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香港前特首董建華 套現338億!船王家族退出航運業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最近,資本市場風起雲湧,各路大佬縱橫捭闔,一石激起千層浪。上週賈躍亭的樂視轟然倒下餘温尚存,本週萬達上演631億的驚天交易,緊接着昨天,由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家族經營了70年的老牌航運公司——東方海外,也落實賣盤。

  套現338億 退出香港航運業

  香港上市公司“東方海外國際”發佈公告,宣佈控股股東董建華家族已同中遠海運達成共識,中遠海運以每股不低於78.67港元的價格收購董建華家族持有的68.7%集團股份。

  要約收購協議顯示,將收購東方海外國際至少429,950,088 股(約68.7%)的股份,至多為東方海外國際全部已發行股份 625,793,297 股。 按照這個價格,持股68.7%的董建華家族將至少套現338億港元,至此退出香港航運業。

  在全球航運業仍難以擺脱長達數年的下行週期之際,該交易將締造一家亞洲集裝箱運輸巨頭。該交易將需要獲得全球監管機構的批准,預計將需要六至八個月時間。

  中遠海運是何來頭?

  本次要約收購主體是中遠海運境外全資子公司Faulkner Global及上港國際港務集團下屬離岸全資子公司上港 BVI。

  中遠海運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持有45.47%股份的滬、港兩地上市公司,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則是國資委100%控股企業。

  上港 BVI是上港國際港務集團100%控股的全資海外子公司,而上港國際港務集團是上海國資委持股59.38%的上交所上市公司。

  也就是説收購董建華家族股份的聯合要約收購方是國資背景。

  去年底就已躍升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航運公司的中遠海控,這次收購東方海外之後,其航運王國的版圖將進一步擴大,兩家公司貨櫃船隊總運力合計將超過290萬標準箱,經營船隊超郭400艘,有望挑戰世界第三的寶座。

  一代船王的東方海外

  “東方海外”是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在香港創立的國際航運集團。

  董浩雲祖籍浙江舟山,1912年出生,1928年到天津航運公司當職員,後逐步走上經營航運業的生涯。

  董浩雲先後在天津、上海和香港等地創業,並在香港達到了成功的巔峯,最多擁有149艘船,總噸位1100萬噸,比希臘船王奧納西斯還多一倍,國際航業中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董浩雲的名字。

  美國《紐約時報》上世紀80年代評出了全球7大船王,董浩雲入選。從當時獨資所擁有船隊的噸位數來説,董浩雲是全世界最大的船王。

  (董浩雲、妻子和董建華)

  董浩雲去世後,大兒子董建華主持家族生意,並在內地資金支持下成功度過了1985年到1986年的破產危機。隨後,董氏家族跟內地關係日益密切,這為日後董建華成為首任香港特首帶來了機緣。

  董建華執掌東方海外的母公司東方海外國際14年,1997年董建華當選香港首任特區行政長官,由其胞弟董建成接掌家族企業,目前已啓動第三代接班,由董建華長子董立均擔任行政總裁。董建華的妹妹董小萍則是嫁給中國航運榮譽董事長彭蔭剛,中國航運原是董浩雲所創辦。

  截至2016年年末,東方海外國際的船隊總運力為57.5萬個標準箱,佔航運市場份額2.78%,排名全球第九位。

  中遠海運董事長萬敏表示,中遠海運敬重東方海外的管理團隊和專業能力,認同其品牌和企業文化。中遠海運致力於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收購完成後,公司將加大投入,強化行業領導地位,為東方海外的員工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

