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

亞太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

經歷一波三折之後,美國-東盟峯會終於敲定召開時間。當前俄烏衝突持續,國際秩序正經歷着冷戰結束以來最為劇烈的震盪期。特殊時期下,儘管面臨着內外諸多掣肘,美國仍然堅持召開峯會,説明其繼續構築以“印太戰略”為核心的全球戰略大方向沒有發生變化。

與前任相比,拜登政府對東盟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副總統、國務卿、副國務卿、助理國務卿、國防部長等官員接連對東南亞國家進行了訪問。今年2月出爐的美國新版“印太戰略報告”全文中,東南亞出現了12次,東盟更是出現了19次。從戰略設計到政策實踐,拜登政府對東盟在“印太戰略”中的角色寄予更高期待。即將召開美國-東盟峯會,顯然是這種路徑的延續,折射出美國爭奪地區影響力的急迫心理。

但鑑於當下拜登政府面臨的內外現狀,拉東盟入夥“印太戰略”的目標或難實現。首先,美國對待東盟“表裏不一”的問題難以解決。雖然美國一向宣稱尊重東盟的中心地位,但是自拜登執政以來,美國積極構築以三邊“奧庫斯”、美日印澳四邊機制、“五眼聯盟”、七國集團為基礎的層層嵌套的“小圈子”,企圖重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同盟及夥伴網絡。這種行為事實上衝擊了東盟的地位,也引發了東盟國家對美國的不滿。嘴上好言好語,實則我行我素,對這樣的行事之法,東盟內部早有不滿。

其次,美國開“空頭支票”的積弊難以化解。從現實利益考慮,東盟一些國家希望美國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而非“空頭許諾”。然而,美國正處於全球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戰略資源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了美國戰略目標與戰略資源之間不協調的結構性矛盾。與此同時,美國當前又面臨通貨膨脹等國內問題,加之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還要迎合中期選舉等國內政治的需要。內外困境疊加之下召開的美國-東盟峯會,顯然不能充分回饋東盟的期待。

從東盟的角度出發,東盟的制度中心角色一直以來是其最重要的權力資源。儘管東盟的中心地位在不同時間遭受過沖擊和挑戰,但在多年來大國競爭的起伏變化中,東盟憑藉着自身努力探索出的“東盟方式”,維護了內部的整體團結,推動了共同體建設穩步向前,在國際事務中的獨特影響力也日益突出。當前東盟維護中心地位面臨着中美戰略競爭長期化的大背景,美國對東南亞地區安全穩定的破壞性越來越高於其建設性。俄烏衝突爆發後,東盟國家對於亞太地區大國競爭加劇的憂慮情緒有所上升,對於美國未來“印太戰略”的走向更加敏感。美國枉費心機拉攏東盟,強人所難搞“印太戰略”,事實上只會進一步加重東盟國家的焦慮感。

當前,亞太地區總體保持和平、穩定和發展局面,值得各方倍加珍惜。亞太是合作發展的熱土,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東盟國家是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的“棋手”,不是地緣爭奪的“棋子”。美國拿出實際行動,尊重東盟在地區合作架構中的中心地位,才是東盟真正樂見的結果。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2 字。

轉載請註明: 亞太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