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根銀針解兵憂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綜合

唐建平繪

  夏日的一個下午,某部診療室內,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許天興正將一根根銀針扎入患者穴位,搖針、提插、捻轉,一氣呵成。

  許天興出生於中醫世家,幼時就接觸針灸技術。入伍後,他發揮特長,用中醫療法服務官兵。

  1992年,許天興從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到某氣象大隊衞生隊任職。在衞生隊工作時,他經常和戰友們一起深入無人區執行勘測任務。由於遠離體系醫院,醫療條件有限,有的戰友出現病痛後不能及時治療。針對這一情況,許天興對野外常見病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嘗試用隨身攜帶的銀針幫助戰友們緩解病痛。

  針灸是門技術活,扎重了會疼,扎偏了點不中穴位。為了找到合適的穴位組合和用針方法,許天興經常對照圖譜,在自己身上練扎針、試穴道。經過長時間實驗,他在運針力度、下針角度、進針深淺上,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針灸技法。

  在一次鐵路裝載任務中,一位裝載人員突然腰疼,無法動彈。許天興立即拿出隨身攜帶的針具,在平板車上為其治療。不多時,這名戰友就恢復了正常活動。

  銀針細,服務官兵的心更細。為了盡最大能力幫助戰友,許天興在長期臨牀實踐中,精準診斷疾病的能力不斷增強。

  “多虧許醫生,我才撿回了一條命!”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經歷,氣象大隊張隊長仍心有餘悸。那天,張隊長因胃痛找許天興開藥。許天興沒有直接開藥,而是先給張隊長號脈,並詢問他有無胸悶、呼吸困難、坐立不安等情況。確認後,許天興立即派救護車把張隊長送往最近的醫院。經診斷,張隊長存在室性早搏,出現了心肌梗死的徵兆。由於治療及時,張隊長很快脱離了危險。

  在一次武裝越野比武中,一名戰士突然倒地,戰友們以為是中暑,準備將其抬到陰涼處休息。許天興號脈後,建議立即送往醫院搶救。經檢查,患者為急性腎功能壞死,幸虧送醫及時,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除了為戰友們解決病痛,許天興還根據官兵的實際需求進行中醫研究。他在基層調研時發現,有的戰士因身體素質較弱,訓練時熱身、放鬆不到位,易出現訓練傷。為助力官兵強身健體,他翻閲大量典籍,改編傳統八段錦動作並推廣給官兵,以幫助官兵減少訓練傷,提高訓練成績。

  傳人以技,授人以器。在使用腕踝針治療訓練傷時,許天興發現,一般膠布只固定針柄,針體容易被污染,有時傷病治好了,卻出現針眼感染。自此,“不會產生污染的針”列入許天興的研究清單。經過長期實踐和不懈探索,他研製出可長期留置體內的套筒式腕踝針,有效降低了野外環境下用針的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