  交易完成後,兩家公司為完全獨立的運作體系。至於董氏管理層的去留,中遠海運表示,收購後集團總部仍在香港,將保留管理團隊及全球機構網絡。

  鋪路中遠海運全球航運巨頭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經濟復甦遲緩,加上空運成本不斷降低,令航運業運力過剩問題持續,至今未能恢復元氣。東方海外今年3月公佈的去年全年業績顯示,股東應占虧損達2.19億美元,合港元17.1億。中遠海運本次求購東方海外,開出溢價31%的豐厚條件,相當於東方海外1.4倍市帳率,被輿論質疑條件似乎過分優越。但事實上,中遠海運為了收購東方海外已經歷了超過半年的競爭,對手據悉還包括台灣長榮海運,法國達飛等巨頭,今年初傳出的出價為40億美元,而宣佈的最終收購價格逾60億美元,足可見競爭之激烈。

  在全球運力過剩,海運經營困難,公司一年出現十多億虧損的情況下,東方海外為何還能如此搶手?

  上個世紀的“船王”時代已經過去,但並不意味着航運行業時代的終結。目前全球集裝箱航運依然擁有超過每年1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只是行業的競爭從眾多大小公司的“混戰”,轉為了“大魚吃小魚”模式,由於航運涉及資金量大,週期性強,債務繁重,實力較為單薄的中小型公司越來越難以負擔,但實力雄厚的航運巨頭則無一不在迅速擴張、跑馬圈地之中。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頂級航運商集中,全球航運第一大集團馬士基佔據了19%的市場份額,地中海航運佔14.7%,法國達飛佔11.1%。

  截至2016年底,東方海外船隊總運力為57.5萬個標準箱,佔航運市場份額接近3%。如果成功收購,中遠海運屬下集裝箱船隊總運力合共將超過290萬個標準箱,經營船隊超過400艘,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

  東方海外更加寶貴的資產,是其遍佈全球的航線、港口資源,完成收購後中遠海運的全球網絡將得到極大的擴張,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全球航運巨頭的地位。

  港口重心轉移上海深圳廣州

  香港過去曾是全球最重要的港口,一度高居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高港口許多年。然而面對成本上漲以及中國內地沿海運輸權逐步開放,香港港口的黃金時代顯然已經過去,近年逐步下跌到全球第五位。

  而上海、新加坡、深圳、寧波舟山港等則紛紛崛起。香港2016年集裝箱吞吐量僅1981萬個標準箱,相比之下,上海港則超過3700萬個標準箱,連續7年高居全球第一。

  在香港集裝箱吞吐量中,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轉運過去佔到40%以上,極大的原因是過往內地沿海運輸權的限制,禁止外國船舶在內地港口之間運送貨物,香港因此成為中轉地,隨着內地不斷放寬港口運輸限制,內地的港口城市將逐漸佔據區域核心港口的地位,香港作為轉運樞紐的角色不斷淡化。

  對於中國的港口和航運企業而言,下一個成長週期性機遇正在到來。而這一次的機遇對於香港的航運企業而言,與中國企業結盟乃至結為一家,取得新的廣闊平台,或許才是最精明的選擇。

  作者:崔琦

  編輯:李昂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一財經廣播”


  今天上午,萬達集團發表公告,一口氣將所有萬達全部76個酒店轉讓給了融創中國孫宏斌,此外還包括了13個文化旅遊城項目。

  最終,這次交易的總額達到631.7億元。對於王健林要套現的原因,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王健林表示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而此次套現目的也是為了將萬達商業負債率大幅下降。

  此外,此次收購萬達產業的孫宏斌也是來頭不小。在剛剛過去的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的事件上,被提名下一任董事長的人選就是孫宏斌。

  此外在17年時,融創CEO孫宏斌也曾拿出150億元力挺賈躍亭。對於此次收購的事情,孫宏斌透露,此次交易所用資金完全來自融創自有資金,今年上半年公司賬上還有900多億元現金。

  不知道孫宏斌此次收購萬達旗下項目,究竟在下一步什麼旗,還需一步步解開。

  本文編輯:泡麪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你好沒趣阿”:我偏向孫只不過是個操盤手,背後有大佬指點。

  網友“whodat”:去年王思聰罵酒店,今年就賣了……

  網友“山雞小弟的老大”:900多億的流動資金啊!光一天的銀行利息就是上百萬啊!

