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朱友好
顧振|高佩明
1939年,在浦西茜蒲涇一帶開展抗日遊擊戰的顧振,經歷了慘痛的生活磨難。他因患上了嚴重傷寒症,無法指揮戰鬥。妻子曹三妹得知他身患重病,憂心傷神,生育時大出血而去世。新生兒僅活了四十多天,突然夭折。戰友們只得將顧振送回家鄉養病。
1940年的春天邁着歡快的腳步走來,顧振的病情隨之大有好轉,便再次到陳行小學去執教,以取得公開身份。夏天,有人來為顧振提親,而被介紹的姑娘是陳行秦氏家族的秦之佩,顧振為之精神大振,欣然答應了。顧振自然盼望寧靜的家庭生活,但國難當頭他更向往火熱的救亡鬥爭。面對秦之佩的純情,顧振滿心喜愛,又深感內疚,便揮筆寫下一篇訂婚贈言。
我倆是不怕艱苦的一對,在患難中結合了起來。您讚許我有志不屈,滿懷着國家和社會。我敬佩您既有學識,又能苦幹,中國的新女性,您當首推。大家相信單獨的力量薄弱,合作才能發威。您是我合作的對手,將合作到老白頭,也是我永生永世的朋友,這朋友將永不分手。我們誓必有福同享,有難合當,造成像鐵的牆壁。我們要耐着苦痛渡過這個年頭,不怕吃苦,不要膽怯,不會灰心,絕不輕浮,堅定起成功的信念,把握住勝利的盾矛。我們要做打不散的鴛鴦,要學比翼長征的鴻雁。我們要肩並着肩,手挽着手,我們要敲響時代的洪鐘,我們要做時代的模範。
1940年11月24日,顧振與秦之佩舉辦了新式的結婚儀式。婚後,小夫妻倆相濡以沫。晚上,顧振總是哄着妻子先睡,自己則在燈下關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展情況,與好友們保持着經常性的書信往來。妻子發現他身體瘦弱了,忍不住問他:“為什麼這樣幹?”顧振回答説:“為了不讓帝國主義強盜欺侮我們,為了解除人民的苦難,讓人民當家作主人。”秦之佩理解丈夫的志向,微笑着陪伴在他身邊。
新婚未滿一個月,顧振策動了“召樓起義”。不久,他率部東進,加入“淞滬遊擊縱隊第五支隊”,任第一大隊大隊長。為了提防日偽軍迫害,秦之佩跟隨公公、婆婆和顧振的弟妹離家避難。1941年初春,顧振夫妻倆相會,隱姓埋名,隱蔽在上海南京西路一個三層樓亭子間內。4月30日,奔波在外的顧振託人給秦之佩轉來一封信,祝賀她二十虛歲生日。
佩妹:您已變成了一個時代的革命的女性。我無可再有更美好的表示來紀念您的生辰,因為我們在苦難中。
1941年10月,顧振奉命赴青浦縣蟠龍鎮籌建青東辦事處,擔任民政科長。眼看新婚滿一週年了,顧振更加思念家人,便利用一個個深夜時分,精心地自己製作了一本三寸見方的小冊子,封面題名為《結婚週歲紀念寄佩妹》。
佩妹乎:願汝不以我為沒出息之郎,愧我清風兩袖,無以奉報君前,所能呈現者,唯此一小冊而已。
餘無多金,不能贍養君,使君能稍度安適之生活,傳之於搗杵為生之梁鴻,荊釵布裙之孟光;而豪富之門,每多勃溪,愛情與金錢,每有不能並存者。然則二者不可得兼,則寧舍金錢而取愛情者也。質之吾妹,以為然否?
餘與佩妹結袂經年,在此歲月中,遭遇時艱,妹隨餘流連顛沛,艱苦備嚐,糟糠之妻,洵非虛語。惟念佩妹系出名門,遭此困厄,衷心不安。但佩妹反不以為苦,時以忍苦節約,為求進步,爭取成功相策勉。此亦足為我等自慰自豪者。結婚週歲之夕,餘又在客中,愧無以報佩妹,爰吟新詩十章。願妹讀之,亦可作一會心之微笑乎。
在這本紀念冊中,顧振以一篇篇充滿詩意的短文,回顧了夫妻倆新婚一年來無限的甜蜜和不盡的思念。同時,因顧振忙於抗戰鬥爭而疏於照顧家人,藉此機會表達他對妻子深深的歉疚之情。
我倆結婚已滿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累你吃盡了多少苦!可是您從沒有説過一句抱怨的話。我有時性情暴躁,您反婉言勸我,即使我對你脾氣不好,您也不過把珠淚在暗地裏彈拋。我曾幾度向你懺悔,你每一次總是原諒我,勸勉我。您雖是女兒身,但有丈夫概;您縱是年輕人,懷有慈母心。我往往在異鄉客地思念到了您,總免不了要引起我數行熱淚。
我們要追究何以我倆能這樣的忍耐一切,過着艱苦的生活?這個答覆總結所出之於偉大的愛情。我們有一致的信念,同一的理想,彼此的互信,更加上您矢志不變守貞如一的優良傳統。這樣造成了您一個時代的典型的女性。在我也要做一個百練如鋼的男子,挑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我曾跑過千里路,渡過百里湖,終於重歸入您的懷抱。反正今後的責任要我倆來完成。
茶花比不上您的美麗,月亮及不來您的皎潔。我的心像一支箭,我的腦像一張弦。我要把箭兒射貫過我倆的心,把兩顆心連在一起。同心合力,創造新天地。縱使天老地荒,海枯石爛,此志不渝!
這本紀念冊,秦之佩珍藏了一輩子,研讀了一輩子。相聚僅一個多月就離世的顧振,讓秦之佩思念了一輩子。
指導單位:中共閔行區委宣傳部
出品單位: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閔行區融媒體中心
協作單位:閔行區民間文藝家協會、閔行區烈士陵園
策劃:陳志強 茅傑
協調:瞿禕 顧琳彬
文本編寫:張乃清
編輯:張逸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