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國家因為持續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嗎?有專家認為,韓國正面臨着這樣的風險。
近日,關於“韓國正在消失”的討論甚囂塵上。支撐這一論斷最主要的論據就是,韓國2020年的生育率跌至創紀錄的0.84,為全球最低。
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今年3月新學年開始,韓國多地出現了因缺少生源而關閉學校的現象。即使是在人口最稠密的首爾市,也有近兩成小學新生不足50人。而在去年,韓國小學、初中、高中共有30所學校因入學新生數量減少而關閉。
早在2006年,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人口學家大衞·科爾曼(David Coleman)就曾發出預警,隨着出生率持續下跌,韓國可能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自然消失的國家。當年,韓國的生育率為1.17。
這樣的預警並沒有“恐嚇”到韓國民眾。之後的十餘年間,韓國的生育率持續下降,2018年就已跌破1,2020年則跌至0.84。低生育率帶來的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根據推測,到2055年,韓國的養老金將全部耗盡;到2065年,韓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超過勞動年齡人口。而如今,韓國是否會因為持續的低生育率而消失,已經引發了真切的關注。
“不生孩子也很正常”
五六十年前,阿熙的奶奶生了四個孩子。
二三十年前,阿熙的媽媽生了三個孩子。
出生於韓國首爾的阿熙今年28歲。她有一個穩定的男朋友,但暫時沒有結婚的計劃。至於生孩子,阿熙覺得還有點遙遠。
“這樣的家庭情況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很普遍,爺爺奶奶輩基本上都有五六個孩子,爸爸媽媽輩兩三個,但到我們這一代,生得晚、生得少甚至不願意生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阿熙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這一情況引發的直接後果就是,韓國正式進入人口負增長時期。
今年2月24日,韓國統計廳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新生兒數量為272400人,比2019年少了10%。總死亡人數則達到305100人,首次超過了新生兒數量。這也就意味着,韓國首次出現人口自然下降的現象。
韓國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變化。/截圖自韓國統計廳網站
在人口下降的背後,是該國不斷下跌的生育率,也就是平均每名女性一生生的孩子數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韓國的生育率一度超過6。這段時間,韓國政府甚至開始控制生育。此後,韓國生育率幾乎呈直線下降,到20世紀80年代初就跌破2.1——這個數字是保持人口穩定的生育率。
2018年,韓國生育率跌至0.98,2020年繼續跌至0.84。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80多個國家中,韓國是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首爾是韓國生育率最低的城市,僅為0.64。首爾市政府3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市最新統計人口為991萬,這是首爾市人口自1988年突破千萬大關後首次跌破千萬。
作為韓國首都,同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首爾的情況是韓國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個縮影。據韓聯社報道,首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2020年人口下降的大趨勢下,首爾0-4歲的兒童人口減少了10.26%,而85-89歲的老年人口增加了11.42%。
韓聯社指出,韓國正面臨着嚴峻的出生率下降問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遲甚至放棄結婚、生子。在首爾市,僅有1-2名成員的家庭佔比達到63.8%,比2019年再次上升了2%。從整個國家來説,大約40%的家庭都是單人家庭,高於其他任何一種家庭形式佔比。
韓國1960年至2008年生育率變化。/世界銀行網站截圖
生育率持續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韓國人關於結婚生子的觀念正在逐漸改變。
33歲的媛瑛是首爾市991萬人口中的一員。她和男友已經登記結婚,預計將於今年7月舉辦婚禮。但談到生孩子的問題,她覺得自己並沒有做好準備,她也不認為生孩子是必須做的一件事。
“我覺得生孩子是人生當中最重大的一份作業,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下手。”媛瑛説。在她看來,“不生孩子也是沒問題的”這樣的想法已經開始慢慢地在韓國社會中傳播,她身邊的女性朋友們結婚、生子的意願都不是很強烈,“女性不生孩子已經很正常了”。
她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女性。現年32歲的炆敬居住在韓國釜山市,目前單身。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現在韓國單人家庭越來越多,還有很多人結了婚也不生孩子。此外,和以前相比,晚婚或者不結婚的人也越來越多。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對新京報記者表示,20世紀50年代戰爭結束以後,韓國迎來“嬰兒潮”,那段時期幾乎每個韓國女性都要生五六個孩子,這個情況非常普遍。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社會經濟活動參與率的提升、女權意識的覺醒、控制生育的意願和手段增加、社會福利的擴張等,出生率下降也是非常正常的。這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類似。
但為什麼韓國會成為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呢?董向榮認為,一方面,上述這些共性影響因素在韓國變化尤其迅速和劇烈。另一方面,韓國甚至整個東亞地區都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因素,比如傳統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男女不平等現象根深蒂固,育兒等家庭責任主要由女性承擔,生育對女性求職就業的負面影響嚴重,外來移民較難融入等等。
