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 中國和奧地利兩國科學家進行了加密量子視頻電話
9 月 29 日,中國首都北京和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進行了一次視頻通話。然而,這不是任何普通意義上的通話,它是使用量子技術進行電話安全加密的第一次現場演示。它標誌着量子通信領域的巨大突破,並展示了技術對信息傳輸和保護的潛在影響。
當天下午,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即結合“京滬幹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自 2013 年立項以來,“京滬幹線”項目組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高速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可信中繼傳輸和大規模量子網絡管控等系列工程化實現的關鍵技術。
目前,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的全長 2,000 餘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已全線貫通,並通過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的連接,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堅實的一步。
該量子視頻電話是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奧地利科學院和維也納大學合作的結果,通過發送嵌入在由墨子號衞星產生的光子中的信息來加密呼叫,已實現北京、上海、濟南、合肥、烏魯木齊南山地面站和奧地利科學院 6 點間的洲際量子通信視頻會議。
與傳統的通信方法(可以被任何具有正確的技術知識的人)相比,量子通信的過程據説是不可破解的,任何試圖滲透系統的人都會立即被發現。
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據悉,未來量子通信將在金融、政務、國防、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北京和維也納不會是唯一一個使用量子視頻通話的城市。根據中國科學院的計劃,中國與新加坡、意大利、德國、俄羅斯之間也將會發生量子視頻通話。通過不斷使用,我們才能夠了解到技術的侷限性以及使其大規模運用的方式。
鍾揚(1964-2017),1979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84年畢業於該校無線電電子學系。1984-1999年在中科院武漢植物所工作,2000年起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植物學和生物信息學博導。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西藏大學),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是中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幹部。去世前為復旦大學黨委委員、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他生前曾説,把一件事做成功可能只需要1萬個小時。他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無線電,後來卻成為武漢植物研究所教授。他説,“我算過,自己在中科大確實花了1萬個小時在學習,這與成績高低無關,你付出的時間必定在將來有所收穫。”
上海浦東南匯東灘濕地,種植了十畝紅樹林。2009年,著名植物學家鍾揚和同事們親手種下它們。鍾揚説,這是他“獻給未來上海的禮物”。
但他再也看不到茂盛的紅樹林長滿上海的海岸線了。
據復旦大學消息,昨日(9月25日)上午,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僅53歲。
作為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植物學家,西藏是鍾揚幾十年科研生涯中繞不開的重要環節。誰也沒有想到,這位援藏長達16年、在青藏高原上每天睡不到5個小時的植物學家會突然離世。
2001年,鍾揚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成為西藏大學的教授。此後十幾年,他每年都有150天以上的時間待在西藏。他為西藏大學爭取到了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幫助西藏大學培育出了第一位植物學博士,帶出了西藏自治區第一個生物學教育部創新團隊。
無論是在西藏大學還是復旦大學,鍾揚的課都是備受學生追捧的熱門課程。西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拉瓊於2011年考上了復旦大學,成為鍾揚的博士研究生。拉瓊告訴南都記者,恩師鍾揚工作一直非常拼命,“完全不要命的,在青藏高原上,整天陪着學生搞研究”。
鍾情西藏
一年在西藏要待150天以上
