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電 日前隨着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全直流變頻空調的推出,外界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小米智能家居戰略如何落地上來。但卻有一個並不顯性的信息,那就是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的研發、生產合作方為長虹,而非小米此前的戰略合作伙伴美的。從雷軍多次公開讚揚長虹精密製造的世界級能力,到如今空淨、空調等產品的落地合作,小米與長虹愈加親密的背後,體現的正是製造價值的新迴歸。
不是簡單的OEM
真正的戰略合作不是説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業內分析師認為,長虹與小米的關係,甚至比小米名義上的戰略合作伙伴更為緊密。
如果把長虹定義為小米空調的OEM廠商,那就過於表面化了。據瞭解,這次小米和長虹的合作並非簡單的OEM或者ODM,而是聯合開發。
區別於簡單代工,此次合作雙方共同組建了聯合實驗室,空調的外觀、結構、電路都是全新定義的,雙方共同攻克了無數個難關,最終共同孕育出這款驚豔的產品。在生產方面,長虹空調專門為此建立了一條生產線,全力保障智米空調的產能,滿足粉絲們的購買需求。
小米與長虹之所以能夠開展深度合作,是一種天然的相互吸引,而非“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一般的簡單競爭博弈。
從小米方面看,不得不提的是小米掌舵人雷軍對長虹的高度認可。去年,雷軍在綿陽談到智能製造時表示:“小米的空氣淨化器,其實有兩家代工廠,一家是日資企業,一家是中國長虹。説實話,一開始將業務交給長虹,我們還是比較懷疑的,後來沒想到,長虹的精密製造能力,不比另一家世界級工廠差。”
小米作為互聯網企業,在進入傳統生產製造過程中需克服諸多考驗,選擇一個實力過硬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關鍵。也正是看到了小米欠缺長虹的這種頂級的生產製造能力,雷軍還特別向長虹提出建議,那就是長虹應該進一步開放生產製造能力,將高端精密製造能力的開放。
就長虹來説,在收購美菱後,長虹在白色家電領域佔據一席之地,且擁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團隊和專利技術。近年來,長虹更是一直在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領域加速擴張。不過,長虹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在營銷、平台、運營等方面還有所欠缺。與小米合作,也是長虹借鑑吸收小米成功經驗的一次良好機會。
總體來看,長虹有技術研發、產品定義和生產製造的頂級能力,而小米則有互聯網平台、營銷、運營方面的優勢,二者的深度合作,完全可以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製造價值的迴歸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美國,都已經重新評估了製造業的價值。美國新一屆政府上台後,就一直強調要實現製造業的復興。比如,施壓蘋果要將iPhone遷回美國本土製造,動員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電子巨頭韓系雙雄三星和LG投資數百億美元建設面板、冰箱、洗衣機等生產製造工廠……
中國市場,在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硬件領域後,互聯網思維的橫行和業務快速擴張,讓製造業似乎淪為了低價值的“打工者”。但隨着樂視生態系統問題爆發,以及小米及時主動加強技術儲備和製造合作,製造業的價值迴歸成為必然趨勢。
以小米合作伙伴長虹為例,其生產製造及研發能力,是互聯網企業無法企及的。在小米與長虹合作的空調領域,長虹就擁有四川綿陽、廣東中山、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四大生產基地,總產能達到480萬套。在長虹集團智能戰略指引下,長虹空調大力推動智能製造升級,2018年,長虹空調斥資投入全新生產線,以工業4.0對新線體進行智能化佈局,提升精益製造實力,預計總產能將提升到800萬套。
在技術方面,長虹擁有2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具備多項領先的專利技術,比如0.1度精微感技術、專利風道技術、弧形蒸發器技術電子膨脹閥控制技術等一系列領先技術,相繼推出業內首款實現0.1℃精確變頻空調、全球首款人體狀態空調,以及全球首創的“人工智能語音王”空調。可以説,長虹憑藉精確變頻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成為變頻空調普及的推動者,又是智能空調的引領者。
不僅在空調領域,在壓縮機、冰箱、彩電以及高精尖的軍工產品等領域,長虹都擁有頂級的生產製造和研發能力。這種能力的構建不是一日之功,是建立在長虹50多年發展基礎上的,其價值互聯網企業無法替代。
製造價值的迴歸,不代表製造業就不需要融合新的發展理念。2013年,為迎合互聯網、智能化時代的發展要求,長虹就提出了以“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為重點的“新三座標”智能戰略,積極推動智能化轉型。從長虹與小米不斷加深合作關係,就可以看出長虹積極轉型發展的姿態。
實際上長虹不僅與小米在加深合作,此前還和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建立了深度的跨界合作關係,在智能製造、軍民融合、人機交互、機器識別等領域長虹已然走在了行業前面。
上述分析師認為,小米與長虹搭檔進軍空調行業,是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典型範例,不僅是互聯網思維的進化,同時還是製造價值的新擴展,在互聯網+、新型工業化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着積極的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