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的“中國故事”

  中新社福州9月10日電 (閆旭)10日,第九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華文媒體與“中國故事”分論壇在福州舉辦。論壇聚集了海外多家華文媒體的負責人,他們用各自的實踐經驗探討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華文媒體的“中國故事”

  9月10日,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華文傳媒與“中國故事”分論壇在福州舉行。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用實際行動贏得主流社會肯定

  美國《華夏時報》發行人、社長於健一在報道8月下旬發生的休斯頓洪災中發現,洪水面前,休斯頓的華人社區湧現了無數平民英雄。她説,當時休斯頓三分之一的城市泡在水裏,而那些平時在媒體的稿件、照片中鮮少出現的普通華人,施展着各自的能量。

  “有一位‘廖船長’,已經是花甲之年,剛動完心臟搭橋手術不久,帶着船員出發了,在最高已經沒過房頂、最低也是齊腰深的內澇中救人;有的人在並肩作戰一天之後摘下面罩,才發現彼此是鄰居、同事;有華人婦女,把流浪的孩子組織起來照顧;有華裔孩子們,聯合學生一起搶險……”

  於健一説,因為當時印刷廠也遭遇水災,報紙無法印刷,華文媒體便通過社交平台、網絡發佈報道。而隨着報道的傳播,加入救災的華人志願者越來越多,有無數真人真事開始流傳,在僑界和美國主流社會都有了很大影響。“華人以強大的自發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以實際行動在主流社會贏得了認可和肯定,而媒體也在海外起到了凝聚華人的作用。”

  用他者之筆講述當下的中國

  在歐洲《華人街》報的牽線下,意大利薩爾扎納市市長率領的政府訪華代表團一行,曾在2015年到浙江麗水訪問,隨行的有薩爾扎納市兩家主流媒體的主編。

  《華人街》報總編輯王衞平説,隨行的兩位主編一下了飛機就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因為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眼前所見與之存在巨大的反差。在一個星期的訪問行程中,他們用大量的版面向薩爾扎納市報道麗水的城市建設、文化底藴、民風民俗、發展現狀等等,而薩爾扎納的市民,都在追蹤看相關的報道。

  “我們很難用思想觀念去改變別人,但是我們可以讓當地民眾真正瞭解中國的現狀。”王衞平認為,海外的華文媒體要充當中國主流媒體和住在國媒體的橋樑,藉助當地主流媒體的筆,讓他們用當地人習慣的語言,講述當下真實的中國。“從身邊做起,影響一些人、一個城市,是華文媒體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説。

海外華文媒體的“中國故事”

  9月10日,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對外傳播》雜誌主編於運全在論壇上演講。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用新形式講新故事

  如何用多樣化的、創新的形式講“中國故事”,海外華文媒體已經行走在實踐的路上。

  比利時維他命文化傳播負責人劉楊2002年出國,創辦了華人電台。在她看來,講好“中國故事”,要根據媒體自身擁有的資源、所處國家的情況,來選擇更有利於傳播的形式。近幾年,華人電台與國家漢辦合作,在比利時承辦漢語橋活動,讓比利時的大學生講述他們的“中國故事”,和他們與中國的緣分。

  《新導報》總編輯滕維傑説,在匈牙利,《新導報》會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比如春節廟會,將中國的美食、舞蹈等等展現給當地民眾。“這就是在講中國故事。”他説。

  紐約商務出版社總編輯冰凌如今跨界到影視,開始創作關於古代歷史人物的劇本,已經完成了關於伍子胥的故事,姜子牙是他正在籌備的下一個劇本的主角。冰凌認為,通過影視作品讓“中國故事”更加生動,而唐詩宋詞更是講故事很好的材料和範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6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華文媒體的“中國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