“青藏高原有2000多種特有植物,那是每個植物學家都應該去的地方”,2001年,恰逢復旦大學對口支援西藏,時任復旦大學生科院教師的鐘揚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2010年,鍾揚成為第六批援藏幹部,3年援藏結束後,又成為第七批援藏幹部,先後擔任西藏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西藏大學校長助理等。
十多年間,鍾揚先後15次自費進藏,從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從阿里無人區到雅魯藏布江,在林芝、日喀則,在那曲、阿里,都留下了他和學生採集野生植物標本和DNA樣品的影子。高原生活的種種困難,只有鍾揚自己知道。剛到西藏時,鍾揚花了整整5年來克服高原反應,後來體檢時,他發現高原環境還是對自己的心肺功能造成了損傷。儘管如此,鍾揚每年仍要去西藏大學工作150天以上。有時,他一天要在海拔相差4000米的兩地工作。
援藏16年的鐘揚,每年在西藏的時間超過150天。
為什麼要去西藏?在鍾揚看來,與其説是支援,不如説是學習。特有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生物資源,從海拔2000多米到海拔6000多米,都有植被分佈,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灌叢、高山流石灘氣候惡劣,但植物隨處分佈,極具研究價值。鍾揚曾説,“對研究生物學的人來説,西藏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財富。”
“西藏的植物資源從來沒有進行過徹底盤點,即使在全世界最大的種子資源庫中,也沒有西藏地區的植物種子”,鍾揚曾説,植物最易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調查西藏的生物資源得加快速度。
如何保護和研究西藏地區的植物資源?“培養出一支西藏地區的地方隊伍顯得很重要”。去西藏後,鍾揚覺得,單靠一個人幹不行,西藏的同行研究生物多樣性有天然優勢,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和他們一起把青藏高原的生物學科建設好。
在户外考察做研究的鐘揚。
鍾揚和同事在野外。
收集植物種子是研究西藏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一環,鍾揚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個標本收集5000顆種子,而按照學術規範,兩個樣本之間的空間距離不得小於50公里。有時,鍾揚一天就要走800公里,每走50公里,看見一個種子,趕緊收集那幾個,裝上麻袋,然後開車去另一個點。
有一次,鍾揚發現了一種和平原上的毛桃完全不同的西藏毛桃,他想辦法採摘了兩麻袋毛桃。為了把這些毛桃核完好無缺地取出來,他發動全課題組的老師到他的辦公室去啃毛桃,5000顆毛桃整整啃了3天,才把核都啃出洗淨。
鍾揚曾把自己比作裸子植物,像松柏。他認為在艱苦環境下生長起來的植物才有韌性,生長得慢卻剛直虯勁。援藏期間,鍾揚的實驗室培養出了第一個藏族植物學博士,西藏大學也拿到了第一個生物學自然科學基金。鍾揚曾説,他的夢想是把西藏的生物多樣性研究推向世界。
因為研究領域類似,都做青藏高原植物研究,都在西藏工作,且年齡也差不多,中科院昆明植物園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永平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與鍾揚相識。楊永平告訴南都記者,他和鍾揚早年曾合作研究青藏高原植物,2007年至2012年間,他們在青藏高原採集植物種子,他主要在藏北,鍾揚主要在藏東南。在楊永平眼中,鍾揚是個身體很好、知識面很寬、非常善於表達的人,“他鐘情於西藏”。他説,除了採集種子,鍾揚還做青藏高原的植物適應、演化研究。
楊永平是青藏高原第二次綜合科考生物生態組的牽頭人,他告訴南都記者,如果鍾揚沒有去世,也會參與到青藏高原二次綜合科考中來。昨日下午,楊永平得知鍾揚突然離世,非常遺憾和惋惜。
多才多藝
走到哪裏都像一團火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江明喜1987年進入中科院武漢植物所,與鍾揚成為同事。江明喜説,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1991年秋,他和鍾揚一起到武漢附近的斧頭湖做水生植物調查。白天,他們穿着雨鞋、踩着泥巴做調研,晚上住在湖邊小學校園裏。儘管條件非常艱苦,鍾揚還是很樂觀,大家都被他帶動起來。
“他走到哪裏都像一團火。他科研能力很強,對科研、對生活都很有熱情,他永遠是個樂觀的人”,江明喜説。
播種未來的人——熱衷做種子收集的鐘揚。
江明喜眼裏的鐘揚還多才多藝。單位組織活動時,他還和鍾揚表演過相聲。早年,武漢植物所流行打橋牌,鍾揚也特別喜歡,且水平很高,“他是一個非常高雅的人”。
江明喜説,在鍾揚擔任中科院武漢植物所副所長期間,表現出了極高的領導才能,“他頭腦敏捷,講話很到位,考慮問題很準,看問題很有深度”。更讓江明喜佩服的是,鍾揚作為援藏幹部去西藏大學教學,在西藏做了很多工作,併為西藏培養了一批少數民族人才。
對於鍾揚在西藏做的種子採集,江明喜稱,這對將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社會經濟發展很有意義。“全球氣候變化後,很多物種會不適應原來環境,一些植物就會往高海拔地區遷徙。現在西藏很多植物適應了高海拔、高緯度環境,將來全球氣候變化之後,現在收集、保存的種子就是將來我們的種源,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性格老師
