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23日電 題:在“萬年稻種”發現地看金色秋收
新華社記者張格、陳澤國、陳思汗
沿湘江一路向南,尋到上游一座名為道縣的古城。金色的秋收畫卷,在這裏徐徐鋪展。
在湖南永州市道縣壽雁鎮的玉蟾巖遺址,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約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玉蟾巖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8月下旬,中稻成熟後,58歲的陳躍宗就一直在田野裏忙碌。近日,他又迎來了陸續成熟的晚稻。
陳躍宗家祖祖輩輩種植水稻,十幾歲起,他就跟長輩學習種水稻。如今,他把4畝多地流轉給當地的正禾農場,再到農場上班。
烈日下,陳躍宗指揮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在稻田裏穿梭。“以前人工收割水稻時,一個人忙碌一整天只能收半畝地,現在犁田不用牛、收割不用人,幹活省時省力多了。”他説,收割機能迅速完成割稻、脱粒等環節,大大提高了效率。
隆隆的轟鳴聲中,稻穗被機器“吃”入,粉碎後的稻稈再從機器另一頭“吐”出,直接成為土壤肥料。不一會兒,稻穀就堆成了小山,陳躍宗要將這批稻穀運回正禾農場的倉庫。
倉庫裏,工人們正忙着將一袋袋稻穀搬上貨車,要運往加工廠。正禾農場負責人黃日忠9年前從外地來到道縣發展種植業,他説:“祖先都在這裏種稻子,説明一定有天時地利。”今年,正禾農場種植早、中、晚稻和各類蔬果超2000畝,水稻每畝收入1000餘元,蔬果每畝收入1萬餘元。
在壽雁鎮深田村,農民唐平秀今年家中一共流轉了126畝地,種植了白、紅、黑、紫等多色稻米。“幾個月前,外地採購商就把這批稻穀全部預訂了。”她抓起一株飽滿的紫米稻穗説,“這種米好,就連附近的鳥都喜歡來偷吃。”
金秋的陽光下,稻浪翻滾,唐平秀和丈夫商量後決定,這幾天就開始收割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