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回聲報》網站9月2日發表題為《隨着從阿富汗撤軍,華盛頓重新定義美國的“國家利益”》的文章,作者是韋羅妮克·勒比永。全文摘編如下:
華盛頓改變了方向。在實施20年軍事幹預後,美國完成了從阿富汗的撤離行動。週二,拜登總統在白宮發表了一場側重理論的演講,用帶有進攻性的論調解釋説:“這個關於阿富汗的決定不僅僅關乎阿富汗,也關乎結束一個為改造其他國家而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代。”
兩項標準將指導華盛頓今後的外交政策。拜登説,“我們必須制定具有明確且可實現目標的任務”,美國不想再去重建一個國家或是給它帶去“民主”。他還説:“而且我們必須明確地專注於美國國家安全的根本利益。”
▲8月22日,人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排隊登上美國軍用飛機離開。新華社發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歐洲中心主任本傑明·哈達德指出:“這是幾年前制定的政策的具體體現,與特朗普時代有很大延續性。但這項政策對美國利益的定義有更強的限制,與拜登執政頭幾個月的國際主義説辭相去甚遠。”
白宮表示,恐怖主義威脅仍然存在,但與它作鬥爭的方式與20年前有所不同。拜登認為,首先因為它“轉移到世界各地”。其次,因為反擊的方式變了,“我們可以在美國人不在場或在場人數極少的情況下打擊恐怖分子和目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如今打算集中力量和資源來應對其他挑戰,包括中國和俄羅斯。拜登説:“我們正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我們正應對俄羅斯在多個方面的挑戰,我們面臨着網絡攻擊和核擴散威脅。”
華盛頓作出的選擇——留在阿富汗或應對新挑戰——是一種回應,想消弭國內政治舞台上的批評聲,但受到一些專家的質疑。哈達德強調:“把拜登和特朗普選上台都是為了結束戰爭。但近年來在阿富汗投入的軍事資源和經濟成本非常有限。阿富汗政府的崩潰可以證明美國的參與沒什麼用,但也可以反過來説,成本有限就可以避免一場災難。無論如何,撤軍行動損害了美國的領導地位,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
對歐洲來説,與盟國協調不力的美國撤軍行動以及美國的新理論都在提醒歐洲人必須自行組織起來。法國前駐美國大使熱拉爾·阿羅在推特上説:“歐洲人醒醒吧!你們的保姆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