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這兩年,國內的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批發價從每公斤不到20元,上漲至近50元。
但近兩個月,情況發生了些許變化,一直處於高位的豬肉價格,終於開始下降了。記者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進行了調查。
1
豬肉價格下滑
十月零售價降幅約一成
記者首先來到上海一家大型超市的生鮮區,這裏的豬肉品種非常豐富。零售價方面,進口的和品牌豬肉相對較貴,普通的豬肉,像散裝大排25.9元一斤、小排32.8元一斤、包裝帶皮五花肉39.8元一斤,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月的豬肉價格在持續下滑。
上海的豬肉價格下滑,周邊地區的又怎樣呢?
記者來到蘇州相城區的一個農貿市場,這裏有十多家肉鋪,下午三點多,已經有不少人在這裏選購豬肉。市場標牌上寫着指導價,前腿肉、五花肉都是28元一斤,小排和大排價格更高一些,分別是32元和36元一斤,攤主們表示,這一個多月,豬肉價格明顯下降。
攤主們表示,九月份,豬肉價格就已經開始下降,十月份的肉價降幅更是超過了10%,價格便宜了,買的人也多了一些。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的豬肉月平均批發價格2月份最高,達到每公斤49.62元,之後在高位震盪,9月份開始明顯下滑,10月份出現首次同比下滑。
從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來看,九月第一週為每公斤47.16元,10月19日至23日這周為每公斤37.15元,降幅超過20%。
2
各地新建豬場保供應
豬肉價格拐點已來
豬肉價格在經歷了前三季度的高位震盪後,9月份開始持續下滑,下滑的具體原因有哪些?肉價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蘇州相城區的一個養豬場年產苗豬8000多頭,因為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需要,現在這個養豬場實行封閉式管理,裏面的工人基本不出來,記者只能到門口,不能再進入。
養豬場的負責人華金弟告訴記者,這個養豬場2004年建立,當時是為了保護本地的豬種——太湖豬。相比於國外豬種生長快、瘦肉率高,雖然太湖豬口感更好,但長得慢、肥肉更多,養殖效益比較差。
以前一頭太湖豬雜交後代,6個多月養到160斤左右,能賣1200多元,還會虧300元,所以養豬場一直需要靠補貼。但這兩年,豬價飛漲,自己也能賺錢了。
江蘇省蘇太豬原種基地負責人華金弟:現在出欄一頭商品豬,可以賣到2800-3000元,比2018年之前,一頭增收1300元-1400元。
華金弟表示,同樣的成本,國外豬種6個月就能長到200多斤,因為瘦肉多,價格也高,這兩年豬肉價格大漲,確實非常賺錢。
而就在離蘇太養豬場不遠的地方,當地投資7000多萬元新建的生豬養殖基地,已經在十月份開始啓用,佔地58.4畝。
農業農村部表示,前三季度我國新建投產1.25萬個規模養豬場,復養了1.34萬個空欄的規模養豬場。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隨着各地產能的不斷釋放,生豬供應量將不斷提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趙金厚:四季度開始,我們認為生豬的供給量會逐步地上來,後面會逐季增加。四季度和明年,生豬的總體價格趨勢是震盪回落,或者説震盪下行。
3
樓房養豬興起
規模化有利熨平豬週期
這兩年,豬肉價格高企,很多企業都在新建養豬場,但其中有一個消息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樓房養豬。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將斥資新建樓房用來養豬。
樓房養豬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何利弊?會不會成為行業的趨勢?
在廣西貴港的亞計山上,四棟白色高樓置於青山環抱之中,景色怡人,但這裏不是酒店,而是廣西揚翔的集羣式樓房智能化養豬場,大家稱為“豬賓館”,配套了中央廚房、生產區、污水廠、飼料廠等八大板塊。
這個養豬場2017年開始投產,母豬規模3萬頭,年出欄肉豬80多萬頭,但佔地面積僅160畝,遠低於普通的平房養豬場。
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金枝:按目前我們公司的對比,同等規模下,它所佔建造土地面積大概是常規豬場的1/10,大大地節省了土地。
莫金枝表示,樓房養豬最大的劣勢,就是建設週期長,一次性投資額較高。但總體看,優勢更為明顯,除了節省土地,有更高的生物安全保障,更高的環保標準,資源利用效率也更高。
因為配備了空氣過濾和中央空調系統,豬舍空氣清新、無污染,豬生活在這裏,安全、舒適,此次非洲豬瘟疫情,樓房養豬也經受住了考驗。
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金枝:在“非瘟”那麼大的疫情衝擊下,都能保存下來,意味着假如都是這種模式,保存率就更高,供給量的波動性會平緩下來。當這種比例增加以後,對平緩豬週期有貢獻。
業內人士表示,在土地資源緊張的地區,樓房養豬有望成為一種趨勢。5月15日,牧原股份位於青島的樓房豬舍項目動工,投資1.48億元;5月16日,立華股份位於合肥的樓房式生豬項目開工,總投資6.5億元。
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基本淘汰了中小散户,新建的基本都是大型養豬場,疫情加速了整個養豬行業的規模化和現代化。由於大型企業對價格更為敏感,規模化養殖對於供給的調節將更加有效,以後的生豬供給,波動性有望下降,豬週期有望更加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