招生不考察英語只看興趣
鍾揚時常教育學生“最好的植物學研究,一定不是坐在邯鄲路的辦公室裏做出來的”。他樂於給本科生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主講的《生物信息學》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名牌課程、復旦大學生科院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曾有同學在BBS上發帖説,“鍾揚老師講的科普小故事就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在學生的眼中,鍾揚永遠精力充沛。復旦大學生科院一位畢業生告訴南都記者,畢業多年,他還清晰地記得每週日晚,鍾老師實驗室裏飄出香氣撲鼻的飯菜香,“他總是工作到半夜兩三點,一起做夜宵吃是他們實驗室的傳統。”
今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鍾揚表示,從復旦大學到西藏大學後,由於精力有限,在復旦的研究生招生量逐年減少。目前,鍾揚已培養出了七個少數民族博士,五個藏族博士中有四個都留在了西藏大學——扎西次仁是鍾揚在復旦大學指導的藏族植物學博士生,還是西藏大學理學院第一個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西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拉瓊也考上了復旦大學的博士研究生。
鍾揚招生學生只看他是否喜歡做植物研究。
在考察學生時,鍾揚有個特別之處:對藏族學生不考察英語,也不看知識面,只看興趣——喜歡做植物研究就會招。西藏大學生物系的一名在讀生告訴南都記者,鍾楊教授在西藏大學學生中的口碑很好,“他作為長江學者能支援我們學校很不容易。我在學院的宣傳牆上看到過他的照片,照片中他戴着一頂草帽,頂着大太陽在野外搞研究。聽學長説過他是個謙虛、隨和的人。”
今年,西藏大學生物系教授索南措剛考上了鍾楊的博士生。她告訴南都記者,鍾楊在選博士生的過程中,最看重的是學生對科研的熱情和興趣,“我和他認識十年了,他是個特別親切的人,我遇到什麼困難都敢跟他説。”
科研工作繁忙,但鍾揚每年都會去給中學生們上生物課,還堅持寫科普文章。他曾説:“現在許多植物都瀕臨滅絕了,人們還叫不出它的名字,真的很遺憾。”在今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鍾揚講述了自己通過收集一顆顆普普通通的種子來造福蒼生的故事。
收集那麼多種子,對普通人來講意義何在?鍾揚在演講中給出了他的回答:“沒有人會在乎是誰採集的種子,但如果一百多年後,這個植物滅亡了,只要找到一個種子或少數的種子,就很有可能把它栽培成功。”
“在我們植物學界,那就是真正叫希望的種子”,鍾揚説。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人物新聞工作室
主持:胡羣芳
採寫:南都記者吳銘 見習記者毛淑傑 秦楚喬 張雅婷 實習生詹晨楓(網絡資料圖)
(2017-09-26)
科學家遇上流氓怎麼辦?中科大專家稱遭某董事長威脅“錘殺子女”
2017-09-30
募格學術
本文整理自澎湃新聞,新浪科技,微博
據澎湃新聞9月29日報道,中國量子通信專家“實名舉報”遭遇企業董事長的死亡威脅,在量子通信行業攪起風波,並引發輿論關注。
量子衞星專家彭承志在其實名認證微博上發表公開信稱,其遭到浙江九州量子公司董事長鄭某等人威脅恐嚇。
9月29日上午,彭承志對澎湃新聞稱,其所在的研究機構目前已經收到浙江九州量子公司副董事長臧振幅委託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函,指其“用公開信形式損害其名譽權”。澎湃新聞注意到,彭承志在公開信中,未提及臧振幅的名字。隨後,天冊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欣對澎湃新聞表示,現在彭承志發表公開信,舉證責任在彭一方。王欣強調,臧振幅沒有侮辱、恐嚇彭承志。
29日下午2時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彭承志老師發表公開信後,安徽省委、省政府很重視這一事件,已進行了緊急處理,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9月30日凌晨,合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合肥警方 發佈通報,表示:情況查明,將依法處理涉案者。
事件回溯
中科大量子通信核心成員深夜發信:九州量子威脅“錘殺子女”
9月28日23時12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量子通信團隊核心成員彭承志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篇題為《科學家遇上流氓怎麼辦?我沒什麼辦法,但我可以説出來》的公開信。
公開信中提到,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間,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州量子”)董事長鄭某夥同他人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多次對彭承志及所在團隊進行侮辱、恐嚇,威脅要錘殺其子女,並精準報出其家庭住址和小孩信息。