此外,近年來韓流文化的盛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董向榮稱,偶像劇看多了,年輕人對於愛情、婚姻、生育有了超乎現實的期待,入戲太深,假想自己是男主或女主,一定要遇到“男神”、“女神”才考慮結婚,有住大房子、開豪車的生活質量才考慮結婚,否則就寧願單身。“但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之間,落差是很大的,有容貌上的落差、經濟上的落差、情感上的落差,這種落差會讓很多人失去談戀愛、結婚、生子的慾望,也就是進入‘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三拋時代’。”董向榮説。
“年輕人貫穿始終的焦慮”
晚婚、不婚或是不願生孩子的背後,是當代年輕人身上的壓力在加大。
媛瑛對記者表示,她暫時沒有考慮生孩子的原因有很多,但“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媛瑛目前是首爾一家互聯網企業的產品經理,收入尚可,但非常忙。在她看來,目前的年紀仍然是努力工作搞事業的時候,但如果有了孩子,工作上必然會受到很多限制。此外,她和丈夫剛剛在首爾買了新房,目前經濟狀況也不算寬裕,因此她不認為現在是生孩子的最佳時機。
“買房難”絕不僅僅是中國年輕人面臨的問題,韓國年輕人也很“難”。據路透社報道,自2017年5月以來,首爾市中等公寓的房價飆升了60%。雖然韓國政府多次出台調控政策,但不僅未達到預期目標,反而進一步推高了房價。“買房難”已經成為韓國總統文在寅面臨的一大政治難題。
“找工作難”也是一大難題。據韓國統計廳數據,今年1月,韓國失業率達到5.4%,創下21年來的最高值。其中,青年羣體的失業率達到了9.5%。
董向榮指出,在韓國,當代年輕人的焦慮幾乎是貫穿始終的,從小的時候要上好的小學、中學,到削尖腦袋考入最好的大學——“SKY”(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再到畢業後要找好的工作——集中在三星、現代、LG等大企業和律師、醫生等職業領域內,然後是找理想的對象,以及結婚、生子、養老等。沒有好的教育背景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單位,找理想的對象就更難了。所以媽媽們天天陪着孩子上各種課外班,高考前媽媽們湧到寺廟求香拜佛,請佛祖保佑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所有這些都是壓力使然。
此外,韓國人口雖然進入下降階段,但大城市房價還在不斷上漲,這讓很多年輕人基本上看不到買房子的希望。再加上對下一代的期待高、養育成本上升,這些都加劇了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的想法。“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韓國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但為什麼就是高興不起來?因為每個人好像都揹負着沉重的負擔在前行。”董向榮説。
炆敬也表示,經濟條件是她在決定是否生孩子時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有了足夠的經濟條件,才能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裏學習、生活,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炆敬認為,生孩子是個人的選擇,但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感,“如果無法對自己的孩子負責,那就不應該生”。
“生娃影響女性工作”
在韓國,性別不平等問題突出也是影響女性生育意願的一個重要原因。
董向榮指出,在東亞的社會文化傳統中,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是較低的,而這個問題在韓國尤為嚴重。女性的就業率、工資都比男性要低很多,因結婚生子而失去工作的情況也非常多。而隨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權意識的增強,女性結婚和生育的意願必然會降低。
據韓國KBS新聞報道,2019年,韓國女性收入比男性低32.5%。調查顯示,超過40%的韓國女性表示,自己曾因為懷孕、生產或育兒辭去工作,而男性因為這些原因辭職的比例僅佔到0.4%。
而新冠疫情顯然加重了韓國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韓國勞動研究院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56.3%的女性表示她們工作量大大增加,因為她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好家庭;在因為家庭事務請假的人中,62.1%是女性;33.5%的女性稱她們包攬了所有家務。此外,女性的失業率也要高於男性。
這也是多位韓國受訪者暫時不考慮生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媛瑛表示,生孩子對於工作女性而言無疑是個挑戰,有了孩子之後,很難自由地去工作、去闖事業,甚至可能會因此而被迫辭職。她認為,目前自己正處於努力掙錢的階段,“已經無法想象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的人生,但是可以想象沒有孩子的一生”。
韓國總統文在寅也早已意識到韓國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今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文在寅就曾表示,韓國在性別平等方面的表現“令人羞愧”。他表示,政府要以身作則,打造女性可以在各個領域獲得平等待遇和積極發揮領導力的世界。“為防止女性工作經歷中斷、讓女性在更多地方擁有更多工作機會後,才能更快實現包容性恢復和發展”。
據《外交官》雜誌3月12日報道,當前,韓國正面臨着勞動人口下降、總和生育率持續降低的問題,女性對於經濟發展而言是一項“未充分利用的資源”。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一項研究指出,在2025年之前,如果能實現勞動力性別平等,GDP可以增加24%。
