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講一個我的家鄉——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的秋景,它被譽為全國最美縣城,不知道你看過是否認可。
秋是我最喜歡的季節,也是我認為最美的季節。
它沒有夏日的燥熱,也沒有冬日的寒冷,只有那涼爽的秋風。
有的人不喜歡秋的蕭瑟,或許因為那飄落的枝葉,讓他感到傷感;但秋更象徵着一種豐收,一種綻放。
這一年來,有時候忙於跑一些活動,累了倦了就很少去尋找屬於泗陽的美,這是一些去年的圖,只是將它的秋美呈現給大家,讓你我珍惜這短暫的秋。
京杭大運河將最好的河段給了泗陽,千百年來依然川流不息,貨船南來北往,時至今日它依然哺育着這片土地。
登高遠眺,京杭運河與半個泗陽都盡收眼底。運河上環環相扣的貨船就像一列列火車在寬闊的河道上緩慢行駛,純潔媽祖的聖像靜靜的矗立在河洲之上,守護着往來的貨船,也守護着遠行的心。
秋的到來,讓運河風光帶上的花草樹木,漸漸退去綠色的外衣,將最美的色彩呈現給這個城市,有棕色,有翠黃,有金黃……
它們不需要再遮掩內心的底色,如果不將最好的色彩呈現,冬天便會一無所有。
秋天適合登高望遠,就像王維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雖然他意在登高懷鄉思人,但從側面也反映了自古重陽登高望遠的習俗,我想它不僅于思鄉,更多是一種與親人踏秋賞景的愜意。
秋的美更多是一種色彩的綻放,是樹木最真實的展現。我們看慣了綠,所以對秋情有獨鍾。
泗陽沒有什麼高大的山,卻有幾座像樣的樓,登高遠眺,不僅可以看到城市之秋的美,更能感受到生我養我的城市原來可以這麼美。
希望這些圖片,讓你感到我們城市的美。
關於作者:一個旅行愛好者,攝影愛好者,酒店試睡員,自媒體達人,最重要的還是個辦事員。
湖邊的建築真是高大壯觀,配上這亮麗的燈光,讓小編看的如痴如醉。
沛縣名勝古蹟眾多。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等馳名中外
朝霞的沛縣真是美輪美奐,景色宜人,讓遊人看的流連忘返。
夜幕下的濱河漢文化景區燈火通明,景區內車水馬龍,便利的交通讓來這裏的人絡繹不絕。
沛縣,簡稱“沛”,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江蘇省徐州市下轄縣,位於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兩省交界之地,歷史悠久,至今2000年的歷史。
(2017-09-02)
我是一名90後學生,在鹽城度過的大學四年,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大約一年前,我開始構思關於鹽城這座城市的延時作品,展現鹽城最美的樣子。於是,我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探索各種拍攝地點。
拍攝過程很是辛苦,為了捕捉最美的星空,捕捉日出和日落,我們常常一拍就是一整夜。
每一個遠眺日出的清晨,每一個追逐晚霞的夜晚,颱風天發瘋似的跑出門外,還有那些在星空下被震撼到忘我的夜晚……都是我無法忘記的美好記憶。這是我們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關於鹽城的延時攝影作品!
鹽城因鹽得名,以產鹽聞名於世。自古以來,這裏人文薈萃,物產豐饒。鹽城擁有美麗的黃金海岸線,兩千多年前,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歷史悠久,處處散發着濃郁的海鹽文化。
如今,她華麗轉身,成為浪漫迷人的都市,用全新的方式,綻放出璀璨的千年文明。
鹽城寶龍城市廣場,位於鹽城市政府行政中心西北面,青年路以南、迎賓路以東。涵蓋着鹽城老市區和新城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華燈初上,時尚百貨、超市、電影城、電器商場閃耀着絢麗的霓虹燈。
聚龍湖電視塔是鹽城的地標,位於鹽城城南新區核心區,聚龍湖公園南側。主塔195米高,是全國最大的鋼包混凝土結構建築,也是目前國內所有塔類結構中,唯一採用全玻璃幕牆的建築。
夜幕降臨,聚龍湖電視塔周邊的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金鷹奧萊城、歐洲風情街霓虹異彩,頗有幾分夜上海的繁華浪漫。
鹽城水街,是海鹽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主景區,擁有大宅門、天水廣場、漂舟戲苑、翰墨閣、水上游船等特色景點。來到這裏的遊人,可以觀賞民間絕活、文藝表演,品嚐地方小吃,購買旅遊紀念品。
青年路高架,是貫穿鹽城東西的重要通道。每到夜晚,燈光開啓,車水馬龍間,都市的無限繁華、生生不息,盡在眼前。
鹽城靠海,而片中的海上星空,就拍攝於鹽城天然海港——扁擔港。扁擔港,是千里淮河奔流到此的入海口所在地。
站在距離港口不遠處的灘塗上眺望,大片的濕地與海水相連,沒有清晰的界線,海潮往往在不知不覺中上漲,沒有風浪,沒有航船,只有寧靜的遠方,和無際的蒼穹……
看了這麼美的景色
你是否也躍躍欲試,
想要分享出自己拍攝的城市美景?
愛拍江蘇旅遊微視頻大賽火熱進行中,
趕緊來投稿吧!