彭承志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衞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衞星系統副總師,主持研製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有效載荷和地面科學應用系統。
彭承志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衞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團隊成員。9月29日,潘建偉團隊成員向澎湃新聞稱,有其他團隊成員及成員屬也收到類似威脅。潘建偉團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彭承志已經就該事件報警。
彭承志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上的個人介紹
彭承志在公開信中寫道, “鄭某等人不僅不終止侵權行為,反而惱羞成怒,將矛頭指向我和所在的研究團隊。”目前,彭承志已正式委託律師“向鄭某等人發送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
9月29日上午,彭承志本人向澎湃新聞證實,公開信是他本人發佈的,信件內容“屬實”。“我的家人、孩子都被威脅了,難道我連站出來説句話的勇氣都沒有?”他説。他還證實,恐嚇事件發生後,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在中科大所在的安徽合肥報了警,警方目前正在處理中。
29日下午,彭承志向澎湃新聞發來聲明稱, “感謝大家支持量子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身處這個漩渦中心,從各方面考慮,我暫時不接受採訪,但我願意重申,我確保我的公開信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我對我自己發的公開信負全部責任。”
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對此表態稱,建議彭承志報警
九州量子發佈董事會聲明:言論不實
9月29日開盤後,涉事公司九州量子應聲下跌,股價跌幅一度達到了50%。
9月29日晚,九州量子發佈董事會聲明,稱公司關注到有人在網絡公開傳播對我司的言論,其聲明表示,公司是市場化運營的量子通信應用全產業鏈企業,為國內掌握量子信息產業市場重要的探索力量。針對近期流傳的不實言論,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於2016年6月掛牌新三板,號稱“新三板量子通信第一股”、中國首家市場化運營的量子通信應用全產業鏈企業,在清華大學建立了清華大學-九州量子量子網絡聯合實驗室。自2015年11以來,九州量子董事長一直由鄭韶輝擔任。公開信息顯示,鄭韶輝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
該公司官網稱,2017年3月,九州量子投資、設計並建設運營的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商用幹線——“滬杭幹線”全線貫通;2016年,該公司與蕭山區簽署了建設和運營杭州(蕭山)城域網等協議,計劃五年內在蕭山區構建一個可供政務、商務、金融、能源等領域使用的量子網絡;2017年6月,公司與鎮江高新區管委會簽署協議,建設鎮江量子信息產業園,打造江蘇首個城域量子通信應用示範區。
浙江九州量子公司副董事長臧振幅委託律所發給彭承志的律師函,稱其損害其名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供圖。
2017年7月18日,潘建偉團隊所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發佈聲明,對浙江九州量子公司微信公眾號中發佈的相關不實信息進行了澄清:“從未設置所謂‘滬杭幹線’的中繼站”,從未與所謂“滬杭幹線”發生業務往來與合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聲明
潘建偉回應彭承志遭九州量子死亡威脅公開信:都是真實的
9月29日,全長逾2000千米的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京滬幹線”宣告開通。“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號召大家嚴謹、踏實地參與量子科學事業,並表達了對前一天深夜實名發表公開信,披露自己收到九州量子死亡威脅的彭承志的支持。
9月29日,“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在開通儀式上介紹相關情況。新華社圖片
潘建偉説:“任何對量子這個事業支持的、願意來做創新的,我們都歡迎,但是我們在做的時候要誠實,要踏踏實實、認真去做事情。……彭承志是我們團隊的成員,他寫的那個東西都是真實的,但是更多的我們不去評論了。我一直是強調這個觀點,我甚至希望有好多家,大家互相競爭,就更好了。所以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大家不能把它炒作得太熱之後,一個東西反而味道就變掉了。要嚴謹地去做事情。”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拿破崙Ⅱ★”:居然沒人評論嗎?這可是大事,是事關國家安全的大事!為啥不是頭條位置?平時那些愛噴的傢伙都去看戲子離婚了吧?
