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兑美元再創新高 深度解析人民幣升值背後的三大因素
8月22日,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大漲112個基點,報收6.6597。
從2017年初以來,人民幣兑美元在雙向波動中保持着升值的趨勢,累計升值幅度超過3%。上週以來,升值幅度加大並迅速打開6.7關口,使得看空人民幣的外匯炒家失血不少。
而就在1年以前,市場對於人民幣走勢判斷的基調普遍比較悲觀,經濟學家、金融機構都在預測人民幣兑美元的中間價會在什麼時點以什麼樣的速率跌破7這個整數關口。
短短几個月時間,人民幣走勢劇情上演大逆轉,其背後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中長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為人民幣匯率逐步走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半年中國GDP增速6.9%,好於6.5%的預期目標,經濟增長趨穩向好的態勢已成共識。從通脹水平來看,2017年前兩個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4,整體波動幅度不大,物價穩定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與調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就業方面,前六個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735萬,為年度預期目標的67%。第二季度全國登記失業率為3.95%,是近年來的最低水平。從核心經濟數據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都展現出較為強勁的增長動力,亮眼的數據也使得IMF上調中國經濟年度增速預期。經濟穩中向好,人民幣資產的回報預期改善,升值就具備了現實的條件。
第二,美元走弱,人民幣補漲。今年上半年,美國GDP增速為1.9%,低於此前的預期,同時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也低於預期,加息與縮表猶抱琵琶半遮面,市場擔憂情緒漸濃,不支持強勢美元的局面。2017年1月以來,美元指數從103跌至8月初的92.8,累計下滑超過9%,但同期人民幣即期匯率僅升值4.2%,近期人民幣顯著升值可以説是補漲需求的集中釋放。
第三,政策組合收效,人民幣貶值預期逆轉。2016年以來,美元加息預期漸濃,中國企業走出去加速,大規模海外併購頻發,人民幣持續承受貶值壓力。而今年以來,一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債券通”加快了債券市場開放,支持境內機構跨境融資,擴大資金流入;另一方面,通過跨境業務的真實性審核,嚴控房地產、酒店、影城、體育俱樂部等領域的非理性對外投資,等加強資本流出的管理。5月26日,央行在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中引入“逆週期因子”,提升了報價機制規則性,並能更好的在匯率中反映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情況。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扭轉了市場對於人民幣持續走弱的預期,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壓力得到逐步地釋放和緩解。
人民幣短期之內的跳漲引發了境內外市場的關注,一時之間,做空人民幣的金融機構和個人哀鴻遍野。而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則受益於本輪升值,投資者除了獲得資本利得之外,還獲取了額外的匯率收益。從行業層面來看,航空運輸受益於人民幣升值,飛機和航材採購等獲得更多的境外融資。特別是在美元債務方面,人民幣兑美元升值節約了償債支出。同時,燃油進口因此而變得更加便宜,國民出境遊需求上升等使得航空運輸業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收益。大宗商品的進口因為人民幣升值而變的更加便宜,因此,對於高度依賴於原材料進口的石油、化工等行業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出口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相對價格的上漲無疑會減弱商品的國際競爭力,7月份中國外貿出口數據不及預期也已經反映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資本項目上來看,強勢的人民幣有利於跨境資本流動以及外匯儲備趨於穩定。資本流出壓力的緩解也有利於給我國政府的外匯管理創造了更為寬鬆的環境。
展望今年剩餘的幾個月時間,美元走弱態勢恐已見底,而隨着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的腳步漸近,需要關注美元的反彈概率和幅度,因此,人民幣兑美元出現雙向波動的幅度可能加大。但是,只要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人民幣出現大幅度貶值的概率不大,更何況,我國外匯管理部門的經驗、手段以及手中的彈藥日益豐富,與貨幣政策、資本流動管理的配合日益嫺熟,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一定的波動幅度內保持總體的穩定。幣值的基本穩定也為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和優化匯率形成機制,更好的反映市場供求關係創造寬鬆的環境。(中新經緯APP)
作者 劉春生(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專家簡介】劉春生,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藍源資本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特華研究院服務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