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片“貝葉經”重現江湖 收藏者尋求翻譯

  所謂貝葉經指的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素有“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源於古印度。有消息指出,一民間收藏家收藏了上千片“貝葉經”,為了翻譯其中的經文,這一位收藏家更是花巨資尋求高手翻譯。


貝葉經

  2015第三屆太湖國際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至26日在太湖之濱無錫舉行。記者9月15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會展期間各類活動豐富多彩,敦煌藝術展、玄奘之路攝影作品展、梵唄演出、百位高僧祈福法會都將在會展4天期間上演,更引人關注的是,本次會展還將展出被譽為佛教熊貓的“鎮展之寶”——來自民間收藏家收藏的整卷共171片保存完好的“貝葉經”。主辦方表示,將出萬元找尋民間高手翻譯貝葉經梵文經文,以此揭開貝葉經奧秘。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丁波

  收藏家的“傳家寶”貝葉經將亮相佛博會

  展會期間,現場將展出一個重量級國寶,它就是被譽為佛教熊貓的“鎮展之寶”——來自民間收藏家收藏的整卷共171片保存完好的“貝葉經”。據介紹,貝葉經存世極少,很多知名寺廟也只存有幾片貝葉經,非常稀有。

  此次在無錫展出的貝葉經來自北京一收藏家20年前的收藏。該收藏家希望通過本次佛博會在全國範圍內找到識寶高人,能翻譯出貝葉經上的梵文,揭開貝葉經的秘密。為此,組委會向社會有獎進行了徵集,翻譯者將獲得一萬元獎金。據瞭解,這卷貝葉經將在佛博會上展出四天,供來自各地的佛法高僧、百姓參觀。對於很多人來説,這次能近距離參觀到“佛教熊貓”貝葉經也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記者瞭解到,這些貝葉經來自於北京的一位收藏家,非常低調。他的委託人夏先生告訴記者,藏家共有四卷貝葉經書,這次請到無錫展出的是其中的一卷。這四卷經書是藏家母親收藏的,後來傳給了兒子,藏家的母親是一位居士。這四捲上千片貝葉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平時都是放在保險櫃裏,保險措施做得非常到位,還從沒有公開展出過。夏先生是藏家的好朋友,一次在朋友圈裏看到好友在曬自己的“傳家寶”,十分喜歡,因為跟藏家關係很“鐵”,不然他斷然請不到這卷經書。當天藏家回到北京後,連夜發短信,説一定要保管好經書,因為經書不在身邊,藏家反而失眠了,可見經書的重要。

  夏先生説,藏家得到這部經書已經有20多年了,因為之前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所以一直放在保險櫃裏,直到前不久看到一位收藏家向北京房山雲居寺捐贈貝葉經的消息,跟照片對比後,才知道在自己手中的正是貝葉經。這一次無錫舉辦太湖國際佛博會,此次貝葉經在佛博會上展示,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貝葉經,挖掘出貝葉經更多的秘密。

  玄奘法師帶回657部經書,是因貝葉“輕便”

  對佛教頗有研究的夏先生向記者介紹,貝葉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源於古印度,有2500多年的歷史,素有“佛教熊貓”之稱。貝葉經多為佛教經典,還有一部分為古印度梵文文獻,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語言文字、佛教、宗教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資料,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流傳在中國的貝葉經少之又少,僅在鎮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國國家博物館等處存有少量版本,《貝葉經》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據説,唐玄奘歷經17年從印度帶回的657部經書,正是貝葉經,玄奘法師之所以能一人一騎帶回這麼多部經書,很大原因在於貝葉的“輕便”。但時間長河的流逝,讓貝葉經存世極少,很多知名寺廟也只存有幾片貝葉經,其稀有程度可見一斑。很多人別説見過,也許都聞所未聞。此次將在無錫太湖國際佛博會上展出的貝葉經,卻有一整卷,多達171片。這卷經書除了表面的黃黑色可以隱隱顯示出它的“年齡”外,幾乎沒有什麼損傷。這與書籍的製作工藝有關。

  古人從貝葉樹上砍下葉片後用鋒利的刀將貝葉一片一片修割整齊,三至五片捲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煮半天后,取出用細沙搓洗乾淨,然後將貝葉壓平曬乾,收起通風后,再訂成匣。貝葉經上的字是用小刀或鐵鏨子刻上去的,刻寫好以後,用植物果油摻鍋底的黑煙,塗於刻好字的貝葉上,再用濕布擦拭,貝葉上的字跡就清晰顯現。由於貝葉經過上述工藝特殊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經久耐用,這也是貝葉經可以保存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記者注意到,經書上的文字,都是一些圈圈狀的文字,這些一個個圓圈狀的文字就是“梵文”,是一種現在極少有人懂的文字。之前藏家曾請過一個自稱懂梵文的人來看過,她只看了一片,説這些貝葉經上記載的是宇宙、大自然的變化。這一次佛博會,會有諸多高人蔘加,他希望能有人揭開貝葉經更多的秘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8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千片“貝葉經”重現江湖 收藏者尋求翻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