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青年買房心得:不怕高槓杆 只要熬過去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慾望都市》中的女主角Carrie在買房付首付時向閨蜜借了一大筆錢——儘管在三十出頭時已在紐約媒體圈小有名氣,但她的稿費卻全換成了滿屋子的高跟鞋,真的要買房時銀行存款只有900美金。

  看着《慾望都市》長大的媒體姑娘,如今穿行於高逼格論壇酒會,朋友圈各種大咖出沒,跟隨巨大的人流一頭扎進城市的繁華與沒落。她們聽多了中國樓市的飆漲故事,看慣了資本在抬手間積聚又散落。在30歲的關頭上,她們獨立、敏感而性格決然,畢竟她們不是Carrie。

  於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30歲左右的媒體單身女青年更願意將買房的願望變為現實。沒有外援的人生裏,房子就成了抵禦凜冬的第一道高牆。對於更多單身女青年來説,在屬於她們的黃金年代裏,也許可以考慮下這個沉重的話題:是否要扛起自己的一套房?

  “選擇買房,是因為別無選擇”

  2015年,北京霧霾最嚴重的那個冬天,Y終於在五環外買了房。

  一個生於南方城市的單身女生,最終選擇了在北京買房,理由是“既然不走了,還是得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

單身女青年買房心得:不怕高槓杆 只要熬過去

  3年前,Y從記者轉型為廣告策劃。這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熬夜、出差是常態。比如,在買房的這個冬天,她幾乎每週都會坐高鐵往返於北京和南京之間。

  廣告大師奧格威“自黑”説,凌晨三點在街上走路的人,不是流氓、妓女,就是廣告人。對於Y來説,她的日常就是經常不睡覺或者經常長睡不醒,在家熬夜趕稿時,會煮上一壺黑咖啡,備上一包煙。

  “多年奔波賣命,手裏攥着一小筆現金,總不能放在銀行坐等貶值。當時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還不到3%。”Y提及,彼時其租住在北三環的主卧房租已經飆升到3000元/月。

  通貨膨脹的魅影一直吞噬她對現金的微弱信心。這讓Y心中充滿焦慮,缺少安全感。她覺得別無選擇。所以,儘管小區破舊,但她從實地看房到籤合同只用了不到一週時間。

  與Y一樣,在一線樓市成交中,單身女青年已經成為一羣戰鬥力更為旺盛的羣體。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成功簽約的購房者中49.2%為男性,50.8%為女性。

  從2015年末交易完成到2017年初,隨着北京房價的飆漲,Y持有的這套房價格已經翻倍,收益也遠遠超過任何理財投資產品。但對於Y來説,這個鴿子窩成為她常年奔波的落腳處,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單身女青年買房心得:不怕高槓杆 只要熬過去

  “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在L看來,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就像抽水機,以忙碌而光鮮的生活抽走你的全部時間和精力,而分水嶺往往就在這種焦慮泥潭中築起。

  29歲時,L剛來北京做記者,租住在東三環邊上的一座白色的八十年代老樓裏,遠在八百公里以外的父母來看望時,被廚房裏進進出出的蟑螂震驚的目瞪口呆。

  對於以寫稿為生的L來説,每天出門時光鮮亮麗,將自己的內心包裹地十分強大,但還是會在夜幕降臨時,想要在這個城市的窗口點亮屬於自己的一盞燈。

  2016年6月,北京房價已經漲了不少,她咬咬牙以三萬七的單價,從投資客手裏接下了一百平的毛坯房,“買房像是給自己的30歲禮物。雖然房子離市區很遠,價格也不便宜,但想起來2008年錯過的東壩,還是咬咬牙忍了。”

  東壩是她的一個遺憾。2008年,首開常青藤一期開售時,價格在每平方米九千左右,機緣巧合下,她拿到了八千的內部價,她當時就想,房價這麼貴為啥要買房呢,更何況還是在東壩那片塵土飛揚的荒郊野外?但時不我待,北京的房價更是。

  真正有了自己的家,才明白月供就像是交給銀行的租金,但少了那種扼喉的焦灼與恐慌。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北京房租的殘酷真相被公之於眾,在諸多樣本城市的房租收入比值中,北京以58%居於榜首。

  在L看來,租房也需要花錢,但銀行是比房東更淡定的債主,最起碼不用押一付三,最關鍵的是,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要在能適當承受首付借款的情況下,果斷出手,只要價格能承擔就永遠是最合適的時機,而不是等着高昂的房價跌下來,更不應該想着攢錢,去一步到位買個大的,因為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飆漲的速度。”L提及,只要有一些積蓄,只要能承擔借貸,那就是自己買房的最佳時機,不分男生女生。

單身女青年買房心得:不怕高槓杆 只要熬過去

  “不怕高槓杆,只要熬過去”

  2015年4月3日,距離樓市3.30新政頒佈剛剛過去四天。

  住在北四環附近的Z在清明節假期前夜搭同事順風車回住處,做了多年地產記者的她們,突然對於靜寂已久的北京樓市產生了恐慌。原因就在於,在經過一年多的市場低迷期後,幾乎所有人都明白2015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會放鬆已經是大勢所趨,但3.30新政的寬鬆力度仍是超過了預期,北京樓市“復活”已是大勢所趨。

  “我必須買房。如果我一直結不了婚,那就必須買房,否則就失去了最後的機會。”這是Z這個從事地產採編多年的媒體女生在車上的最後結論。

  第二天,她第一次去了遠在北京西南六環的房山看盤。偌大的售樓處空空蕩蕩,不見一個買房人,身着黑色套裝的售樓小姐和男士們聚在一處,閒的沒有任何事可做。

  北京4月的風依然不夠温柔,但已經足以帶來春天。她看中的一套將近90平米的兩居室,毛坯單價約1.7萬元/平米,這還是讓她覺得高不可攀,畢竟這是遙遠的西南六環外。

  最重要的是,30歲的Z手裏現金只有約10萬塊。這筆錢捉襟見肘,如果放在2017年的當下,10萬塊也只能在北京五環買上兩個平方。

  Z選擇了某銀行的30萬個人消費貸。在隨後房價狂飆突進的一年多時間裏,像Z一樣通過個人消費貸款填補首付空缺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

  拿下這套房子,在提取出繳存的公積金還了一部分消費貸後,Z的總共負債是不到120萬的公積金貸款和將近15萬的消費貸。藉助於消費貸,使得Z有了短期的資金週轉能力,用10萬元的現金撬動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兩居室。

  在她看來,隨後的兩年還債期過得最悽慘,同時還經營着自媒體的她,笑稱為還債感覺身體被抽乾,連頭髮都熬白了。

  但當終於每個月只剩了幾千塊的月供,而小區的二手房價已經飆高至每平米3.4萬元時,她又覺得這一代價太值得:“如果只是透支未來一兩年的收入,就不要怕高槓杆,只要熬過首付還債期就好了。”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5 字。

轉載請註明: 單身女青年買房心得:不怕高槓杆 只要熬過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