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昨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倫敦的一家酒吧裏小酌,習近平品嚐了著名的英國美食“炸魚薯條”。
英國美食這幾年一直是中文網絡上的熱點,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花樣吐槽。2012年前後,一個名為“咱英國人會做菜”的帖子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自此開始,英國菜的形象在中國人心目中萬劫不復,成為黑暗料理的代名詞。
對英國菜的吐槽並非始於中文網絡。在西方,一直有一個經典笑話:“天堂就是,英國警察、德國技師和法國廚師;地獄則是,德國警察、法國技師和英國廚師。”法國前總統希拉剋曾對德俄領導人説:“英國食物是世界上除了芬蘭飯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麼能相信飯燒的這麼差的人。”
總之,英國食物糟糕,似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而關於英國食物的玩笑,則是永不過時的梗。不過,英國食物真的像人們談論的那麼糟糕嗎?
●在中世紀,英國人也是吃過見過的
中世紀,英格蘭的文化各個方面都受到法國人的影響,食物也不例外。
不過,當時的法國菜可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在法國北方,人們愛喝肉湯、吃烤野豬等等;法國南方則學習鄰近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用檸檬等水果來調味。甚至,法國人用上刀叉的時間比意大利晚了五百年。
不過,法國當時可憐的烹飪技術傳入英國後卻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當時居住在不列顛羣島的諾曼人擅長航海,足跡遍佈北海、地中海,甚至還參與過十字軍東征。就在這些征戰中,他們帶回來大量英格蘭難得一見的香料,如肉豆蔻、丁香、藏紅花、肉桂、南姜等,這些香料使得英國菜在當時有了自己的風格。
據中世紀的英國菜譜記載,當時英格蘭的貴族也算口福不淺,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裏遊的,都抓來做成盤中餐——剁麻雀、烤天鵝、燒羚羊、燉狗魚、烹海鰻、煮海豚……
據菜譜記載,有一道叫薩拉森燉肉(薩拉森為中世紀歐洲人對阿拉伯人的稱呼),做法充滿了東方氣質:將肉先煎一下,以鎖住汁水,再用紅酒、糖、丁香、肉豆蔻皮調成的汁熬煮。
雖然今天難以品嚐中世紀英國菜的味道,但是看菜譜,也不至於被稱為黑暗料理。
●工業革命讓英國菜開始沉淪
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讓英國的國力大增,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使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與此同時,英國菜也因為工業革命迅速沉淪,走上了“黑暗料理”的不歸路。
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的迅速發展,大量的人口也從農村湧入城市,倫敦的人口從1800年的不足100萬迅速增長到1831年的175萬,這導致倫敦本地的食物不能自給,只能從外地運輸來食物以滿足需要。當時在英國各地的農村,供給城市的食物被裝在行動遲緩的馬車上運往城市,長途跋涉數天之久,食材的新鮮程度也大打折扣。
於是,英國人想了很多方法來保證食物的新鮮。先是把食物製成罐頭,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儘管罐頭技術不斷提高,但仍然改變不了罐頭口感極差的事實。接着,英國人想到了用冰塊來保鮮。那是在19世紀50年代,蒸汽打撈船的使用使得各種魚類產量飆升,強大的市場需求下催生了第一台製冰機。可是,冷凍、冷藏技術真正運用到普通人生活中已經是1880年的事,英國人過了將近100年吃不上好東西的日子。
這樣的日子直接影響了英國人對食材和烹飪方式的選擇。
在食材上,英國人更多的選擇不易腐敗的食材,具體來説就是土豆。恩格斯曾這樣描述1844年英國北部某個製造業城鎮中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飲食越來越糟糕,最好也不過是在土豆里加一點點切碎的培根,許多人甚至連這個也吃不起,只有麪包、奶酪、麥片粥和土豆,而身處社會最底層的愛爾蘭人只能吃土豆。”在1863年,英國勞工食物支出中土豆與麪包的攝入量比例為接近1:3;而到了1902年,土豆攝入量已經反超。
