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聞哥:中秋節曾經不是八月十五, 你猜是哪一天?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綜合

  中秋節主要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一般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傳説也是為了紀念嫦娥。

  但中秋節曾經不是八月十五,你知道是哪一天嗎?

  是明天!因為明天是秋分節氣。

  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説,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盡相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節如果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八月十五。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秋分時節,我們還能有幸見到南極星(也稱老人星),南極星一年內只有在秋分之後才能見到,且一閃而逝,極難見到,春分過後,更是完全看不到。南極星代表着南極仙翁,道教中他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説中的老壽星,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所以古時把南極星的出現看成是祥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