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的關注下,拜登於1月20日正式接替特朗普,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在就職當天他就簽署了一系列的行政令,意圖讓美國“重回”世界體系。而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畢竟美國是全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國,如果他不遵守協議的相關規定那麼,這個協議也就失去的意義。但是沒想到拜登要重回《巴黎氣候協定》其實另有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中國。
據觀察者網24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近期美國白宮國家氣候顧問吉娜·麥卡錫在講話中稱,在下一週美國將宣佈更多的氣候政策,其中就包括要求中國強化自己的減排承諾,因為美國覺得中國這幾年來做得並不夠,需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是諷刺的是如今污衊中國的這名官員曾在去年的10月份發文曾稱讚中國,她在文章中説道中國正在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領導者之一。對比下前後這位官員的不同態度,也再次讓我們見識到什麼叫所謂的美國“政客”了。
美方所説完全站不住腳
事實上美國方面對於中國的“指責”完全站不住腳。在去年的9月份我國就承諾將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來中和碳排放,力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2030年前達到峯值,而到2060年前中國將實現碳中和。這一項承諾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讚譽。而且近些年來中國也開始不斷地向“碳中和”的目標邁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4800萬千瓦、風電容量新增為7200萬千瓦,新能源的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國家。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一直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並大力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國還在積極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國際環境條約並在其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美國想重回領導地位
此前在特朗普的任內,美國的政策是大力推動“能源主導”政策。這令美國的頁岩氣和石油的出口大幅出增加,特朗普也因此取消了100多項關於環境保護的條款,而拜登上台後的做法則恰恰相反。
中國並不是拜登第一個目標,在上台後他就已經開始對各國開始施加壓力,希望盟友們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美國與加拿大方面的“拱心石”輸油管道項目就是拜登想要踐行清潔能源口號的結果。雖然加拿大方面有諸多不滿,但是特魯多還是最終接受了這項決定。專家分析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拜登上台時的重要競選承諾,目前他在這一方面的頻繁行動就是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但是不排除這次施壓有想要給中國發展掣肘的意味。
對於拜登的這一舉動有美媒分析認為,這並不是明智之舉。紐約時報就分析説道,拜登政府如果真的想要抑制全球變暖的話就應與中國合作而不是對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只有雙方相互合作才能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