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浙江日報麗水分社推出《照片裏的麗水十年鉅變》專題
通過拍友的照片
反映麗水10年的變化用影像展示麗水人民在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點點滴滴蓮都的變化有多大
讓我們通過這組攝影照片
簡單瞭解
▲石牛村文化禮堂:新舊、內外變化。
▲好溪路邊新建靈山橋
▲花園路、麗青路東北角:臨時停車場,變為豪華大酒店
▲麗水城區標誌性建築:鐘樓前的老城牆
▲麗灣半島開發前後
▲青林村江濱
▲天寧小學操場周圍矮房變為高樓聳立
▲婺劇團一家三口-前後多年變化
▲婺劇團一家三口-前後多年變化
▲婺劇團一家三口-前後多年變化
▲祖宅門前四代人,時移境遷四大變
▲港口橋岸邊對照
這一幅幅飽含深厚情感的“蓮都寫真”
是蓮都攝影師於慧彪的作品
十年來
他用手裏的鏡頭
記錄下蓮都發展變遷
濃縮的是蓮都跨越式發展
折射的是幸福的民生
“我喜歡記錄,尤其是用影像對照的方式,來反映生活變化。”説起攝影,於慧彪目光炯炯,“照片不騙人,我的鏡頭,一直記錄着蓮都的變化,把蓮都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影像資料真實地留存下來,激勵奮鬥者不斷刷新幸福感。”
於慧彪是一名空軍部隊退役軍人,退伍後進入蓮都區審計局就職,成為了一名普通技師。而在光與影的藝術世界中,於慧彪是一位隱藏的民間“大咖”,麗水市攝影家協會商業廣告分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麗水日報社特約攝影記者、麗水市“五養”(攝影)技能大師、麗水市技術能手,曾在80多個平台發表、參展、獲獎照片1500多幅。十年間,他踏遍了家鄉的角角落落,用專業鏡頭定格住無數個動人瞬間,以光與影的形式記錄下蓮都的發展與變遷。
《畫鄉金晨》 於慧彪攝
在於慧彪多年來的攝影生涯中,“對照”是始終貫穿的主題。他説,要把更多的鏡頭,對準拍攝對象的前後變化,聚焦一些不起眼的普通事物,從小切口展現大變革。
《祖宅門前四代人,時移境遷四大變》是最特殊、也是最具情懷的。照片中記錄着,在蓮都區巖泉街道青林村,一家直系四代人——於慧彪的爺爺、爸爸、女兒以及他本人在青林村祖宅門前同一位置的影像以及他們背後的青林村環境。這組對比照,時間跨度長、變化大,從爺爺時代的土木屋,到爸爸身後的混磚房,再到本人背後的拆遷中的挖掘機,最後到女兒周圍的拆遷廢墟。未來的青林村,將是如何的場景呢?於慧彪和許多當地村民一樣充滿着無限的憧憬。
這些年來,城區街道、禮堂修繕、拆遷重建、孩童成長……成為於慧彪關注的焦點。十年間,在於慧彪忠實的記錄下,老國道架起靈山橋、豪華大酒店拔地起、老城牆坍塌再修繕、水岸鄉村開發新民居、江濱造出防洪景、農村文化禮堂改造更新......一張張新老照片,留存的是時光的痕跡,濃縮的是蓮都的跨越式發展,折射的更是幸福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