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沿着高速看中國|探訪全球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吞吐量突破420萬標準箱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小洋山島,曾經不過是僅有3000多人的不知名小島。如今依託小洋山島建成的洋山港,蜕變成了全球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4月6日,中宣部會同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組織中央和地方媒體舉行的“沿着高速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在上海啓動。紅星新聞記者跟隨採訪團,沿着申嘉湖高速、滬蘆高速,跨越東海大橋,探訪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洋山四期。 

▲俯瞰洋山港

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2020年吞吐量突破420萬標準箱

上海洋山深水港位於杭州灣外口的崎嶇列島,西北距上海市南匯蘆潮港約32公里,由一座全長25.3千米的東海大橋,對接滬蘆高速,與陸地相連。

紅星新聞記者經由滬蘆高速、跨越東海大橋駛往洋山港的路上看到,裝載集裝箱的卡車川流不息,一派繁忙。

據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與東方網“紅色之聲”聯合推出的“改革開放親歷者説”系列口述報道,上海1995年正式提出建設深水港問題,1996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地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後,於同年9月根據交通部通知要求,正式開始前期比選、論證及立項工作,到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洋山港建設項目立項,歷時六年;2005年12月,洋山港一期工程(包括東海大橋)建成投產,前後共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稱得上“十年成一港”。

相關資料介紹,洋山港地處風大流急的杭州灣外口,大、小洋山由十幾座不相連的小島組成,工程人員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島嶼之間,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將島嶼間的海域填平,造出長6公里,寬1-1.5公里,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平整陸地。這相當於在1000個足球場的面積上,將沙子堆到七層樓的高度,砂石拋填總量超過一億立方米。

▲洋山四期

上港集團尚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孫金餘介紹,他所在的洋山四期,超過半數的集裝箱靠車輛通過東海大橋,駛向高速路網,運往四面八方。

孫金餘介紹,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自2017年12月開港以來洋山四期規模不斷擴大、產能不斷釋放,一年躍上一個新台階,2018年達到201萬標準箱,2019年實現327萬標準箱,2020年突破420萬標準箱,已基本實現了碼頭建設的初期目標。

目前,投產設備規模為21台橋吊、108台軌道吊、110台自動導引車。根據規劃,洋山四期最終將配置26台橋吊、120台軌道吊、130台AGV(自動導引車)。

“今年的吞吐量有可能達到500萬標準箱。這需要我們不停優化提升系統。”孫金餘如是説。 

▲東海大橋

全球疫情影響下依然實現正增長

港區去年首次突破2000萬標準箱

“即使在去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洋山港四期吞吐量也增長了28%,由2019年的327萬標準箱,增長到2020年的420萬標準箱。”説起眼前繁忙運轉的洋山四期碼頭,孫金餘充滿了自豪。

對整個洋山港區而言,2019年洋山港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80.8萬標準箱,首次超過外高橋港區;2020年洋山港區首次突破2000萬標準箱。

從2002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建設。同年6月26日,一期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樁,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12月,洋山四期——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正式誕生。洋山港正逐步向更加高效、智能、環保的方向邁進。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建成和投產,標誌着中國港口行業在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更為上海港進一步鞏固港口集裝箱貨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動力。” 孫金餘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上海 攝影報道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