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歐洲領導人,在她的領導下德國成為了整個歐洲的領頭羊,在國際社會中更是發揮了極大作用。但是默克爾從政已經十幾年了,她也到了退休的時候。默克爾退休是一件大事,讓很多人開始關注一個大問題,就是默克爾卸任之後,以德國為主導的歐洲對外合作關係會如何變化。
12月8日,在德國聯邦議院進行投票後,德國新總理人選正式出爐,長達16年的“默克爾時代”由此畫上句號。不過就在默克爾離任之後沒多久,德國內部卻悄然傳出了“對華”強硬的聲音。
由於德國新政府是聯合執政政府,因此內部聲音也並不統一,12月27日環球網消息指出,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聲稱她的外交政策目標是建立一個“民主更穩定、更有能力和戰略主權”的歐盟。她還希望外交政策變得“女性化”,人權外交是她的關鍵議程。貝爾伯克還表示,自己將“外交政策”理解為“世界內政”。貝爾伯克在對華以及對俄政策方面持強硬立場。據德國《時代週報》報道,她譴責中國“侵犯”人權,並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與俄烏衝突掛鈎。
貝爾伯克的發言完全不是一個成熟外交官的論調,試圖用自己理解的政治原則來塑造社會,這是埋下衝突的巨大隱患。因此這名新德國外長的所作所為,很可能會影響德國本來的政治局勢,並且妨礙到德國的對外合作。
不過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卻被認為是一個偏向於默克爾政策的政客,12月17日環球網報道指出,朔爾茨當地時間15日在聯邦議院發表上任後的首份政府聲明。在有關中國的部分,朔爾茨強調指出,要促進與中國在重要政策領域的合作和公平的經濟競爭。他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國際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對華政策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氣候問題、疫情危機和軍備控制等全人類面臨的挑戰方面需要與中國合作”。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