  網友“garinko”:你們一個月就幾千塊熊錢,那個操心啊

  網友“漢東政法高育良”:查查這這小子錢乾不乾淨。連首富產業秒收。

  網友“每天移點負能量”:這個不是小意思了,也不是中等意思,至少是個大意思

  網友“OPPO146981736”:沒人敢動他的老丈人嗎?

  網友“笑三少2843714”:什麼時候查王健林和他老丈人

  網友“搞笑奇葩錄”:這回王健林也不提把萬達酒店做成世界品牌了,即使是世界品牌和萬達關係也不大啦

  網友“城市獵人6532418”:中國人的錢全被這幫人掙了。

  (2017-07-10)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7日報道

  就在樂視網宣佈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之際,雷帝網獲悉,賈躍亭已奔赴美國洛杉磯,與樂視合作伙伴Faraday Future(簡稱FF)高管在美國匯合,此行目的是要為樂視汽車和FF融資。

  昨日,樂視超級汽車官微發佈公告稱,賈躍亭將正式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一職。賈躍亭將負責汽車融資、全球化管理團隊搭建、公司治理、產品研發測試及生產保障等工作。

  賈躍亭今年3月曾宣佈,FF迎來了一位頂級大咖-Stefan Krause,出任FF全球CFO。更早之前,來自外媒報道顯示,FF正推進一項融資10億美金的新計劃。

  賈躍亭是FF實際控制人

  那麼,FF和樂視汽車、賈躍亭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

  雷帝網拿到的一份獨家材料顯示,FF的母公司是一家註冊在香港的有限責任公司,賈躍亭既是FF也是FF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FF發行債券(雷帝網配圖)

  FF發行債券(雷帝網配圖)

  FF在發行可轉債債券(Convettible Bond),年息為12%,如發行方未在可轉債發行日後18個月內完成合格A輪融資,則投資方要求贖回,債券到期日發行方或實際控制人指定公司或機構等主體以現金一次性想投資方償還對應本息。

  賈躍亭出具一份承諾函給投資方,為條款書中投資方權益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投資方有權將所持可轉債在下輪融資時轉變成優先股股份。

  所謂合格A輪融資,是指本次可轉債融資後,發行方取得市場上聲譽良好的機構投資者的總融資額不低於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一位樂視方面人士透露,樂視汽車和FF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德國奔馳和北京奔馳之間的區別,

  其中,FF主打高端市場,樂視汽車則針對的是相對中低端的市場,但沿用FF的技術生產。

  孫宏斌在關鍵時刻再拉樂視一把?

  就在昨日,賈躍亭退出樂視網董事會的同時,樂視網發佈公告,宣佈經過提名委員會審核,提名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樂視網總經理梁軍、樂視影業張昭為公司第三屆非獨立董事。

  隨着孫宏斌進入樂視網董事會,意味着樂視網進入孫宏斌時代,未來孫宏斌可能成為董事長。

  知情人士對雷帝網爆料,梁軍披露一則信息:“晚上和團隊開了會,討論下一步計劃,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掉眼淚。真心謝謝賈總為救樂視放棄這麼多,也謝謝孫總能在關鍵時刻再拉樂視一把。”

  梁軍説,這幾乎是樂視最後一次機會,要珍惜,對得起合作伙伴,對得起投資人,對得起你們這些親愛的鐵桿樂迷兼投資人,我會和團隊一起重新創業,再拼搏一把。

  “希望以後的一段時間,大家不會因為投資樂視而心驚膽戰,而是做了人生最好的一次投資。”

  造成樂視當前巨大困難的原因是,在A股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不再是樂視的提款機,樂視又遭遇了嚴重的擠兑現象,導火索就是招商銀行申請賈躍亭夫婦資產凍結。

