的“進步”,而是要督促這些“落後”的部門跟上腳步。
如督查組所言,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協作,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
長城評論 守一
也許有人會問,
陳先生所遭遇的問題,
其實就是眾多奇葩證明中的一例,
説大也不大,
何以驚動了國務院督查組出馬?
一定時期以來,
各地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強化放管結合能力,
究竟效果如何?
羣眾的反饋是最好的檢驗。
民生無小事,
循環證明“我爸是我爸”的鬧劇,該停止了!
編輯:王迪
責任編輯:劉燁燁
“人民名品”
瞭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週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週刊。
【來源:民生週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