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發飆,小演員的臉並不是每個都一樣的。近日,在《傳承者》最新一期節目中,幾十個來自山西稷山的農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滿堂喝彩。
陳道明發飆 小演員的臉並不是每個都一樣的
按照節目流程,表演結束後,幾位青年評論員率先點評。
先是這個年輕的妹子出來説話……
一上來就很直接地説:傳統文化節目形式沒有變化,沒有創新……
接着,第三位青年團成員説:人這麼多,都找不到焦點,不知道該看誰……
他想看到的是“一個個人英雄”,認為這非常有助於推廣傳統文化。接着一位長髮青年團成員反駁他,他認為藝術有兩套標準,一套是精英的,一套是羣眾的,不能用前者的標準要求後者。潛台詞好像是,技術難度上本來就有差別,不能一概而論。聽起來有點道理?
這時,一位戴着眼鏡、有點“專業人士”架勢的青年評論員不服了,一上來就火氣不小:羣像藝術也要有領舞!要看到每個人不一樣的形象!
話題就被帶到了羣體和個人的對立上,長髮小哥回擊:孩子們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聽到“小我大我”,眼鏡哥更激動了,直接吼起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事幹得太多了這幾千年!小我都沒了!”幾位青年評論家咄咄逼人,此時,台上的演員和帶隊老師明顯忍着淚水……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看到青年團的年輕人這麼盛氣凌人,陳道明講了自己的看法。
先是就技術論技術。
陳道明説:“這個羣體性節目就是羣體性的,它需要整齊劃一的,有些節目就是需要這樣的。儀仗隊,你體現個性行麼?總體的要求它是整齊劃一的,難點也在整齊劃一。它的難點也在整齊劃一上,這麼多人,讓他做成一個制式的動作,是很難的。”
所以,不只個人表演有難度,集體性節目也講難度,講技術……
陳道明説起曾經看過的天津歌舞團的鼓表演,一條很長的繩子,繩頭栓着墜兒,從很遠的距離擊打鼓面,難度極高。
鼓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而青年團成員因為沒看過,就認為鼓文化技術簡單,比不上一些以個人表演為主的藝術形式,陳老師不同意。
陳道明認為,更應該就傳承論傳承。他説,青年團的成員可能讀過不少書,有很高的知識水平,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卻知之甚少、理解不深。
“無知者無畏”……
陳道明接着説:“不要就事論事。”意思是,不能孤立的看待藝術表演,而是要看到,每個獨立的節目,都是為延續文化傳統,所以要就傳承論傳承。
年輕人都重視自己的夢想,演員、藝術工作者更希望能站在台前,受人矚目,陳道明回憶起曾經7年的龍套生涯:“我有七年的時間,在台上一句台詞沒有,這一場演匪兵,下場演偽軍,再下場演特務,再下一場演八路……”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主角、英雄,大部分人勤懇一生也只默默無聞。
陳道明説,傳統文化需要傳承,這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文化也需要接力……需要一個過程。”這不是“小我/大我”的二元對立。
個人的前途從來不僅僅是個人的前途。
陳道明鼓勵這羣來自農村的小演員,他説並不是每一張臉都是一樣的,而“是你沒看見他們……”,不能因此否定他們的努力。他們不能成為主角,也可能一輩子默默無聞,但他們是文化傳承的基礎。
這個節目獲得了陳道明、王紀言幾位評委的認可。
王紀言在選擇“高台花鼓”的時候説:“我選擇你,我是選擇中國的鼓。它是中國農民發明的、承載的、傳承的。它代表了中國農民的淳樸、敦厚和樂觀。所以你們來了,讓我們看見了農民的氣息,看見了中國農民的風流和三晉的風流。”
一向給人沉靜、儒雅印象的陳道明在節目現場,竟然頗為嚴厲地教育幾位評論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你們好大的膽子啊!”隨後這一段陳道明發飆的視頻在微博火了。
陳道明被譽為“帝王”專業户,陳道明塑造的“帝王”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康熙王朝》的康熙,還是《卧薪嚐膽》的越王勾踐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網上有傳言稱陳道明奢靡生活堪比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陳道明和左小青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為你揭秘陳道明左小青婚外情事件真相,以及陳道明奢靡生活是怎樣的。
明星們的“家”往往給常人感覺很可能會更深刻一些,與其頭上的璀璨耀目的光環很是匹配。實際上,這次陳道明搬進豪宅終於如同他在影視圈中的地位一樣笑傲羣雄,在20年的演藝生涯中,陳道明的居住幾經搬遷,實現了三級跳也同樣讓人瞠目。
陳道明是喝天津海河水長大的演員,到北京進修發展前他曾是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學員,跑過好幾年的龍套。陳道明的家原來就在重慶道163號一幢典型租界時代三層洋式小樓的一樓,他就是在這裏出生的。而老婆杜憲懷孕前後跟陳道明回到天津就住在一樓的那間小屋裏,他們的女兒也同樣是在天津出生的。陳道明和杜憲結婚後,一直沒有固定的住處,直到女兒出生後,才分到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