  銀行的起訴加速了其他債權人的恐慌,不少人在樂視總部討債。很多債權人還去法院起訴債務人、擔保人,並同時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和擔保人的資產,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樂視汽車股權被抵押給了北京八大處(雷帝網配圖)

  不僅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影業股權被抵押給融創,樂視汽車項目也受到連累,被抵押給北京銀葉金宏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這家公司背後是北京八大處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賈躍亭説,自己是使命是全力以赴實現FF 91最快量產上市。樂視依然會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大家,而樂視汽車更會按照既定的戰略展開。再大的擠兑,也擠不垮我們變革汽車產業的夢想。

  “懇請大家給樂視一些時間,給樂視汽車一些時間,我們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樂視2016年年報披露了一則信息,年初賈躍亭和其姐姐賈躍芳分別借給樂視網20.7億、14億,到年末樂視網歸還了賈躍芳9.68億元,歸還了賈躍亭20.68億元,產生的利息進行了豁免處理。

  賈躍亭及其姐姐從樂視抽走30億(雷帝網配圖)

  賈躍亭這部分無息借給樂視網的資金是其通過高位減持獲得,在2016年底,賈躍亭和賈躍芳一共從樂視網抽走了30億的資金。

  那麼,賈躍亭和賈躍芳套現的這筆錢去哪裏了?這或許需要樂視網和賈躍亭給予解答,這部分是都被抽調出去做樂視汽車了嗎?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2017行者”:把錢套現走了,還在講勵志故事

  網友“陸刃波1”:一共套現了多少?

  網友“CKGD”:忽悠帝騙了一大羣傻子

  (2017-07-07)


  分眾傳媒(002027.SZ)再次遭遇股東減持。

  6月30日,分眾傳媒公告,股東Giovanna Investment Hong Kong Limited於2017年2月14日至6月29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1億股,佔總股本的2.40%,套現超27億元。本次減持後,Giovanna Investment(HK)持有公司股份4.7億股,約佔總股本的5%,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

  這是分眾傳媒6月份第二次遭遇大股東減持。

  6月16日晚,分眾傳媒的第二、第五大股東拋出“清倉式減持”計劃,使得分眾傳媒股價受到重挫。此前公告顯示,第二大股東Power Star(HK)準備減持分眾傳媒不超過7.41%的股份,第五大股東Gio2(HK)準備減持分眾傳媒不超過6.77%的股份。這兩大股東此前對分眾傳媒的持股數分別是6.48億股、5.91億股。

  受此影響,6月19日分眾傳媒的股價一度觸及跌停,股價最後勉強收於13.06元/股,下跌幅度達9.81%。此後的9個交易日內分眾傳媒股價回彈5.36%,但相較發佈公告前的高點15.39元/股而言,依舊下跌約5%。目前分眾傳媒總市值為1200億元,較公告前6月16日而言,“蒸發”65億元。

  以公告日計算,這三家宣佈減持的股東減持套現金額超過200億元。2013年,分眾傳媒從納斯達克退市的時候市值是26.4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65億元。這樣來看,如今早期進入的三家投資機構套現金額,已超過了當初整家公司的估值。

  市場分析人士稱,中概股迴歸後,往往會帶來股價的大幅上漲,當初參與中概股私有化的財團,在滿足相關條件之後需要退出、變現,能獲得可觀的收益。但是除了獲利退出之外,分眾傳媒近期的表現或許也是早期投資者退出的一大原因。

  分眾傳媒的收入集中,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是電梯樓宇廣告。目前分眾傳媒樓宇視頻媒體市佔率達到95%、樓宇框架媒體市佔率達70%、影院熒幕媒體市佔率達55%。