在烹飪方式上,英國人也出現了變化——水煮。一方面,水煮可以彌補食物新鮮度的不足;另一方面,對於已經忙碌一天的英國工人來説,沒有多少精力在花到烹飪上。所以,水煮雖然味道不佳,但是即安全又省事。於是,英國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就變成了一塊煮肉和兩種煮蔬菜,其中還有一種是土豆。
●工業革命時期的飲食,對後世影響深遠
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英國食物,大多都形成於工業革命時期。
最為典型的就是炸魚薯條。鐵路運輸的發展不僅使沿海地區的魚類可以運送到內陸,而且魚類的價格也大大降低。而忙碌的工人也需要廉價、攜帶方便、熱量高的食物。於是,以炸魚薯條為代表的英式快餐應運而生,它們和工業革命一樣,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
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是下午茶。由於工業革命造成的工作時間日趨固定,英國人的晚飯時間不斷向後推遲,早餐和晚餐之間的間隔越來越長(當時英國人的午餐極為簡單)。據記載,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貝爾沃城堡拜訪拉特蘭公爵時,因對漫長悠閒的下午感到無聊,就讓女僕準備了幾塊點心和茶,並邀請了自己的好友共享午後時光。此後上流社會紛紛仿效,從此下午茶成為了英國人的一項傳統,並得以流傳。
●二戰對英國菜的傷害可謂是挫骨揚灰
有人評論説:“如果説工業革命僅僅是給英國菜一通當頭棒喝,那麼兩次世界大戰對英國菜的傷害可謂挫骨揚灰。”兩次世界大戰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其中當然不乏名廚。最重要的是,二戰期間德國對英國的海上封鎖與狂轟濫炸都使得英國境內的食物鋭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食品短缺的年代,指望廚藝有着巨大的飛躍是不現實的。徐志摩甚至評價説:“英國最好吃的菜就是外國菜。”
在二戰前,英國有4800萬人口,三分之二的食物都要依靠進口。與德軍開戰後,英軍的運輸船大量遭襲,港口的進口量鋭減為戰爭前的10%。在丟掉的90%中,不僅僅是來自歐洲的原材料,還包括在日本佔領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後所無法運輸的米、麥子和糖。很多英國本國不產的必需品一下子被連根拔起。
1940年1月8日,為了應對戰爭,英國實行全國食物配給制度。當時,在英國農業部派發給每個家庭的“戰時菜譜”中,均很大程度上依賴蔬菜而非肉類。而在所有“蔬菜”中,又尤以土豆的地位為尊。土豆既可以提供澱粉,也含有維生素C。這在嚴重匱乏水果的當時可以説是最重要的維生素C來源。甚至在《戰時菜譜》裏提倡土豆不削皮,以保存儘可能多的營養。
再接下來,煤氣供應也不足,政府開始限制人們在早上烤麪包,鼓勵人們吃涼麪包。從1940年到1953年,配給制整整持續了13年,在這樣長期的惡劣條件下,再高的廚藝恐怕也要丟光了。
●英國菜已開始復興,可是為什麼還得不到認可?
經過工業革命和兩次戰爭,英國人對食物的要求極低,普通人常常中午一個三明治,晚上一塊烤肉加兩種煮蔬菜就滿足了。
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國的英國人越來越多,新一代英國人才重新開始追求美食。一些原本經營其他菜系的名廚開始重新認識英國菜,英國紀錄片《馬克的大英盛宴》講述的就是這個過程。
不過這種復興並沒有得到世界的“認可”,英國還是那個人們口中的“黑暗料理王國”。
英國人日常食物相當簡單,給很多人留下“這個國家不會吃”的印象,與此同時,英國菜鍾情“原汁原味”的風格也讓很多人覺得沒什麼技術含量。
食物的烹調應該複雜還是簡單,是全世界飲食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以簡單的手法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對廚藝的要求未必就少。中餐裏的白切雞、清蒸魚,對食材、火候、調料的要求都極其嚴格,英國菜亦是如此。
在中國人裏,很多人吃過不好吃的英國菜,於是得出了英國菜不好吃的結論。對此,專欄作家謝天説:“大多數留學生對英國菜的初體驗通常是學校食堂,然後留下了‘黑暗料理’的印象,像我在學校食堂吃到的炸魚薯條就是‘不可多得’的糟糕之作。學校食堂重快捷、便利、營養、衞生,但口味上卻絕對無法代表一個國家的烹飪水平。”
“更多朋友,是在旅遊途中隨意地找些餐廳,然後得出‘英國菜不好吃’的結論。同樣試想在國內的情形,當你去一個城市旅遊時,如果有意品嚐當地特色美食,是不是會通過各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在國外也是如此,想找有特色又能保證品質的餐廳,同樣需要搜索相關信息。在街上隨意找家店就進去,即使在中國也不敢説就一定好吃吧。”
今天英國的食物與一些美食大國比,可能確實有些差距,但也有些自己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