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叫,“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區裏、廣場上,帶娃的老人就從孩子奶奶逐漸就變成了孩子姥姥。
小區裏大多都是姥姥在帶娃
每天10點左右,小區的小廣場就成了遛娃人士的聚集地,不過很微妙的是,大家也會自然地分成了幾個小區域,姥姥團、奶奶團、媽媽團,然而這其中最多的還是姥姥團,果果的姥姥就在其中。
果果姥姥是四川人,女兒遠嫁東北,女兒懷孕以後她就來到了這裏,雖然飲食和生活一直也不太適應,但為了自己一直捧在手心的寶貝能夠安心上班,她還是忍了下來。不過這段時間果果姥姥實在是累得不行,就跟女兒提出想回到老家。
後來,女兒特地將自己的婆婆接過來照顧孩子,把自己媽媽送回了四川,想讓媽媽好好地休養一下。
可是沒過多久,果果媽就跟婆婆鬧起了矛盾,於是果果姥姥為了自己的女兒,不得不再次拿上行李,來了東北照顧外孫女。
其實,很多姥姥們可能説得最多的話就是,帶孩子確實很累,但是一切都為了自己的女兒少辛苦點。
為什麼“帶娃主力軍”從奶奶變成了姥姥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實奶奶被嫌棄的原因大多逃不過這幾個因素。
1)?奶奶姥姥在帶娃時的心態不一樣
奶奶帶娃的心態是帶着自家的後代,會更加的溺愛孩子,甚至有的時候,會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維來帶孩子,時間長了,難免和兒媳婦產生一些矛盾。
而姥姥帶孩子,在心態上更多的是分擔女兒辛苦,帶娃也會小心翼翼。
2)?姥姥帶娃可以避免婆媳矛盾
婆媳長時間處在同一個屋檐下,時間長了就會由於一些生活的瑣事,或者是帶娃的方式上產生一些小矛盾。
如果處理不得當非常容易造成婆媳的矛盾,而女兒與親媽之間,即使有一點小分歧,可能也上升不到矛盾的程度,所以很多寶媽希望由姥姥帶娃的原因還是很現實的。
3)雙方在帶娃時的初衷不一樣
奶奶帶娃一方面是為了照顧自己家的寶寶,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兒子兒媳可以有空外出工作,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對於兒媳婦的關注點可能會不太多。
但是姥姥在帶娃的時候,除了愛孩子之外,也儘可能地幫助女兒做更多的事情,幫女兒分擔得更多,會更心疼自己的女兒。
不論是哪位老人帶娃,家長都要心存感激
帶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僅要照顧孩子的飲食,還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一歲左右的寶寶就已經會走了,但是老人年齡大了,身體也會有吃不消的時候,所以即使在育兒理念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或者是照顧的不那麼細緻的時候,作為家長還是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要以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事情。
老人已經把自己的兒女養大了,其實本沒有義務在照顧下一代,完全可以選擇不帶孩子,但是很多老人為了幫助兒女分擔,選擇了帶娃,所以家長要更多的心存感恩。
寫到了最後面:
現在很多家庭由於父母需要工作的緣故,只能讓老人來照顧,雖然這其中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不過無論是哪位老人來幫助照顧孩子,家長都要感恩和包容,這樣一家人才能更加的和睦,和諧的氛圍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每日一問:你家孩子是姥姥帶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