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萬億GDP城市:這兩地可能是最大“黑馬”

解碼萬億GDP城市:這兩地可能是最大“黑馬”

圖片來源:新京報製圖

文|謝良兵(新京智庫特約撰稿人,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4月底開始,全國各大城市2021年一季度的GDP數據陸續公佈。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隨着新冠疫情防控日趨穩定,經濟逐步進入正軌,一季度經濟數據的指標性意義也就尤為突出。

2020年,中國城市GDP的“萬億俱樂部”擴容6城,總數達到23個。這些城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經濟的未來。因此,本文就以萬億GDP城市為樣本(東莞因一季度數據表現良好進入樣本)進行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分析。

總體而言,在這些城市中,有13個樣本城市的兩年平均增速跑贏了全國。(受疫情影響,國家統計局首次採用了更有參考價值的兩年平均增速。)

一季度GDP前十的城市名單與2020年全年GDP前十名單沒有變化,四個一線城市依然穩坐第一陣營。唯一變化的是去年GDP首進前十的南京,在一季度超越武漢,位列第九。武漢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則高達58.4%,成功復甦。

廣州將迎來產業轉型升級收穫期

近些年,四個一線城市中,廣州常被認為是最低調的。

由於天津、重慶的先後追趕,關於廣州,一度有跌出“一線城市”陣營的聲音。但廣州的城市底藴與深厚的產業基礎,讓其在激烈競爭中仍然保持了優勢。

廣州GDP從1989年起就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2016年,在連續27年位居第三位之後,首次被深圳超越。2020年上半年,廣州GDP一度被重慶超過。這是廣州GDP三十年來的最低位,而全年GDP廣州涉險過關,領先重慶16億元。

一時間,“GDP第四城”之爭成為熱點話題。

不過,2021年一季度,廣州以較大的領先優勢超過重慶,坐穩了GDP前四的位置。數據顯示,廣州一季度GDP為6404.09億元,同比增長19.5%,兩年平均增長5.6%。重慶則為5995.25億元,同比增長18.4%,兩年平均增長5.2%。

2020年的跌宕起伏,很大程度上因為廣州受疫情影響較大。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城市和外來人口流入城市,廣州2020年的發展一度乏力。今年以來,隨着疫情得到控制,從生產到消費再到外貿,廣州呈現出強勁的反彈之勢。

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新經濟產業,也在廣州的經濟復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廣東省提出要“強化省會城市功能”,且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劃定了廣州都市圈和廣佛一體化的發展藍圖,這對廣州的發展無疑有重要意義。

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新經濟結構的調整完成,廣州將迎來產業轉型升級的收穫期,再加上廣州期貨交易所、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政策紅利的助推,廣州與重慶的“GDP第四城”之爭大概率也將塵埃落地。

南京的發展動能越來越突出

南京的發展勢頭相當迅猛。

2020年全年,南京GDP超越天津,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前十。

2021年一季度,南京又超越武漢,位列第九,實現了又一突破。而且兩年平均增速為8.6%,居24座樣本城市之首。

1978年以來,南京的GDP在2005年首次進入第11名,而後又出現波動,不過始終未跌出過前20。最終,南京在2020年實現了擠入前十的歷史性突破。

作為經濟強省江蘇省的省會,南京的經濟表現長期不及蘇州,其2020年的首位度為14.4%,略高於濟南,位居省會城市的倒數第二,甚至在2018年被中央巡視組點名“引領帶動作用不夠”“省會作用不夠”等。

在GDP前十城市中,南京還是唯一一個常住人口不及千萬的城市。未來五年,南京的目標是成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因此,提高南京的首位度被其提上了日程。此後,南京出現了全省第一的經濟增速和人口流入。

解碼萬億GDP城市:這兩地可能是最大“黑馬”

南京 圖片來源:Unsplash

南京的快速崛起也令其在長三角的地位愈發突出。4月初,《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對外公佈。南京都市圈成為全國首個獲得由國家發改委正式覆函同意的跨省都市圈規劃。南京都市圈主要包括南京和周邊22個市區縣,即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和句容市,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和儀徵市,淮安市盱眙縣,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和縣和當塗縣,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來安縣和天長市,宣城市宣州區,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000萬人。

在長三角城市羣中,南京的發展潛力和動能越來越突出。

中部“第二城”你追我趕

在中部地區,武漢的龍頭地位目前難以被撼動。

受低基數影響,2021年一季度武漢的經濟增速高達58.4%。這體現了武漢的經濟韌性,也體現了武漢復工復產的成效。

而在中部地區的“第二把交椅”競爭中,合肥、長沙、鄭州各有千秋。

合肥一季度數據顯示,其GDP雖然在24座樣本城市中不佔優勢,但其一季度的增速卻是除了武漢之外最高的城市,達到22.6%,高於蘇州的21.1%,東莞的20.4%。

有着“風投城市”之稱的合肥,在這一輪的新經濟產業競爭中拔得頭籌。合肥依託從新能源車用電池到整車製造的產業鏈,一季度反彈勢頭強勁,汽車產量22.5萬輛、同比增長8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43萬輛、同比增長358%。

而去年GDP排名第15位的長沙,在2021年一季度超過無錫、青島,躍居第13位。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2000萬遊客湧入長沙,讓本來人口不足千萬的長沙變得空前火爆,長沙地鐵客流強度排名甚至衝上了全國第一。這足見長沙的發展衝勁。

作為網紅城市,長沙一季度GDP已領先鄭州95.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差值的68%。接下來的三個季度,長沙是否會持續發力、進一步擴大對鄭州的領先優勢,值得觀察。

東莞和南通或成黑馬

2020年,泉州、濟南、合肥、西安、南通、福州等6個城市首次躋身GDP萬億城市俱樂部,而東莞則與“萬億俱樂部”一步之遙,其2020年的GDP為9650.19億元,位居全國第24位。

東莞的復甦顯而易見。一季度,東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12.56億元,增長30.9%;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122.24億元,同比增長34.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總額增長38.8%;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6%。

作為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東莞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較大沖擊,GDP增速不及預期,未能順利破萬億。2021年一季度,東莞GDP 2358.04億元,同比增長20.4%,反超合肥、福州等地,排名22,全年破萬億屬大概率事件。

這7個萬億或準萬億城市之間的差距本不大,因此競爭中的變數很大。2020年6個新晉萬億級城市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均很亮眼。

其中,南通今年一季度GDP總量達2516.1億元,居6城首位;一季度同比增速達19.2%,在6城居前列。一季度,南通整體排名從第21位晉升到了第18位,成功衝入“前20”。

南通是江蘇省4座萬億GDP城市之一。這幾年南通的“黑馬”氣質明顯,經濟表現超越了濟南、西安、合肥、福州等多個省會城市。

南通的快速發展,主要源於其全方位融入蘇南,對接上海,進行了一系列行政區劃調整。此外,滬通高鐵的開通以及新機場的推進也有較大助力。

2021年,主要城市的競爭中,最大的“黑馬”或許是東莞和南通,一個可能是今年唯一一個新晉萬億俱樂部的城市;一個可能是在加入萬億俱樂部一年後再次迎來新突破的城市。

編輯:柯鋭、張笑緣 校對:吳興發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0 字。

轉載請註明: 解碼萬億GDP城市:這兩地可能是最大“黑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