(2017-09-30)
9月25日,記者獲悉,最新發布的2017年自然指數排行榜顯示,中國共有13家機構躋身全球百強。其中,中科院連續第五年位列全球首位,中科大排名全球前百位。
自然指數是依託於全球68本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運用這個數據庫,可以根據各機構的論文發表數量及類別來進行排名和期刊索引,這一數據庫的實時在線版免費為公眾開放。
2017年自然指數排行榜是基於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自然指數數據。排行榜顯示,中科院在全球科研機構綜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位列第二、三位。同時,中科院在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科學三個學科領域繼續排名第一;在生命科學領域排名全球第五,比上一年上升四位。
此次共有13家中國機構位居全球前100位。除中科院和中科大外,還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廈門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蘇州大學。
(2017-09-26)
9月18日上午9點,我校離退辦、老年大學聯合舉辦的“我愛中科大”老年大學學員書法繪畫攝影手工作品展在東區現代藝術中心準時開幕,老年大學書法班、繪畫班、攝影班、數碼相片後期處理班等班級的老師和學員約50人蔘加開幕式,王曉平副校長出席開幕式並參觀了展覽。
本次展出分為書法、繪畫、攝影、手工四個部分,參與展出的作品皆由我校老年大學學員提供,經各班級老師評選,優中選優,力爭為觀眾提供一場視覺盛宴。我校老年大學書法、繪畫、攝影班每年都會契合主題,舉辦相應展覽,這既是學員老有所學成果的一次彙報,也是表達學員愛國、愛校、愛家情懷的方式之一。一幅幅作品,生動呈現了創作者的真摯情感和藝術修養。觀眾從筆墨酣暢的書法作品中,體會中國書法藝術的結構之美、造型之妙;從鮮活靈動的繪畫作品中,領略祖國河山的壯麗、大自然的美好;從色彩斑斕的攝影作品中,欣賞光影的神奇、微妙;從創意無限的手工作品中,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我校老年大學學員用光影筆墨記錄時代,用靈巧雙手編織出五彩的生活,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在科技創新、教學科研、校園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值此建校五十九週年之際,我校老年大學學員們用自己的作品,向學校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本次展出時間安排如下:書法繪畫:9月18日——9月28日;攝影:10月1日——10月10日;手工:10月12——10月22日。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前往參觀!
(離退休幹部工作辦公室)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成都小河”:綜合書法繪畫的攝影作品
網友“dz不愛妳不是錯”:去看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
(2017-09-20)
中新網合肥9月30日電 (記者 趙強)30日凌晨,合肥警方就“中科大科研人員遭恐嚇一事”發佈警情最新通報,通報稱:“合肥警方已於案發後第一時間受理,並已查明瞭有關情況,下一步將對涉案人員依法處理。為科研工作者創造安全的科研環境,是各方的共同責任,警方將依法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護有關科研工作者及其家人的安全!”