  上述數字意味着,分眾傳媒主營業務增量空間有限,公司的收入以及利潤增速將受到挑戰。此外,隨着移動端廣告的出現,市場份額再度被壓縮。

  騰訊控股(00700.HK)2016年年報顯示,騰訊取得網絡廣告業務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微信朋友圈、移動端新聞應用及微信公眾賬號所構成的效果廣告收入51.68億元,同比增長77%。該增速遠高於分眾傳媒的廣告增速。分眾傳媒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2.13億元,同比增長18.38%。收入中有78%來自於電梯樓宇廣告,約78.47億元。但是分眾傳媒的電梯廣告同比增長12.99%的增速低於公司總營收18.38%的增速,更比不上騰訊移動端77%的同比增速。

  而分眾傳媒另一大收入——影院媒體的毛利率也略有下滑,院線媒體的毛利率從2015年的62.19%下滑至2016年的60.57%。

  實際上,考慮到樓宇業務可能存在的挑戰,分眾傳媒回A股上市之初,分眾傳媒也佈局了跨領域的合作。2016年1月,分眾傳媒以10億元收購了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商數禾科技,旗下擁有產品“拿鐵財經App”,並以此切入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7月,分眾傳媒以30億人民幣入股了英雄體育8.24%的股份,以此切入電競體育行業。但年報數據顯示,數禾科技營業收入為827.62萬元,淨利潤為-2307萬元,經營情況並不樂觀。分眾傳媒跨領域投資尚未見成效。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手機用户2755645491”:圈到手了,移民美國!哈哈哈

  網友“陽光146368830”:推高股價減持套現一走人。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公司目標與社會貢獻

  網友“周漁的火車a”:這個提款機給力

  網友“尋藝簽到七號”:以前漲的時候我沒踏準,但這次下跌我沒落下啊!哈哈!也是 百.度這個 【谷語民】 大師!像上週手裏的‘華建集團’又 漲.板啦。從此不知套之味呢呢---

  網友“手機用户25858660622”:看着吧,分眾遲早會退市!

  網友“伯平0909”:中國證券市場的提款機給這些暴發富提供了快速致富的捷徑。

  網友“陸刃波1”:因為看到了盡頭,所以準備跑路了。

  網友“鐵漢柔情趙東來”:假藥停已經準備跑路了

  網友“夢想472211”:回來就是圈錢的

  網友“語冰55179539”:幸福的中國大股東

  (2017-07-03)


  一心一意謀轉型的SOHO中國再次出售所持寫字樓物業。

  2012年,潘石屹宣佈SOHO中國將從“銷售”向“自持”物業轉型,公司重點放在租賃業務方面。

  隨後,潘石屹開始忙着賣樓,3年時間,大概套現了236億元。在出售項目的同時,潘石屹並未買過一個新項目。

  眼看着萬科、恆大、碧桂園、融創們銷售額連年提高,潘石屹這是下的什麼棋?

  3年賣了236億元

  6月26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以35.7億元整售上海虹口SOHO,摺合單價為51000元/平方米。買家為新加坡吉寶置業旗下吉寶置業中國、吉寶資本旗下首峯資金管理與另一名聯合投資者。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出售的上海虹口SOHO總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可租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集辦公、商業於一體的綜合體。

  截至2016年末,虹口SOHO的總成本為23.37億元,租金收入為7933萬元,項目評估價值為34.36億元。

  這不是SOHO中國第一次賣樓。

  2014年2月,SOHO中國將其上海的兩個項目SOHO靜安廣場和SOHO海倫廣場以52億元的價格,出售給金融街。對此,公司稱,這些項目不符合公司持有資產的戰略,出售使SOHO中國的現金儲備進一步增厚。

  2014年9月,SOHO中國又將凌空SOHO的一半出售給攜程旅遊網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對價約為30.5億元。