(2017-07-14)
壹角券,面幅99×55毫米,正面草莓色為主色,底色淡黃,主圖江南古寺;背面冷藍色
貳角券,面幅102×56毫米,正面淡藍色為主色,底色淡黃,主圖江南園林;背面紫紅色
伍角券,面幅128×62毫米,正面淡橙色為主色,底色淡黃,主圖幾何圖案
壹元券,面幅157×75毫米,正面草綠色為主色,底色淡黃,主圖是行駛在太湖的帆船,背面棕色,右上角印有孫中山像
加蓋“蘇北流通券及抗幣伍角”
相對於國民黨政權和日偽政權發行的貨幣,蘇州百姓常將抗戰時期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人民政權發行的貨幣,稱為抗幣。
1940年8月,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在黃橋召開了一次軍政負責人會議。陳毅、粟裕在會上提出,根據地要發行自己的貨幣。會議還決定將原江南東路地區發行的“江南商業貨幣券” 加蓋“蘇北流通券”和“抗幣伍角”字樣,作為蘇北流通券發行。江南日偽清鄉開始,1942年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北撤時,大部分用物資收回該券,其中五角券帶到蘇北,改作“蘇北流通券”使用。
(2017-06-02)
(作者:小康街53號2000)
離家在外多年,關於故土真是心情複雜。我是江蘇宿遷人,一個連江蘇人也不願多提的地方,窮,沒有任何特色,講話是接近山東安徽的北方語系,平原,田裏也沒有值得誇耀的作物,交通也不甚發達,不必隔壁鄰居徐州,是鐵路大戰,南來北往的要塞。
外人對江蘇是沒有這樣的印象的,江南水鄉;我們那裏,似乎成了江蘇人的家醜,自己也不喜歡提,含混的就説是蘇北人吧。就像現在的中國,富的看不起窮的,窮的自己也自慚形穢,到了光鮮的大都市,都快成了無家鄉的人了。有些窮的如我,開始有點憤憤不平,在網上和人爭得面紅耳赤,暢談自由與平等。
這個世界本來是沒有純粹的自由與平等的,人也是一種作物,可以到暖房中生存,也可以到市場上賤賣,一些生存能力強的,具有侵佔性的如上海引進的植物“意大利一枝黃花”,本來是賤命一條,但現在卻如星火燎原之勢,迅速佔領都市郊區的邊邊角角,只要你給它一絲陽光和自由,它可以兇惡的開滿整個廢墟與那些拐角。然而,最為正常的仍是那些生長在自家田裏的作物,根系發達,站的牢固,春華秋實,但從沒有上層的陽光照耀他們,就是我的故鄉和故鄉默默生存的人們,那些沉默的,就如草芥一樣的人們。
蘇北人就是命運多變的作物,來年春光明媚,心中渴望回到家鄉,故土仍是毫無特色,但在在外的故鄉人的心裏,卻充滿了對生長的土地的眷戀,我非“一枝黃花”,我深切感到自己始終是離開家園的孩子,回去出來都痛苦異常。
有年春節我回去,晚上在哥家喝酒,喝着天上就下大雪了。有年頭沒下那麼大的雪,下的時空都倒錯了,能聽見不遠處乾隆行宮檐上鈴鐺在無聲的大雪中叮噹作響,大運河的船也停止了往來,浩淼的駱馬湖上是什麼樣子啊,我們走出去,我用哥家的大手電照路,看見明亮的光柱裏有更為明亮的雪花飛舞。我以為,故鄉是了無生氣和不那麼可愛的,其實,那些植物和一切都與自己有着與生俱來的聯繫。蘇北,江蘇的北部,京杭運河的蘇北,有無數的船隻和人們在河上討生活,雖然漂流依舊但從沒敢忘了家鄉老婆父母兒女。因為漂流,也沒有人歧視他們,我多想也做個漂流者,跟他們一樣做個蘇北船伕。人們在街上開店,人們在地裏種田,秋天落滿葉的樹林,夏天繁茂的植物,一成不變的小街。
有年夏天我在家鄉過暑假,天熱的什麼似的,晚上我們去運河游泳,天黑,上來時我們都光着屁股,那艘鐵船上也沒人,我就光着身子在月下走,被朋友説成裸奔。白天我們去梨園買梨,就在樹上摘果子吃,汗滴下來,心裏無比暢快。
每年的春節回家的人潮成了這個國家一次驚人的遷徙,蘇北人再不願提自己的家鄉也要回去過年,是怎樣的一根線牽動中國人的心?
我們那裏沒近代現代也沒出過什麼名人,歷史上連特別有錢的人都沒聽説過有,別提什麼文化了,文化在我們那裏就跟狗屁一樣。許多受過點教育的小青年在外面都不回來了,雖然他們在外面混得也很慘,回來探親時連家鄉話都不會説了,我們那裏也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家齊心賺錢,只是有些領導對“發展”的渴望大過了“為人民服務”的渴望,亂拆人房子使農民沒一點安全感,(個別啊,呵呵),某些能帶來很大的繁榮昌盛的特殊行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戳出來了,蘇北人要致富,連神仙也擋不了。
我們是多麼想擺脱貧困與受歧視啊,我們對物質生活的崇拜使世界陷入瘋狂,那麼春節又是怎麼回事呢,匆匆趕回來做什麼呢。
我盼望一切歸於相對的平靜,我這顆離了鄉土的植物,還是終有一天能重回故土,重新茁壯成長。
我們在冬天回蘇北去!
(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