9月28日23時12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彭承志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篇題為《科學家遇上流氓怎麼辦?我沒什麼辦法,但我可以説出來》的公開信。
信中提到,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間,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州量子”)董事長鄭某夥同他人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多次對彭承志及所在團隊進行侮辱、恐嚇,威脅要錘殺其子女,並精準報出其家庭住址和小孩信息。
彭承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衞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衞星系統副總師,主持研製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有效載荷和地面科學應用系統。
2016年底,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的全長2000餘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京滬幹線”全線貫通。2017年7月初,多個網站上出現了以“九州量子成行業探路者揭開量子通信產業化帷幕”為題的新聞報道文章,稱“‘滬杭幹線’利用已有的光纖管道資源,鋪設量子光纖,中間設置彭埠、桐鄉、嘉興、大港、漕河涇、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等六個中繼站,上海端的接入位於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上海樞紐點”。
7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發佈官網聲明澄清:“從未設置所謂‘滬杭幹線’的中繼站”,從未與所謂“滬杭幹線”發生業務往來與合作。
彭承志在公開信中寫道:“鄭某等人不僅不終止侵權行為,反而惱羞成怒,將矛頭指向我和所在的研究團隊。”目前,彭承志已正式委託律師“向鄭某等人發送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
29日晚,九州量子發佈董事會聲明,稱公司關注到有人在網絡公開傳播對我司的言論,其聲明表示,公司是市場化運營的量子通信應用全產業鏈企業,為國內掌握量子信息產業市場重要的探索力量。針對近期流傳的不實言論,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完)
(2017-09-30)
作為國際兩大揭秘項目卡米洛特揭秘工程和星際政治揭秘工程的主講人,他幾十年來一直公開演講被掩蓋的外星人真相!他一直與來自其他星球的外星人保持友好關係,甚至被外星人帶到飛船/外星球住了6個星期!在這6個星期的奇特經歷中,他看到了領先地球幾千萬年的外星科技,看到了外星人的樣子,看到了人類的未來!
鮑勃與UFO結緣於1963年。當時他申請並獲得授權在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執行一項任務,於1963年夏天到達巴黎,隨後他的安全等級升級到了北約的最高一層,叫做“宇宙絕密級”。之後鮑勃被派到了盟軍作戰指揮中心參與工作。就是在這個作戰中心,他接觸到了UFO研究。
當時北約組織的雷達老是捕捉到數量眾多的金屬圓盤狀飛行物,這些不明飛行物在20分鐘內可以輕鬆飛過歐洲大陸,然後從雷達中消失。前蘇聯和北約組織都以為是對方的飛行器,後來他們才明白這是地外生命的飛行器。
就是這一次機遇,鮑勃對UFO入了魔般的着迷。他們是誰?他們來自哪裏?他們來這裏幹什麼?此後幾十年,鮑勃展開了大量的研究。
結論是至少有4個外星人團體自從人類誕生就一直在監視和拜訪我們!有一種長得非常像人類,它們可以坐在餐廳、大劇院或者公共汽車裏而我們卻無法發現!它們幾乎無處不在!他們有些是跨越遙遠星系而來,有些來自高維度空間,它們可以隨意開啓星門來到地球。部分外星種族靈性高度發展,它們的科技水平我們幾乎理解不了。在我們看來,它們的科技就如魔法般不可思議!它們一直在作為“監護人”一直在觀察我們,而不是強制干預。
鮑勃不僅僅只是研究UFO,他甚至與外星人發生近距離接觸。或許由於他有軍隊背景或是其他原因,鮑勃至少被外星人6次帶到飛船上,第一次發生在2003年,而且持續時間居然長達6個星期!迷糊的鮑勃甚至不清楚自己被帶上的是飛碟還是外星母星!