  2015年9月,SOHO中國退出上海外灘金融中心項目,以85億元向其股東之一浙江復星國際集團出售名下外灘項目的全部股權。

  2016年7月,SOHO中國以33億元的價格出售SOHO世紀廣場,包括商業辦公面積4.3萬平方米,摺合單價76700元/平方米。

  3年多的時間裏,潘石屹通過出售旗下資產套現236億元。

  業績下滑也要轉型

  對於地產商潘石屹來説,自從1998年開發第一座SOHO現代城以來,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堅持着散賣辦公樓的模式。這也讓SOHO快速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10年,SOHO中國全年營收達到182億元,毛利潤接近93億元。

  這是潘石屹和SOHO中國迄今最輝煌的一年。2012年,潘石屹帶領SOHO中國走上轉型之路:告別散售的商業模式,開始持有出租型物業。

  對於轉型的原因,有媒體報道稱,SOHO中國轉型的初衷,始於潘石屹夫婦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預判。

  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正從投資型向消費型轉變。基於這樣的判斷,他們提出“為注重生活品位的人羣提供創新生活空間以及時尚生活方式”的定位。

  在業務模式由售轉租的同時,SOHO中國啓動SOHO 3Q等項目,深度挖掘租賃業務潛力。SOHO中國CEO張欣認為,自持策略不僅可以持續增加收入,而且資產本身也在不斷升值。

  如果單純從營業額來看,很難説SOHO中國的轉型取得了成功。財報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SOHO中國的營業額分別為 161億元、146億元、61億元、10億元和15.77億元。

  對於業績下滑,SOHO中國解釋稱,這是公司的業務模式正由開發銷售向自持轉變所致,對於未來,他們希望自持物業持久的現金流成為公司盈利的支柱。

  潘石屹甚至公開表示,只要現金流不斷,SOHO中國的轉型就不算失敗。

  為什麼是出租型物業?

  轉型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轉型能否成功?對SOHO中國來説,2017年租金收入超過40億的小目標,現在看來並不小。

  就拿SOHO中國轉型期的拳頭產品SOHO 3Q來説,這是潘石屹言必提的一個項目。但是,截至2015年底,SOHO3Q在北京和上海開了11箇中心,提供11000個座位,會員人數超過30000人。

  據SOHO中國介紹,未來不會選擇在二線城市投資物業,而是選擇第三方辦公樓,用合作的模式,在互聯網和新經濟發展比較火熱的城市繼續開展SOHO 3Q業務,主要是深圳、杭州、成都、西安。

  對於潘石屹來説,他認為賣房是追求一次性的投資回報。如果拿的地賣完了,就沒有然後了。而長期持有這些物業,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對外出租,那就可以一勞永逸。

  為此,即使財務報表看起來越來越不像一家大型地產公司,潘石屹還是勇往直前地堅持。

  不過,潘石屹可以稍感欣慰的是,在美國,採用SOHO 3Q這種商業模式的We Work,估值已達200億美元。而在中國,無論是潘石屹的SOHO 3Q還是毛大慶的優客工場,無數的聯合辦公空間,正在如火如荼地崛起。

  如何服務消費者?

  既然SOHO 3Q對標WeWork,那麼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家美國獨角獸公司。

  據報道,We Work的辦公大樓是一個非常智能的全球系統。We Wor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諾依曼表示:上海辦公室的一個燈壞了,紐約的中控室馬上就會發現,並通知維修人員上門維修。

  這或許就是We Work的魅力。在弘毅投資董事長趙令歡看來,We Work既不是傳統的房地產項目,也不是想像中的創客空間。它是具有互聯網社區文化基因的共享辦公空間。社區和共享是它最大的創新和價值。

  We Work的業務模式代表着共享經濟中需求最大、業務模式最清晰、增長速度最快的部分。We Work真正聚焦於在全球每一個城市和地區打造活躍社區和會員網絡。

  僅此而言,對於SOHO 3Q來説,其要做的,不僅僅是讓財務數據如何取悦投資者,更加重要的是,其產品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客户,為客户創造價值。

  馬雲都説了,新零售的核心是從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轉向服務消費者。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