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姥姥做可樂雞翅留給孫女,大人不捨得吃,無知疼娃實則坑娃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有小孩的家庭,大人多半比較疼愛,在生活中百般呵護,玩具、衣服、美食等樣樣不缺。即使小孩提出無理的要求,老人幾乎有求必應。遇到小女孩欺負其他小朋友,他們也會避重就輕,都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即使別人小孩的家長有意見,他們也會做出護犢子的行為。

很多老人疼愛小孩可以理解,想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孫輩們力所能及的照顧,在衣食住行上不吃虧。如果小孩不走向社會,短期內可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由於家人始終以讓步的姿態與其交往。小孩不可能一直在家裏,等他們慢慢長大,家這個狹小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成長的需要了,要跟周圍的小朋友玩,瞭解與其他小朋友如何相處,接着走向幼兒園、學校、社會等更廣闊的空間。假如小孩常以自我為核心的方式與小朋友交往,必然會遇到很多障礙,成為不被喜歡的人。

奶奶從一歲時就開始照顧然然,她非常疼愛孫女,變着花樣做吃的,小傢伙體重增加了不少。比如,有一次晚上做了八個可樂雞翅,然然吃了四個,奶奶不捨得吃,也不給兒子兒媳吃,放在冰箱的最深處,稱這是然然最愛吃的,剩下的幾個留給她明天吃。

老人就是這樣,哪怕東西富足,依然不捨得給自己。在奶奶的寵愛下,然然養成吃獨食的毛病,不給任何人分享,除非自己吃剩下或者不想吃的東西。想吃零食時,如果不給她買,就會哭鬧、打人。父母感覺不對勁了,幾經勸説老人,雖然得到口頭允諾,父母不在時,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還告訴然然,別給你爸媽説奶奶讓你吃好吃的了。

人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老人的想法比較固化,你説你的,她做她的。老人是真疼愛孫女,但她沒有意識到,這種疼愛會讓孫女與外界格格不入。比如,吃獨食、哭鬧、打人、説謊等不良習慣,從小嬌生慣養的小孩,長大後不考慮父母的情況,也會上升,而那些嚴於管教的小孩,卻能換位思考,將來也會更孝順。

過度溺愛小孩有何負面危害?

1、自我中心

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家裏所有人圍着一個小孩轉悠,享盡吃喝玩樂。小孩會認為這是自己應得的,誰也別想拿走這些既得成果。他們做事不講原則、公平,這與家人過度照顧其意識有關。

2、生存能力

有的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小孩,幫忙穿衣服、餵飯等,易養成懶惰的壞習慣。家人由着他們,到社會上就沒人照顧了,從小被父母家人厚待,沒有養成良好的獨立能力,在社會上生存處於劣勢狀態。

3、三觀不正

父母過度溺愛小孩,容易導致其三觀不正,是非不分。不管在外面做出什麼事情,家人總會在後面收拾爛攤子,這會助長其囂張氣焰,一旦錯過了最好的教育年齡段,小孩長大就難以管教。如果不能滿足其需求,還可能出現反噬父母。近些年,毀滅父母、摒棄老人小孩的成年人,與其從小受到的教養分不開。

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家人沒有特殊

就如然然的奶奶,做好的雞翅全部留給孫女,這會助長其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所有的事情,必須先由着自己,挑剩下的才是別人的。當自己想要的東西被他人拿走時,就會懷恨在心,無理取鬧,甚至大打出手,通過爭吵、搶奪的方式,拿回想要的東西,他們不講競爭規則,不講公平,自己就是規則,什麼事都要自己贏,別人只能輸,第一永遠是自己的。小孩在家裏橫行,與他人相處格格不入,在為人處事上也會遇挫。

因此,家人要放棄特殊待遇,建立民主的家庭規則,美食要大家一起分享,不能獨佔。小孩才會明白,只有懂得分享,下次才能得到更多,這樣教育環境,才會讓長大的小孩考慮到父母的不易,因為他們很早就學會了換位思考。

2、培養獨立能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小孩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社會人。所以,父母教育小孩也要照着社會相處的模式去培養,比如侵犯別的小孩要向人道歉;想玩別人的玩具,要徵得玩具主人的同意;遇到紅燈要等綠燈亮後再能行;好吃的東西,要學會給別人分享;早上醒來,要學會自己穿衣洗漱;摔倒在地要自己爬起來。父母更像一名引導者,培養一些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領,還有思想觀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和學習中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依賴的個體。

3、滿足合理要求

小孩平時會提很多要求,包括無理的和有理的。比如你帶小孩去超市,每次都要買吃的,不給買就會不依不饒。父母不妨提前給小孩定好規則,比如去超市要買什麼東西,不買什麼東西,或者不能亂要東西,小孩同意後,超出規則範圍的東西,小孩再哭鬧也不能滿足。否則會讓其感覺到,只要一哭鬧,父母心軟就會滿足要求。

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曾經説過“童年需要一個終點,而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離開家長安全的懷抱,自主追求高一級的冒險和挑戰,則是家長的職責。”

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曾經説過“童年需要一個終點,而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離開家長安全的懷抱,自主追求高一級的冒險和挑戰,則是家長的職責。”

因此,適當控制小孩的慾望是很有必要的。否則小孩的慾望會越來越大,憑父母的能力無法滿足時,小孩可能會忽略父母的養育之恩,變成恩將仇報。在此提醒你,別以為溺愛小孩就是真愛,可能你的疼愛,會變成坑娃,毀掉小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