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朋友、同學聚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真不知道要吃什麼...”
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
吃什麼,
卻成了讓人發愁的事情
殊不知,將歷史向後看30年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中國農村
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裏
人們吃飯是這樣的
那時候,遠親不如近鄰
孩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左鄰右舍比親人還熱情
今天這家有鴨讓你來一塊
明天那家有雞讓你嘗一口
就是這樣的“鄉親鄉愛”
一年四季,無論是早中晚飯
家家户户左手端碗
右手拿着夾鹹菜的窩窩頭
邊走邊吃,
或是坐在門口的空地上
和大夥聊着家長裏短、
或逸聞趣事
村口的小黑狗
看到端着飯路過的人們
一路追隨,想討點吃的
村東頭老劉家的女兒
抱着大海碗
在牆邊吃的正是有味兒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
零食沒有那麼五花八門
蔬菜也還是衞生無公害
飲食也沒有那麼多講究
吃飽穿暖,已是理想
那時候,吃頓飯
還能串好幾家門兒
吃飯好像不單單是吃飯
還是一種增加鄰里間
感情的方式
那時候,人們不講究
一碗撈麪條,一個小石凳
“哧溜、哧溜”的吃掉
就是一種幸福
我們總説現在幸福感很低
那時候,能吃上一次雞蛋
或許就夠孩子們
高興上好幾天了
大人捨不得穿新衣,
總是夜晚點着燈
給孩子們縫製衣物
那時候,家裏孩子多
飯菜都搶着吃
他們經歷過艱苦的春秋
更加懂得什麼叫粒粒皆辛苦
那時候,一家人吃的清貧
但熱熱鬧鬧
而現在,飯菜變好了
可那時候的感覺
再也找不回來了
大家都過着本色樸素的生活
沒有那麼急匆匆的腳步
沒有那麼多花花綠綠
只有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質樸
那時候
全村可能只有一部固定電話
孩子們不懂什麼是ipad
不懂什麼是遊戲機
彈球、跳方塊、捉迷藏
是他們最喜歡的項目
一召集
幾乎全村的孩子都能聚起
過去的人們
或許沒有見過大世面
但是他們懂滿足、
懂分享、懂生活
再平淡的日子也能開出花來
歷史的車輪
總是要滾滾向前的
飯場的消失
誰也説不清是遺憾還是無奈
那時候沒有高樓大廈
錦衣玉食
但那個年代
卻成了無比珍貴的回憶
那時候
飯菜很香,日子很甜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