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獨家述評|並蒂果盈枝 花開新一季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圖説:滬蘇湖鐵路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

範潔/文

伴隨江蘇省兩會今天閉幕,今年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兩會時間”告一段落。細覽四地政府工作報告,“長三角”是不約而同的高頻熱詞,“長三角人”的獲得感躍然紙上。

“滬蘇通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滬蘇湖、通蘇嘉甬等鐵路相繼開工建設”“長江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太湖治理連續15年實現‘兩個確保’”“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形成112項制度創新成果,38項成果已向全國複製推廣”“羣眾跨區域辦事、就醫更加便捷”……一組組數字、一個個案例,“一體化”和“高質量”可觀、可感、可喜。

2023年,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五個年頭,已進入突破裉節問題、探索深層合作的關鍵期。作為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羣,長三角區域的發展水平、創新能級不斷提升,但放眼國際仍有差距,向內自觀尚不均衡。

曾有學者測算,“長三角人”均GDP按2020年全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6萬美元,在六大世界級城市羣中依然排名最低。地均GDP每平方公里產出接近1000萬美元,不足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羣的十分之一,也遠低於英國中南部城市羣和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羣。勞動生產率存在短板,其他城市羣領先4至5倍。系統性和基礎性創新成果不顯著,科技成果轉化率僅10%,而發達國家達到40%。

同時,區域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存在,一體化的協同機制和共享效應仍待深化。例如產業方面,長三角各地“十四五”規劃均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如何避免同質同構競爭,形成鏈式集羣發展?又如民生方面,優質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資源仍然集聚在中心城市,如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惠及更多人羣?

我們説,“開放”是長三角的發展基因。長三角的開放需要“內外兼修”,既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引領中國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也要對內打破行政壁壘,探索一體化制度與路徑,為全國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示範,真正發揮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樞紐作用。

這需要長期、持續的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翻看今年滬蘇浙皖四地政府工作報告,均多處着墨“長三角一體化”,列為今後五年目標任務和2023年重點工作,涵蓋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的發展與合作——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G60科創走廊、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通過制度創新與重大項目,合力種好“試驗田”、建設“彩虹橋”、打造“科創廊”。示範區線、滬蘇湖鐵路、滬渝蓉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小洋山北側開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三角”飛馳而來,“世界級港口羣”江海奔騰。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新一輪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描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勝景。

五年耕耘,滬蘇浙皖同氣連枝,已結下累累碩果,期待未來,長三角花開新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