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榼子趕集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手工榼子趕集路

青島李村大集始建於1892年,已有120多年曆史,每逢農曆二、七,大集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進入臘月後,大集更是人氣爆棚。集市一角,69歲的王丕勝坐在自己並不太大的餑餑榼子攤後,沒有叫賣、沒有招攬,只是靜靜地守望着熙攘攢動的人流。時不時有人被他攤上種類繁多的木榼子吸引,從人羣中擠出來在他的攤前詢問選購,王丕勝耐心地介紹和還價,看着自己親手做的榼子被各地顧客買走,偶爾會想象着他的榼子將做出被人讚賞的漂亮饅頭。

  1月22日,記者來到即墨龍山街道王丕勝的家中。不趕集的日子,王丕勝就每日在他的老屋門廳裏,藉着門外的光線“咚咚噌噌”,一刀一錘地刻着木頭榼子,刀刀熟稔,錘錘堅定,龍鳳魚鳥、壽桃如意,各種圖樣躍然木上,王丕勝還根據今年的生肖多刻了一些“牛”題材的木榼子,在集上比較受歡迎。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在大集並不起眼的角落銷售自己製作的榼子。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的手工榼子吸引了不少顧客,還有顧客在他出攤前就在等候他了。

王丕勝告訴記者,他現在住的這座房子是他老爺爺蓋的,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他所在的村落祖輩上就做餑餑榼子,自己的爺爺、父親都做過,而自己以此為生也已經40多年了。他的榼子按照傳統,全部採用純梨木製作,年輕的時候,他一天能做15-20個,現在年齡大了,一天一般只做10個左右。

手工榼子趕集路

不趕集的日子,王丕勝每日在家屋門前藉着亮光製作榼子。

手工榼子趕集路

為了節省體力提高效率,手工刻木前,王丕勝會用手電鑽將木榼子按照圖案大體形狀挖坑,然後再手工修整和雕刻。

由於成本大、手藝要求高、耗時多等原因,市場上賣像王丕勝這種純手工榼子的已經非常少見。“現在平日裏每趕一個集只能賣幾百元錢,臘月裏的一個集好的時候能賣1000元,刨除成本其實賺不了多少錢。早些年好的時候一集能賣2000元左右,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機器生產的榼子,多用櫸木產量又大,賣得便宜,對我們來説市場衝擊不小,再加上疫情等其他一些原因吧,榼子沒有原來好賣了。”但王丕勝自信地稱,自己的餑餑榼子有多年的手上功夫和設計,肯定比機器榼子耐用好用,不少饅頭店和飯店會專門來定做他的手工榼子,也有人會將他做的榼子作為工藝品或收藏品買走。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製作榼子的樣式圖樣都是自己設計繪出的。

手工榼子趕集路

新木在雕花前用柴火水蒸2小時,能讓製作出的榼子更加耐用,不易開裂變形。

雖然生意沒有原來紅火,但王丕勝仍然堅守着這份手藝和生活。每逢農曆二、七,早上5點鐘天還未亮就出發,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踩着自行車騎十幾里路趕往惜福鎮,再在惜福鎮轉乘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往李村大集所在地擺攤,下午3點多,再用2個小時的時間趕回家中,每集往復,風冷無懼。

手工榼子趕集路

老人在家自備了線鋸,以便將厚實的板材切割成榼子的形狀。

手工榼子趕集路

雕花前,王丕勝伸手拿起了他的老花鏡,工具箱中使用多年的刻木工具已變得鋥亮。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刻起榼子刀刀熟稔,不一會兒,一個繁體的壽字躍然木上。

記者採訪當日,69歲的王丕勝為榼子做刻花的時候,順手從工具箱中將一副有點歪腿的老花鏡戴上。他告訴記者,自己5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戴花鏡了,只要身體允許就會將手工榼子做下去。對於自己的這門老手藝,王丕勝還是希望有晚輩能繼承下去,但有些無奈的是,現實讓家中年輕人很難從事他的這份事業。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的木錘也是自己從村外樹上取材自制,握手天然的角度、重量都令他十分順手。

去年春天,王丕勝又從東北一口氣買了7噸梨木囤在家中,“我們這行,不能等料沒了才想起來買,影響生產。我早買下放在那裏陳化一下,木料也會更好用,這些木料應該夠我用好幾年了。”他説,近些日子希望疫情狀況好轉,這樣自己的生意也會好一些。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在自己的老院中囤了幾噸的梨木,用於製作榼子。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製作好的各種圖案的榼子。

知識點→榼子:膠東半島地區傳統家庭製作饅頭的必備工具,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用這種木頭製做的模具做“榼花”饅頭吃。也叫“餑餑榼子”,學名“食印”,即“麪食印模”。

手工榼子趕集路

王丕勝門前鑿木,老伴兒往來家務,這是他生活的常態。

手工榼子趕集路

採訪結束,王丕勝站在他住的百年老屋前與記者揮手道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0 字。

轉載請註明: 手工榼子趕集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