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登實際上輸給了特朗普!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仍存“零和博弈”的心態,沒有改變何談大勝?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綜合

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在就職65天后舉行時長約一小時的白宮記者會。拜登的發言聚焦國內議題,涉及應對新冠疫情、兩黨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邊界移民等問題,外交上涵蓋朝核問題、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美國與盟友關係以及對華政策等。整體看,拜登執政初期聚焦應對新冠疫情和重啓經濟,多個領域的外交政策評估仍在進行當中,對中國則傳遞出雙重信號。

應對疫情和復甦經濟是政府首要議題

記者會一開場,拜登就給新政府設定目標,執政百天內接種新冠疫苗2億劑,大多數中小學將全面復課。本月初,拜登政府依據《國防生產法》提供1.05億美元資金援助,幫助美國默克公司生產新冠疫苗。有統計顯示,3月美國獲批使用的3種新冠疫苗產量預計可達1.32億劑。截至3月24日,美國已有1.3億劑疫苗被接種。由此看,拜登誓言在執政百日完成接種疫苗2億劑,並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美國國內疫苗產能與接種能力的提升讓他有底氣將之前設定的接種目標翻一番。

但與此同時,美國疫情並未出現明顯好轉。截至3月26日,美國確診人數已超過3000萬,死亡人數超過55萬。美國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但其新冠確診病例數卻超過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死亡病例數佔全球總數的近五分之一。

由於實施長時間的社交隔離措施,美國民眾展現出普遍的“抗疫疲勞”,多地暴發反對隔離的示威活動,節假日出行也在暴增。對此,白宮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美國目前仍處於疫情的拐點,但是能不能跨過拐點仍待觀察。他表示,按照目前的接種率,美國有望在北美夏季結束前達到總人口70%-85%具備免疫力的羣體免疫水平,屆時美國才能重回疫情大流行前的“正常生活”狀態。

在復甦經濟方面,拜登説新政府即將宣佈重大的基建計劃,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實體與技術,以便我們可以擁有競爭力,並創造大量真正的高薪工作” 。本月初,拜登已經簽署總額為1.9萬億美元的經濟援助法案,為備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企業提供紓困資金。但輿論普遍認為,該法案對美國長遠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太多好處。拜登的新基建計劃則可能着力提振美國經濟、減少碳排放、縮小經濟不平等,並提升美國企業在製造業和高科技領域與中國企業競爭的能力。

對中國傳遞雙重信號

拜登的記者會涉及外交政策的篇幅並不大,這也體現出新政府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應對國內危機,同時外交政策評估仍未完成。

在對華政策上,拜登給出三點基本立場,傳遞對抗、競爭與合作的雙重信號。其一,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對抗,雖然雙方存在很激烈的競爭;其二,美國堅持中國必須根據國際準則公平競爭、公平實踐、公平貿易;其三,為有效競爭,美國需要有效地與中國接觸。同時,他還對如何與中國接觸提出三點主張:加強對美國工人和科學的投入、加強同盟關係,以及堅持民主價值觀。

總體看,拜登的對華政策表述並沒有超出此前國務卿布林肯的發言,即美國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時要依靠美國的盟友與夥伴--即不會再“單打獨鬥”,最後則是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然而,上述政策事實上仍然繼承特朗普政府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定位,因此在政策取向上依然存在 “零和博弈”心態,在國際社會通過“拉幫結派”製造矛盾和衝突。即便是在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也是以“符合美國中產階級利益”為前提。而美國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更是以“人權教師爺”的面目對他國內政外交指手畫腳,因此必將招致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