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揭秘軍改後首次閲兵為何選擇朱日和訓練基地

  今日,中國軍隊對外宣佈將於八一期間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一場多軍種聯合作戰的演習式閲兵。這是繼1981年華北軍事大演習閲兵後,軍隊時隔36年再次在天安門以外的地區舉行閲兵,也是建國以來解放軍首次在八一建軍節開展閲兵式活動。

  為何選擇朱日和作為此次閲兵的地點?這與朱日和本身的地位與特點密不可分。

  由原北京軍區裝甲兵訓練場擴編而來

  此次演習式閲兵的地點選在朱日和訓練基地, 位於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內,佔地1066平方公里,被視為和平年代的現代化準戰場。

  “朱日和”系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心臟”,是亞洲最大、解放軍最先進的陸空軍軍事訓練基地。

媒體揭秘軍改後首次閲兵為何選擇朱日和訓練基地

  這裏地形複雜,具有獨特的排兵佈陣優勢。“一山、兩原、兩丘陵”的地理環境成為空地聯合演習主戰場,包括哈爾德勒山地、都新草原、烏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蓋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溝壑等組成。

  朱日和曾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當年在報紙上連名字都不會提,僅以“華北某訓練場”代替,外軍也只能在偵察衞星圖片上,目睹它的風采。

  國防大學軍事科技教研室李莉教授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在上世紀50年代,最先在朱日和地區組建的,是一個坦克師,當時坦克師一級的戰術演習場還不能全部展開。直到1997年海灣戰爭結束以後,軍隊才決定把北京軍區原裝甲兵訓練場擴建擴編,形成科技含量最高的訓練基地,彼時才正式確立了朱日和今天的地位。

  2003年,朱日和基地正式對外軍開放, 2007年朱日和開始設立複雜電磁環境試點,明確要着眼未來實戰。

  軍隊首個複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

  “戰鬥機、雷達不可能完全沒有被對方干擾的情況下去作戰,這個在未來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干擾了以後,會出現什麼情況?如果一個戰鬥員沒有訓練過,他是不知道的。在加入這個要素後,表明軍隊在訓練水平上有了個重大的提高。”李莉在採訪中介紹,2011年,解放軍正式決定將朱日和建成全軍唯一一個陸軍聯合作戰實驗場,所謂陸軍的聯合作戰,一方面是指陸軍各兵種的聯合,另外一方面指空地協同的聯合。

  朱日和的特點,在於它是全軍首個“複雜電磁環境應用系統”和唯一“聯合作戰實驗場”。

  基地通過創設逼真的戰場環境,依託先進的導調評估和信息支撐系統,可以承擔陸空聯合訓練、合同戰術訓練,和首長機關指揮訓練等訓練內容。

媒體揭秘軍改後首次閲兵為何選擇朱日和訓練基地

  在朱日和的導調中心,一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計算機網絡為平台,及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於一體,着眼未來預留拓展空間的高技術體系,時刻為參演部隊所需要的技術保障。

  隨着傳統作戰模式發生根本性變革,軍隊實戰化訓練也產生了根本性飛越。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朱日和訓練基地已先後導調保障了上百場陸空聯合戰術兵團實兵和網上對抗演習,上千名軍師旅指揮員率近百個師旅數十萬官兵在這裏輪番鏖戰,創新了上千個訓法、戰法,組訓方式正在嚮導演分離、訓考分離轉變,基地職能由階段性保障向全年度滿負荷組訓轉變,成績評定由人工向電腦科學評估轉變,科技練兵成果由試驗論證向形成整體作戰能力轉變。

  陸軍已整合“2+7+N”訓練基地體系

  除了朱日和外,解放軍還有哪些哪些訓練基地?

  南都記者盤點權威媒體報道發現,陸軍成立以來,通過統籌整合場地資源,將現有9個訓練基地24個在編訓練場,以及集團軍、師旅、戰術訓練場整合為“2+7+N”的訓練基地體系。其中既有位於河西走廊的甘肅山丹訓練基地、也有位於賀蘭山下的寧夏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據央視新聞2016年報道,兩個聯合訓練基地一南一北、一海一陸,主要保障三軍渡海登島聯合訓練和陸空聯合訓練,7個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地處大漠隔壁、高原山地、塞外草原、中原腹地等不同自然地域、地理環境,主要保障各戰略方向部隊合同戰術訓練和使命課題訓練,各大型戰術訓練場、實彈靶場和分隊戰術訓練場分佈於基地周邊地域,主要保障部分隊實彈戰術演練和兵種專業訓練,每個大型訓練基地都有一個主場區帶若干分場區組成,從而構建起一場為主、多場聯動,統籌使用的基地羣,更好提升陸軍訓練基地的綜合保障效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6 字。

轉載請註明: 媒體揭秘軍改後首次閲兵為何選擇朱日和訓練基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