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郵局“跨界”開菜市場 是不務正業還是大勢所趨?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央廣網南京8月28日消息(江蘇台記者彭迪帆)提起郵局,很多人的印象還是綠綠的郵筒、散發墨香的報紙和各式各樣的信封郵票。而如今,在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郵局已經“跨界”開起了菜市場。

  8月22日,市民在北京市朝陽區水碓子郵局開辦的超市內購物。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記者來到南京中山陵郵政支局惠民超市,兩側及中間的貨架上擺放着30多種蔬菜等農副產品,門前立式冰櫃裏陳列着草莓、香蕉、聖女果等7、8種水果。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門面裏擠滿了人,生意不錯。一位市民告訴記者,總體來講這裏要比菜場便宜,每斤大概便宜五毛錢,菜新鮮,服務態度也好。另一位市民也表示:“人家這個想到老百姓、想到羣眾的方便,我們年紀大了,買東西就靠這裏,我們就住在理工大,出來買什麼都很方便的,而且這邊又很優惠。”

  中山陵郵政支局負責人彭芸介紹,惠民超市每天流水賬5000元左右,因為價格實惠、質量可靠,每天門庭若市:“我們有些蔬菜和水果是原產地直供,從農民的手裏直接採購過來的,直接減去了中間的一些環節,這樣價格更公開、更透明,也更優惠一點。我們源頭上就會有一個檢測,檢測合格了才來這裏銷售,所以老百姓比較放心。”

  據瞭解,南京郵政結合企業轉型需求,跨界建設惠民超市滿足周邊居民日常所需。除了已經運營的兩個網點,秦虹、岱山和花崗三家網店正處於硬件改造中,基本確保主城5區的單點覆蓋。彭芸稱:“我們網點的客户是一些老年客户,買菜是他們每天必備的,再加上這個超市本身的店面是閒置的,結合幾個方面整合了這個會員超市,把質優價廉的農產品帶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從中得到實惠。”

  除了南京,今年初,北京市海淀區部分郵政網點也推出了類似的服務。此前有報道稱,中國郵政正着手發展便利店業務,進入零售市場。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郵局做起“菜籃子”生意,其實並不稀奇。徐勇表示,其實這麼多年郵政做了很多嘗試性改革。從全球郵政業來看,目前都不是很景氣。一方面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另一方面,一些傳統的郵政方式逐漸淡出市場。現在對郵政來説,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比如日本郵政做保險、也做銀行;中國郵政現在也做銀行,這在全球都是普遍現象。

  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作為主動邁向市場的重要一步,郵政跨界零售業的嘗試值得鼓勵。郵政跨界快銷品領域,是從市場的需要出發,改進自己的供給需求,讓郵政的渠道來增強市場競爭力,而使它擺脱自己的困境,尋求新的方式,爭取獲利點。李錦認為,這是郵政主動走向市場的重要表現,作為一種改革的苗頭,是應該讚許、值得肯定的。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質疑,郵政的主業是物流,尋求轉型雖然值得肯定,但不在自己的優勢領域精耕細作、爭取更好,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表現。郵政是否具備零售的資質?有沒有零售的經驗?怎麼保證食品的安全性?

  徐勇也認為,企業向與自身業務關聯性強的業態轉型更符合規律。“從未來專業方向來看,一定要向和自己關聯業務強的新業態去延伸。郵政分為普通服務和競爭性服務,像郵政速遞屬於競爭性服務,而像現在這些網點做的屬於普通服務。如果要去做,未來的快遞市場還是很大的,郵政要想在未來的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在本專業的業務中進行嘗試和挑戰,而不應在與自己跨度非常大的行業去選擇未來的市場定位。”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質疑的聲音聚焦於市場競爭的公平性。零售市場本身就是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且利薄如紙。像郵政這種壟斷性國企,攜帶着一系列“先天優勢”進軍零售行業,與這個行業中的其他市場主體展開競爭,顯得有失公平。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税務學院温來成教授認為,拿着補貼的郵政跨界零售市場的確扮演了市場“攪局者”的角色。

  温來成稱:“國家國企改革,包括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是探索。一方面郵政公司的業務可能由政府授權,另外一個方面,國企要走向商業化,國有企業進入到充分競爭的領域裏後,面臨和私營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的情況,也得遵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不能既拿着政府的補貼,或者得到政府某一方面的優惠,又和別的企業開展競爭,可能就是不公平的競爭。”

  當然,也有人認為,不應將是否跨界作為界定郵政轉型對與錯,或者成功與否的標準。李錦認為,這樣的嘗試能否成功,關鍵還在於它能不能運用市場的需求和自身既有的優勢,在結構優化方面掌握競爭力,如果嘗試不成功,它自身也會進行調整。温來成也認為,不應過早下結論,應該交給市場去檢驗。國企開拓自己的領域,能不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主要還是取決於它自身對市場的開拓能力,同時也有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一般不能主觀地説,它在某些方面不擅長或者在一些方面有劣勢。

  對於國企的轉型和改革,郵政的跨界嘗試究竟能否提供一條可資借鑑的路徑,這還有待進一步檢驗。不過李錦強調,無論如何改革都不能丟主業,捨本逐末不是改革的目的。郵政在國有企業中是為國家所具有壟斷特徵的,而且是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為社會服務的、甚至具有公益性特徵的一個行業,對於轉型,特別在進入市場方面會比較慢。從國企改革的角度講,它在下一步的轉型中,主業不能丟,這是改革的一個基本前提。在保證主業的基礎上,向市場多方開放,獲取新的資源,產生新的局面,這是允許的,而且是應該得到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