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台灣自疫情發生後便被美國視為“防疫模範生”,並多次公開點名表揚,但《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卻指出台灣目前的防疫策略“不可持續”,現在實行的防疫策略並非長久之計。
長時間“與世隔絕”不現實
由於台灣的經濟條件不支持進行大規模檢測,所以自疫情爆發以來,台灣不僅出台政策限制島內居民的各項活動,還要求外地入境旅客必須接受14天的隔離,試圖把感染源“攔在門外”。但《紐約時報》卻表示台灣的這種策略本質上是“折中妥協”的做法,根據經驗總結可知,疫情防控的風險與成本總是呈負相關,若是一直無法承擔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高成本,必然要承擔更高的疫情風險。
去年12月30日,台灣出現首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確診病例,據悉該病例自英國傳入台灣,這也就意味着同期抵達台灣的旅客中有大量密切接觸者,而這些接觸者有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也擁有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的能力。台灣雖然目前採取的仍是“與世隔絕”的防控措施,但長時間“與世隔絕”很顯然並不現實,畢竟台灣不可能徹底中斷與外界的往來。
談接種疫苗為時過早
從目前的疫情發展來看,台灣若想把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接種長期有效的新冠疫苗。《紐約時報》認為“台灣現在談接種疫苗為時過早,不太現實”,相關專家表示:“即使台灣所有人在2021年都能全部接種新冠疫苗,從現在開始算也至少還要堅持6個月,可是(台灣)想要再堅持6個月實在太難了。”
《柳葉刀》通過分析數據指出,從台北醫院中約1.48萬血樣本中含新冠抗體的比例來看,加上沒有被發現的無症狀、輕症狀感染者,台灣的實際確診數字要高於官方公佈的數字。這也就代表着台灣的疫情現狀不容樂觀,由於沒能採取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再加上經濟條件不足以進行全民核酸檢測,誰也不知道今後疫情的走向如何。
但仍有不少政客認為,《紐約時報》這是在嚇唬台灣,畢竟台灣目前的疫情整體上還是可控的,疫情爆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台灣民眾無需為此感到過於擔憂。
文丨淺陌 審丨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