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貴州施秉8月30日電 題: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記者 張偉

  對於長期在外工作的貴州施秉市民歐畢華來説,現在的施秉就是一個“奇蹟”。“不曾想到,原來的山村小城因為旅遊的蓬勃興起而發生鉅變。”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圖為施秉縣城一隅。 鄧剛 攝

  人偎着山,山連着水,水繞着城,一幅精彩的水墨畫卷讓施秉民眾頗為自豪。山東遊客吳箐箐在社交網站拍攝的施秉畫面讓她的朋友十分羨慕。“好美,像仙境一般。”“太讚了,我也要去漂流”……諸如此類的評論讓吳箐箐十分開心,“下次和家人一定再來施秉避暑。”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圖為施秉縣城一隅。 鄧剛 攝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自然生態良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水美景俯拾皆是,歷史人文源遠流長,民族風情絢爛多彩,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是貴州東部旅遊線上一顆最璀璨的明珠,是整個貴州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寶庫中一塊最厚重的璞玉,有着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響亮名片。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施秉縣共接待海內外遊客31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2.1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49.1%、59.3%;2017年1月至7月,施秉縣接待海內外遊客308.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0.37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65.28%、74.52%,旅遊業持續呈現“井噴式”增長。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圖為貴州施秉雲台山的玻璃天橋。 賀俊怡 攝

  自2014年雲台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之後,施秉旅遊一年比一年火爆。面對紛至沓來的遊客,如何進一步提升縣城及景區品位,通過多元化的旅遊體驗,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住?施秉通過國際化打造精品景區、精緻化建設美麗縣城、特色化促進農文旅融合等舉措推進旅遊業蓬勃發展。

  圖為貴州施秉的“中華苗族第一龍”。 賀俊怡 攝

  施秉縣按照“新中式+本土建築文化”融合的建築風格對縣城風貌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利用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做足水的文章,建設全國一流的“水舞雲台”音樂廣場、大型水車羣和音樂噴泉;按照城市景觀休閒公園定位,新建河濱道路、木質棧道以及觀景台、休閒亭子、長廊、座椅、公廁等配套設施,種植一年四季的常青樹和不同主題的四季花海羣,把縣城沿河兩岸打造成濱河休閒公園;改造升級縣城的綠化、亮化、美化,並對縣城區街道及沿河所有架空線路進行入地下埋改造;對雲台山、杉木河景區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通過逐步建設,將形成“濱河是公園、水車憶鄉愁、櫻花環河岸、人行花帶中、桂花香滿城”的靚麗格局。

  “我們創造了‘城景一體、融合發展’的‘施秉奇蹟’。”施秉的諸多官員和民眾自豪地告訴記者。

  談及未來,施秉縣委書記肖俊説:“我們將按照‘城景一體化’融合發展思路,以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省內一絕為標準,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特色,以山水農林為支撐,把施秉從‘盆景’打造成‘園林’和‘大景區’的生態休閒旅遊勝地,打造‘水墨雲山・中國施秉’。我們滿懷熱情,期待外界將目光聚焦施秉,一起見證施秉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圖為貴州施秉的長桌宴。 賀俊怡 攝

  按照規劃,施秉將以打造“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打好旅遊產業化戰役,讓旅遊發展迅速強起來。到2020年,旅遊接待人數力爭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30%以上。(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8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大旅遊”帶來的“施秉奇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