政府的“有心無力”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老齡化中心主任貝斯圖(Stuart Gietel Basten)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韓國持續的低生育率帶來的,是整個國家的人口增速放緩,甚至開始負增長。與此同時,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凸顯,從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從21世紀初開始,韓國政府就開始採取各種舉措鼓勵民眾生孩子,希望能夠提高生育率。具體措施包括為多生家庭提供經濟資助,增加生育女性的社會保障服務等。然而,跌下去的生育率想要再次提升,非常困難。
文在寅上台之後,也多次出台政策,鼓勵生育、提高育兒補貼等。去年12月中旬,韓國政府正式制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根據這一計劃,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18元)的育兒補助。
此外,韓國政府將會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讓父母雙方可以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避免“喪偶式婚姻”、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
炆敬認為,雖然政府為了提高生育率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在她看來,目前年輕人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住房和就業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很難真正刺激年輕人生孩子。
“其實和中國情況差不多,奶奶、媽媽輩的時候,普通的上班族也是可以買得起房子的。但隨着房價的上漲,現在的年輕人上十幾年班説不定也還是買不起房。經濟壓力太大,自然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生孩子了。”炆敬説。
貝斯圖認為,韓國的低生育率其實是就業、買房、文化傳統、性別差距、高期待值等多方因素綜合導致的。這些問題也並非韓國所特有,只是韓國在這些問題上可能更加嚴重。事實上,他認為,韓國低生育率最大的原因還是韓國體制制度的問題。
他舉了個例子。在韓國,首爾、釜山、大邱、光州等大城市的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但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人口卻在增長,是少數生育率保持較高位的城市。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為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人口很多都是公務人員,他們有好的工作、好的社會福利、可負擔的房子,生活非常穩定,所以他們比較樂意生孩子。
“這也是為何韓國政府投入了很多,但並未帶來太大實質性改變的原因,因為導致低生育率背後更重要的體系性、文化性問題並未得到改變。”貝斯圖説。
韓國會消失嗎?
人口開始負增長,韓國會消失嗎?
貝斯圖認為不會。在他看來,一些城市可能會因為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外遷等因素消失,但一個國家不會因為低生育率而消失。
貝斯圖指出,隨着人口開始負增長,一些趨勢會逐漸出現反饋效應,給整個社會帶來改變。“目前情況下,進入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買個房子很難,但未來如果人口減少,這些事情可能就會變得更容易了。雖然不知道是10年、20年還是50年,但這些情況肯定都會改變”。
過去十餘年間,韓國的人口增速一直非常緩慢。2019年,該國人口僅增長0.05%。2020年,韓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期。
韓國漢陽大學社會人口學教授Doo-Sub Kim 2019年曾撰文指出,韓國人口已出現下降趨勢,預計到2067年將降到3929萬左右,大約相當於1982年的人口。目前,韓國的人口為5200萬左右。
除此之外,韓國老齡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之一,預計到2040年代初期就將超過日本和其他發達西方國家。據估計,到2065年,韓國65歲以上的老人將佔到人口的近一半。
董向榮指出,老齡化、少子化必然會帶來一些問題,如養老金體系能否支撐得住、勞動力不足怎麼辦等。此外,隨着整個社會年齡結構的變化,經濟轉型、社會活力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她也不認為韓國未來會因此消失。她説,韓國的生育率確實在下降,但已經引起韓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警惕。韓國會做出一些政策調整,以遏制當前生育率大幅下降的趨勢。當生育問題已經從家庭決策轉化為更為複雜的社會問題,政府和社會將不得不承擔更大的育兒成本,降低家庭的負擔。當前韓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刺激措施,但是顯然力度還不夠,不足以抵消生育意願的下降。未來如果措施得當、力度足夠大,即便不能逆轉,也可能會減緩出生率下降的趨勢。
事實上,生育率下降絕不僅僅是韓國一國面臨的問題。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生育率就一直處於穩步下降的過程中。1950年,全球生育率大約為4.7,而目前大約為2.4。世界經濟論壇此前指出,到2050年,全球大約有151個國家生育率低於2.1——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認為這個生育率是保持人口穩定的最佳數字。
中國、日本、韓國、世界生育率變化。/數據來源ourworld in data
其中,東亞的問題尤為突出。《日經亞洲評論》3月13日報道指出,東亞地區已經進入人口減少期,比此前預計的提前了10年。日本是第一個出現人口持續下降的國家,如今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出現人口自然下降的趨勢。
此前,許多人口學家認為,韓國預計將從2025年或2030年開始出現人口下降趨勢,中國台灣預計從2030年開始人口下降,中國大陸預計從2032年開始人口下降。但如今,這一趨勢提前了近10年。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東亞地區人口快速下降或將導致出現“人口懸崖”,即出生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同時出現的現象。而這或將對該地區中長期經濟發展產生影響。日本經濟學家野木森稔稱,“和日本相比,亞洲其他地區人口下降的速度更快,而由人口爆炸式增長帶來的經濟增長也將告結束”。
責任編輯:曹熙_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