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48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

今年全國48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
昨日松花江水位有所回落供圖/視覺中國

7月8日,國新辦舉行防汛救災工作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會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介紹,今年入汛時間早,暴雨過程多,局地災害重。今年全國48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據介紹,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受災2180.5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647.6億元,緊急轉移安置羣眾123.9萬人次;洪澇災害造成死亡失蹤40人,較近五年同期均值下降七成多。

災情呈現“三多三重一降”

周學文對今年汛期情況進行介紹時提到,今年入汛時間早,暴雨的過程多,局地災害重,雨情、汛情、災情主要有“三多三重一降”的特點。他説,入汛以來,我國共出現了18次區域性的暴雨過程,華南及福建等地偏多了兩成到一倍。廣東、廣西的降雨量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多,粵中、桂北、閩北降雨量超過了1200毫米。近日,今年首個登陸的颱風“暹芭”及其環流雲系又給多地帶來了大範圍的強降雨。

“今年全國48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的洪水,有40條河流超保證水位,13條河流發生了有實測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珠江發生了兩次流域性較大洪水,北江發生了特大洪水。”周學文表示,湖南、廣東等地有11座中小水庫發生了險情,江西的樂安河、信江部分江段堤防漫頂、滑塌,廣東的韶關、英德等市受淹比較嚴重,山洪地質災害多發重發,僅6月份就發生了4000多起,地質災害的死亡人數佔到自然災害的近一半。

他還表示,入汛以來,國家防總啓動調整防汛防颱風應急響應10次,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啓動救災應急響應5次,派遣了31個工作組、專家組到一線協助指導,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災區緊急調運約2479萬元中央防汛搶險救災物資。應急管理部門前置搶險救援力量,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羣眾,有效地處置各類險情。出動消防救援隊伍5.62萬人次,營救疏散轉移被困羣眾3.12萬人。

14省份部署30架直升機

周學文説,在強化力量的準備方面,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了水域的救援力量4.3萬人,森林消防隊伍統籌了4000人赴13個省份前置備勤,就近就快地投入救援。同時指導地方與駐地的中央企業511支8.7萬餘人的工程搶險力量進行對接,做好隨時搶險救援的準備。

同時也配備了先進的裝備,在14個重點省份部署了直升機30架;支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5個省市建造了7艘大型工程搶險救援船,主要承擔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水上搜救、工程搶險、調度指揮這些任務;支持應急管理部直屬的7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配備了200多套抗洪搶險救援關鍵裝備,加強先進裝備的配備。

在補充更新物資方面,他説,按照“科學佈局、輻射面廣”的原則,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89座儲備倉庫,儲備了總價值34.28億元的中央防汛抗旱和救災物資。最近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和財政部又聯合下達了3.48億元的中央防汛搶險救災物資的採購計劃,進一步補充更新中央防汛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

52個城市發生73次內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王志宏介紹,到7月7日,全國有52個城市因強降雨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內澇達73次,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沒有因城市內澇造成人員死亡,城市供水供氣等生命線工程基本正常。

王志宏説,入汛之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了全國692個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責任人名單,強化責任落實,召開培訓會和工作部署會,結合去年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教訓,在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內做了深入培訓,培訓人數近9000人。會後,各地積極響應,全面部署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排水管渠的疏通、設備的維護、應急演練等備汛工作。

在防汛抗旱指揮部統籌下,各地的住建部門與應急、氣象、水利等部門實施信息共享和會商聯動,第一時間發佈暴雨預警信息和啓動應急響應,通知有關單位和居民提前做好防範。

從7月4日開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組織了城市排水防澇的大調研,對17個省近50個城市進行現場指導排水防澇等工作。“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到7月7日,全國有52個城市因強降雨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內澇達73次,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沒有因城市內澇造成人員死亡,城市供水供氣等生命線工程基本正常。”王志宏説。 文/本報記者 劉藝龍 統籌/劉曉雪

專家解讀

華北雨季是否已提前開啓

近期,京津冀、內蒙古中東部、山東、遼寧、吉林一帶降雨明顯偏多,難道原本“七下八上”(7月18日至8月18日)的華北雨季提前了?

中央氣象台正高級工程師張博説,6月下旬以來,北方降雨明顯偏多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密切相關。今年西太平洋副高北跳時間偏早,位置偏北,造成雨帶直接北移至華北黃淮一帶。

6月21日至7月5日,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持續較常年偏北。以6月22日為例,常年西太平洋副高西段脊線的位置在北緯22度左右,今年已北抬到北緯24度;7月1日前後往年平均位置在北緯24度到25度之間,今年到了北緯34度。根據預報,一直到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都比往年平均偏北。

根據中央氣象台中期天氣預報,未來10天(7月8日至17日),華北、東北、黃淮仍多降雨。這是否意味着原本“七下八上”的華北雨季已提前到來?

“華北雨季是否開始是有行業標準的,主要考慮西太平洋副高脊線的位置、區域累計降水量和達標站次比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表示,近期華北雨季已處於開始的臨界狀態,但尚未達到開始標準,目前考慮較常年(7月18日)偏早的可能性較大。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2000年至2021年,有6年華北雨季開始明顯偏早。與江淮梅雨不同,華北雨季的降雨主要特點是降水強度大、局地性強且分佈不均。

國家氣候中心盛夏氣候趨勢預測顯示,7月至8月,吉林東部和南部、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中部和南部、山東、河南大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至5成。

袁媛表示,盛夏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需防範階段性強降水和暴雨洪澇災害;東北、華北等地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局地龍捲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可能較為頻繁,需採取相應措施減少對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人身安全的影響,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內澇等防範工作。文/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8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年全國487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