2012年的一次採訪,他向公眾公開了其中的細節。鮑勃表示,這些外星人長得很像人類,然而當盯着它們眼睛看時,會發現它們眼睛深邃而強有力,它們交流全是用心靈感應。飛船極其的龐大,裏面有温暖的陽光、微風吹拂着臉龐,彷彿公園的一角,甚至是一個小型城市。鮑勃看不到任何交通工具。
隨後,外星人把他帶到了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地方,用一個裝置向他展示了公元前300時亞歷山大帝和古波斯的戰爭,那畫面如同回到歷史現場觀看般清晰!裏面似乎包含着人類過去以及未來的一切信息。
晚上休息時,鮑勃被帶到一間休息室,外星人還給他送上高科技睡衣。鮑勃拿着一張類似菜單的東西,隨意點什麼20分鐘內馬上做好。這情節我們只有在《星際迷航》看得到啊!
鮑勃在採訪中多次談到他與外星人接觸時學到的東西:根本沒有死亡。我們的靈魂是永生的,整個銀河系甚至宇宙就像是一個學校,我們在不同的星球之間輪迴體驗。而鮑勃前世曾在其他次元和外星球生活過。
而地球是一間最為特別的課室,因為我們在這裏體驗的東西遠比其他高文明星球有難度。他多次也表達了一個觀點,愛是宇宙的源泉和力量。人類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這是地球提升意識的重要階段。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鮑勃望着這張星圖感嘆:這是我們的源頭,宇宙中我們並不孤獨!
數條確鑿鐵證:外太空肯定存在外星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近期科學家的一系列新發現都為外星人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外星人的確存在使得當前我們的疑問不在於地球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而在於我們是否能找到它們。
2015年,一組科學家團隊根據研究估測到在45億年前,海洋佔據了火星表面超過五分之一的區域,並且海水深度超過450英尺。而曾在火星海洋中存在過的生物極有可能在火星土壤中留下生命跡象。
水是生命之源,但僅僅有水是不夠的,生命的演化還需要足夠的時間。而火星巧妙的具備了這兩個條件。2015年8月的研究發現液態水在火星上的存在時間比之前預計的還要長2億年。並且在地球出現生命時,火星表面仍存有若干湖泊。
2015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佈了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目前火星上仍然存有液態水,儘管其含量遠遠小於45億年前。這項發現表明火星表面很可能有微生物的存在,這顯然比研究幾十億年前火星上的化石更有吸引力。
一直以來,小行星與彗星都被科學家視為地球上生命形成的關鍵因素。2015年8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彗星撞擊地球極有可能是引發氨基酸聚集合成,構成生命的關鍵因素。從目前我們對於太陽系的瞭解的信息分析,其它的星系很可能也在進行類似的生命演化過程。
除了木衞二外,土衞二也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本月科學家研究發現土衞二的冰凍表層下有一片廣闊的海洋包裹着整個衞星。與木衞二類似,土衞二的海洋也是除地球外生命存在的絕佳場所。
今年年初出版的兩篇學術論文為木衞二存在生命提供了更令人信服的證據。論文指出,木衞二的海底存在深海熱液噴口,這樣的熱液噴口與地球上孕育生命的噴口極為類似。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追尋屬於自己的夢”:就聽你在BB,無圖無真相
網友“人馬座用户65××××789”:居然把我們星系的人暴露了,明天就拉小便進油鍋,炸了!
網友“悶聲做死”:散播謠言,糊弄讀者,已舉報
網友“作者回復”:突然覺得外星人喜歡綁架除了亞洲人以外的人!也沒見過外星人綁架亞洲人什麼的!突然好想被外星人綁架一次啊!
網友“努力向前”:不知道外星人看了中國的玄幻小説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網友“虛擬幣註冊即送礦機”:編得不錯,要是真的,早被和諧了
網友“sunny6073”:你以為只有一種外星人啊,外星人分發達程度不同的,去看看科裏古德的揭露宇宙
網友“♚銀魂も涙♚”:要小心啦,美國還有外星人專家,別也讓外星人給監禁了喔
網友“Euphoria.”:連主人公名字都不敢説個全的,編,接着編
網友“看新聞”:領先幾千萬年的科技竟然躲不過雷達??小編,你就不能認真點嗎?
網友“北條迷二”:外星人一個眼神就弄死你了需要監禁你嗎?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