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中國汽車市場在2020上半年經歷了疫情的重創,又在疫情後快速地復甦反彈。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北京車展上的自主品牌成色反而更加醇厚。就如同比亞迪提出的“強大中國車 向新而行”的品牌主張,在漫長的創新之路上,經過無數洗禮,自主品牌愈發磨礪出強韌的生命力,散發出堅定與自信的氣質。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莊嚴承諾源於品質自信

  長期聚焦在技術創新中,比亞迪一貫主張用更好的產品去感動消費者。如今,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成交均價已超15.5萬元,説明消費者對於產品價值的認可在不斷提升。針對捆綁銷售這一令消費者深感無奈的市場頑疾,比亞迪在《服務公約》中明確提出:消費自由,尊重客户消費意願,拒絕捆綁銷售的主張,進一步夯實用户對於產品的信心。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通過弗迪系,比亞迪早已實現零部件的自產自供,量產備件與原裝部件共線生產。比亞迪在《服務公約》中繼續提出,主張備件純正,遵循備件與原車零部件同源生產的原則。實際上,這是把研發製造端的品質優勢無損耗地傳遞到消費終端,讓用户在購車、用車過程中能夠體驗到全產業鏈佈局帶來的高品質。

  生存的本能孕育了科技自信

  技術是比亞迪的信念。正因如此,動力電池熱穩定性急需提升的問題讓“電池大王”始終保持着清醒認識,並堅持對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種電池材料方向的平行研發。

  今年3月,比亞迪發佈了創新性的刀片電池,給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另一種安全可靠的動力選項。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旗艦轎車漢EV,其用電安全水準得到空前提升,一掃消費者對電池安全的疑慮,重振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文化需要表達,民族需要自信

  消費者需要有温度的產品,其背後是在文化上產生共鳴的期待。中國車在文化表達上曾如同荒漠苦行,在不斷求索的過程中也走過一段彎路。

  好在,比亞迪已經找到了方向,脱胎於中華文化的精髓,以Dragon Face設計語言為媒介,不斷髮展演進的王朝系列車型,在觸動消費者內心的同時,也推動社會對於文化內涵的不斷思考。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不僅在產品層面,比亞迪更積極地向社會提倡對於自身文化的內省與外延。在“戈15”活動中,比亞迪與戈友一同再走玄奘之路,直面戈壁風沙,通過挑戰生命極限來進行文化精神的深度思考與修行;同時,比亞迪也在全力支持“龍舟入奧”,成為推動中華文化出海的又一強音。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在複雜多變的因素影響下,市場留給自主品牌升級向上的窗口時間並不充裕。合資品牌不斷削薄成本,瘋狂擠壓着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但同時也在慢慢透支自身的品牌力。對此,自主品牌反而更應該保持冷靜,在品質、技術和文化上多下功夫,繼續沉澱積累。只有爭取到消費者最大的信任,才能贏得正面剛的戰役,迎來黃金拐點。深諳此道的比亞迪已經在進發的路上,自主品牌的春天還會遠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車的自信,底氣何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