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內外交困,美國政府經歷“最黑暗一天”

海外網評:內外交困,美國政府經歷“最黑暗一天”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民眾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圖源:人民視覺。

8月26日,美國在國內國外都遭到了“暴擊”。在美國國內,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住院的病患數達到100317人,不但是今年1月以來首次突破10萬,更比去年同期的48851人增加了一倍以上。在阿富汗,當地時間8月26日晚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IS-K)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製造兩起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3名美軍士兵死亡,這是2011年以來美軍在阿富汗傷亡最慘重的一天。美國時政新聞網站Politico稱,對執政僅7個月的拜登政府而言,8月26日是“最黑暗的一天”。

一方面,美國新冠疫情再次反彈,暴露了白宮無力解決美國痼疾的“真相”。從表面上看,德爾塔變異株的快速傳播,是美國本輪疫情暴發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國社會持續撕裂、抗疫決策被政治左右、反智主義氾濫等痼疾難以解決,成為令疫情激增的催化劑。

以疫苗接種為例,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的數據顯示,未接種疫苗的感染率和住院率分別是完全接種疫苗者的4.9倍和29.2倍,CNN援引一名研究人員的話稱,這一數據證明“在德爾塔變異株日益流行的地區,接種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防止新冠肺炎重症的出現”。但是,“打不打疫苗”這個問題在美國早已成了區分兩黨“政治立場”的斷層線:8月26日,伊利諾伊州州長、民主黨人普利茨克宣佈,所有公立學校教師和工作人員、大學老師和學生以及醫護人員都必須在9月5日前接種 ,否則將面臨定期檢測的要求;而此前一天,得克薩斯州州長、共和黨人阿博特仍發佈行政命令,將“禁止任何政府實體在全州範圍內強制進行疫苗接種”的行政令延長時效。除了疫苗問題外,在“戴不戴口罩”“是否施行強制社交限制”等問題上,兩黨政客也是壁壘分明、政策出台只問立場、不問科學。

實際上,這種各州各自為政應對疫情的局面早已不是美國抗疫的新鮮事。在美國聯邦制的政治安排中,聯邦政府無權干涉州政府在防疫問題上的決定,比如在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口罩強制令”問題上,面對得州政府強硬推行“禁止口罩強制令”的命令,美國教育部也只能致信表示關切。在政治極化加劇的背景下,拜登政府除了呼籲民眾儘快接種疫苗、佩戴口罩、儘量遵守社交距離限制之外,幾乎別無他法。

另一方面,喀布爾的爆炸聲,給美國的阿富汗敗局畫上了“災難性句號”。在爆炸事件發生之前,英國和美國方面已於當地時間25日分別發出警告,呼籲位於阿富汗的本國公民不要前往喀布爾機場,因為機場附近面臨着恐怖襲擊威脅。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援引一名匿名塔利班高級指揮官的話稱,塔利班幾天前就曾向美國警告可能會有襲擊發生。然而,在美國倉促撤軍引發“大逃亡”的背景下,近日來,各國僑民紛紛從阿富汗撤離,大批阿富汗人也試圖離開阿富汗,機場秩序混亂、人員混雜,極端組織渾水摸魚發動了恐襲。Politico稱,喀布爾機場外發生的災難,讓美國人員和盟友的撤退變得“更黑暗”。

這實際上也展示了一個令美國尷尬的現實:20年來,美國付出了2400多名軍人死亡和超過2萬億美元的代價,不但沒有完成“反恐”目標,反而導致“越反越恐”,在阿富汗的恐怖組織從個位數增加到20多個。在《華盛頓郵報》看來,倉促撤軍令美國在阿富汗對恐怖分子實施監測和打擊的能力大大削弱,“離開阿富汗不會減少恐怖分子攻擊我們的意願,只是削弱了我們保護自己的能力”。

可以説,無論是國內拉不平的疫情曲線,還是喀布爾機場的災難場景,都是美國內外政策失敗的真實寫照。(聶舒翼)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1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內外交困,美國政府經歷“最黑暗一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