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起“火車頭”角色,為中美經貿關係注入新動能
中美兩國是彼此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在昨天(29日)舉行的歐美同學會第二屆中美經貿論壇上,與會專家都細心留意到了一個新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美國進出口增長24.9%,呈現逆勢上揚態勢。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正處於關鍵時刻,中美作為大國要擔起責任,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推動合作互信。論壇上,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能源等中美合作新方向、新領域被頻繁談及。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這些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科技創新發展中誕育的新產業,有望為中美經貿關係注入新動能。
開放、互聯,數字經濟的必然趨勢
面對持續向好的外貿形勢,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副會長徐洪才有着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這主要歸功於幾方面因素。其一,全球需求拉動。其二,中國本身奠定的“紮實內功”。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市場產業鏈配套能力較強,因此經濟結構更具韌性。
論壇上,還有不少業者敏鋭捕捉到中美合作新變化。譬如,在領域上將有所迭代。“在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發展等領域,中美有較大合作潛力和空間,”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中國擁有巨量市場優勢,還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應用場景。未來,中美雙方有望合作引領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
交通銀行副董事長、行長劉珺也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場,擁有豐沛的應用場景可挖掘。從這一點出發,“任何一項新技術,都離不開中國的積極參與。”
放眼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也由此帶來了新趨勢、新問題。劉珺認為,數字經濟的驅動力正是“開放互聯”,這一方向是不可逆的。這其中,起到“火車頭”作用的大國參與至關重要,中美兩國必須盡到大國擔當。此外,對技術創新本身而言,也只有紮根開放市場,才有望實現“螺旋式上升”發展。
綠色、低碳,雙邊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論壇會場,與會者不約而同地談及會議舉辦地點——“金色爐台”(中國寶武鋼鐵會博中心)。筆直的大煙囱、鏽跡可見的高爐……原上鋼一廠廠區依舊保留着它工業風滿滿的樣貌。但近兩年,這片工業遺存之上,卻開始樹起一座座藝術標識,由此蝶變煥新為上海城市更新重要地標之一。
“從棕色經濟走向綠色經濟將是全球發展演進的必然方向”,不少與會專家由此生出感慨。人類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困難。如何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就是新命題之一。在他們看來,“金色爐台”的轉型案例,不失為大型公共建築探索綠色發展的示範樣本。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標。推進碳中和正逐步成為全球共識。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中美兩國排放量約佔全球總量近四成。合作是中美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好選擇。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美雙方合作空間廣闊、課題多樣。特別是在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等領域,有望實現更大突破。數據顯示,中美新能源技術專利在全球佔比超70%。温室氣體排放、脱碳和綠色技術研發、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等均可成為未來雙方綠色合作新方向。
不少與會業者還期待,綠色金融能與數字化“並行”,由此推動建設多元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其中涵蓋可測量標準、多層次交易流通市場、多樣化產品等。
中美經貿論壇是歐美同學會發揮留學人員聯繫廣泛、交流合作領域寬廣的優勢,加強中美兩國經貿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民間外交品牌活動。第一屆論壇於2019年6月在美國紐約舉辦。
作者:王嘉旖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