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連大眾、豐田、本田它們也沒有想到,會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下文簡稱插混車)這裏摔的如此難堪。
2020年,南北大眾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近358萬輛新車,大眾在國內的冠軍地位仍無可動搖。但在包含了純電動和插混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前十銷量榜單中竟無一款是大眾旗下的車型。不僅沒有大眾,連本田、豐田等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它們旗下的新能源車一款也沒有進入榜單前列。
難道是因為國產新能源車太便宜搶佔了先機?這倒未必,因為在榜單內我們還看見了價格並不低的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比亞迪漢EV以及蔚來ES6、寶馬5系PHEV。只不過,必須得承認的是,在銷量較高的新能源汽車中,確實是純電動車型佔比較多,插混車寥寥無幾。
為什麼在汽車行業叱吒風雲的大眾們,也無法玩轉插混車?在弄懂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插混車的前世今生。
插混車本就是過渡期產品
近幾年,隨着各國排放法規日益嚴格,不少車企都紛紛轉向電動車的懷抱。但受限於技術和行業環境限制,沒有一家車企可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捨棄燃油車,直接進入電動化。於是,插混車應運而生。
插混車的油耗相比燃油車大大降低,大多數插混車的官方綜合油耗都低於2L/100 km,可以滿足嚴苛的排放標準。與此同時,插混車可充電可加油,不會讓消費者產生續航里程焦慮,可以讓消費者更好的接受電動化產品。因此,以大眾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其發佈的電動化戰略中,都將插混車作為過渡期產品。
按道理,插混車的存在可以很好地平衡車企與消費者的需求,誕生後應該有極好的銷售前景,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反而是不被看好的純電動車型更受歡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但插混車在其中僅售出25.1萬輛,佔比不足20%並且份額有逐年走低的態勢。
插混車的弱點不可忽略
儘管插混車有着這樣那樣的產品優勢,但它亦不是完美的車型。以中國消費者的反饋為例,插混車實在是太雞肋了,除非為了上牌,否則根本不可能選擇它。軲轆哥總結後發現,插混車型有以下幾個致命弱點:
1.純電續航里程偏低。縱觀市面上的插混車型,純電續航基本上在50km左右。這樣一來,純電出行的用車成本無法降低,且頻繁充電會影響車主用車的便利性。
2.慢充接口對無私人充電樁的用户來説十分不友好。由於大多數共享充電樁都提供快充,而插混車型往往只配備慢充接口,如果家裏沒有充電樁,充電不方便。當然,有固定車位和充電樁的車主應該沒有這個煩惱。
3.饋電狀態下油耗不低。很多消費者購買插混車都是因為當地有相應的上牌政策或是不限行政策,因此日常使用時都把車當作是燃油車來使用。但插混車增加了電池組,其整備質量往往會比同車型的燃油車要重,在饋電狀態下,發動機的負擔更大。不少車主甚至反映插混車的油耗比燃油車還高。
4.插混車價格較高。以豐田的卡羅拉為例,其燃油版車型的售價區間為10.98-14.58萬元,混合動力車型的售價區間為13.58-15.98萬元,但卡羅拉雙擎E+(即插混版車型)的售價則來到了20.78-23.08萬元!作為參考,豐田旗下定位為B級車的凱美瑞,起售價僅為17.98萬元。
看到這裏不難發現,一向精明的中國消費者如不是出於上牌考慮,或是家中已有私人充電樁且不怕頻繁充電麻煩,恐怕插混車的立足之地將會更小。
為什麼插混車不如純電動車受歡迎?
正如軲轆哥在前文提到,插混車在一開始是作為過渡產品而出現,用來鋪墊純電動車型的全面普及。但不過短短几年時間,純電動汽車的數量迅速爆發,且消費者對純電動車型的接受度高了不少,為什麼?
軲轆哥研究後發現,純電動車型的優勢正在顯現出來。一方面,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實現了大幅增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里程焦慮。從續航里程300左右,到400、500、600……如今已有多個品牌宣佈即將推出的新車型將實現1000公里的綜合續航。不但降低了車輛的充電頻數,短途出行也能夠滿足,增加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型的好感。另一方面,充電樁的數量迅速增長和各品牌超充站的互通,增加了用户用車的便利性。最後,純電動車型的充電成本相對於燃油車的加油成本低了不少,確確實實降低了用車成本。
當然,純電動車型在日常用車過程中仍有一些不便利之處,特別是對於沒有固定充電樁的車主來説,充電難仍然亟需解決。並且純電動車型的自燃問題、電池安全等都需要進一步解決。
低迷不振的銷量令各大車企感到頭疼,同時相關的政策變動也進一步打擊了車企推廣插混車的信心。不久前,上海宣佈自2023年起,插混車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眾所周知,上海燃油小客車車牌需要競拍且價格高昂),這一消息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城市大有跟進此舉之意。
此外,2020發佈的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到:至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佔一半。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的佔比大大提高,而插混車的佔比將會降低。這也意味着,無論是市場的選擇還是政策主導方向的改變,都將進一步削弱插混車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