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安全/智能/性能集一身 奧特能電動平台有何奧秘?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綜合

電氣化是每個汽車製造商必將經歷的發展過程,要想造好電動車,擁有自己的新能源平台尤為重要,也是不少廠商正在攻克的難題。奧特能就是上汽通用電氣化轉型的關鍵技術支柱,傾注了通用20多年的技術積累。日前,在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技術公開課上,上汽通用詳細解讀了奧特能平台的優勢與亮點,其具備更安全、更智能、更性能的技術優點,圍繞這三點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究竟有何奧秘呢?

對於新能源車型而言,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基石,沒有安全性一切都是空談。通用汽車深知這一點,其奧特能平台滿足ASIL-D系統安全的最高等級,是汽車行業電子電氣系統安全層面的最高標準。平台按照電壓、電能、物理防護、電力系統負載端絕緣電阻的四重電動車五星安全評價的設計標準進行開發,保障用户出行安全。

奧特能平台的電池開發和測試並未採用國內新能源國標,而是遵循了要求更為嚴苛的全球標準。在電芯/電池包試驗認證環節,經過100%電芯DCR(直流內阻)檢測、跌落試驗、擠壓試驗、針刺試驗等多項檢查,確保電芯/電池包的安全。

不僅如此,奧特能平台所用電芯是基於全球安全與性能標準,聯合本體供應商在811 NCM基礎配方上研發的專屬電芯,具備高熱穩定、低衰減、長壽命等特點。電芯正極與負極均採用了特殊工藝,進一步提升電芯的穩定性與性能。

奧特能平台下的電池包還採用了多項熱管理專利技術,包括電芯間隔熱牆、抑制熱擴散技術、集成式液冷系統、模組和整包的防火設計、後置大面積防爆閥、防拉弧、“車-雲”兩端相結合的電池健康監測系統七重核心電池熱管理技術,能夠有效隔離、降低熱量,並且還能夠實時監控及時預警。

與此同時,電池包殼體採用了全新一代高強度電池殼體,呈現井字形結構,採用多根1500MPA超高強度鋼橫樑進行加固,高強鋼應用佔比約61%,超高強鋼應用佔比37.5%,整包的抗擠壓性能為國標要求的3倍。電池殼體不僅保護電池安全,還對整車的扭轉剛度提升約45.8%,整車帶電池包的扭轉剛度35kNm·度。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的電池熱管理系統由可無線連接的電池管理系統和“車-雲”兩端相結合的電池健康智能監測系統組成,能夠提供更主動、更實時的、防患於未然的電池健康風險管理。

奧特能平台採用了業內首創的可無線連接電池管理系統,其裝配工藝更為精簡,減少了90%線束,提升了安裝與維修的效率。最主要的是,得益於遠程升級功能,電池管理系統的底層架構也能夠更新迭代,從而不斷優化電池管理效率。

同時,搭配“車-雲”兩端相結合的電池健康智能監測系統,能夠全天24小時監測電芯與電池包狀態,一旦檢測到失控風險,會主動喚醒電池管理模塊,並在第一時間自動採取快速冷卻,保障電池包安全。此外,雲端數據平台基於電池全生命週期數據,對電池健康進行評估,防患於未然。

奧特能平台車型搭載了全新開發的BEV HEAT高效綜合熱管理系統,覆蓋多種使用場景的智能化軟件熱管理策略,根據電池的實際温度、環境温度以及乘員艙空調需求等因素,合理進行能量分配。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支持多種電池和電驅組合方案,滿足不同續航里程、不同驅動形式、不同性能的產品,可覆蓋轎車、SUV、MPV、皮卡等不同軸距和尺寸的各類造型需求。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採用了高效模塊化驅動系統,根據車型不同,提供了前驅主力電機、後驅主力電機和後驅輔助電機3種功率的電驅單元。

同時,驅動系統還採用了電機扁線技術、電機自粘鐵芯以及全油冷電機與減速箱等,進一步提升了驅動系統的綜合性能與效率。此外,減速箱的齒軸系統基於先進的齒輪加工工藝,保證了整車多工況、全扭矩下優良的NVH性能。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擁有靈活多變的平台架構和電池方案,支持磷酸鐵鋰、三元鋰電池等多種電池,還可採用不同的電芯封裝形式,不同的排布形式。目前中國市場初期,奧特能電池包會採用8模組、10模組和12模組三種組合,模組單元的尺寸一致,電池包的寬度和高度尺寸固定,而長度柔性化,可通過模組的增減來滿足不同尺寸、不同續航里程的車型,所有零件接口100%共用,零件共用率高達約80%。

在充電方面,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在電動車開發前期就進行全場景的充電分析,從車端、樁端、用户行為端來分析和判斷影響充電過程和效果的因素,籍此開發了充電異常檢測算法,進行台架系統和整車級別的主動故障注入測試;同時,還對充電樁市場佔有率TOP10的運營商品牌進行充電融合測試。

寫在最後: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為上汽通用的電氣化轉型提供了全套的技術支持,從電芯到電池包採用了嚴苛的國際標準作為標定,大大的提升了電池組的安全性、穩定性,再配合智能優化的熱管理系統,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作為電動車平台,奧特能還具備極強的兼容性,能夠覆蓋轎車、SUV以及豪華車型等眾多細分市場,為上汽通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根據規劃,上汽通用將基於奧特能電動車平台陸續推出10多款新能源產品,凱迪拉克LYRIQ鋭歌作成為其首款車型已在國內上市,最快將在9月交付,實車表現如何值得期待!

(圖/文 網通社 周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