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網貸嚴監管一年:882家平台退出 有人堅守有人離場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8月24日,網貸行業迎來監管一週年。去年8月24日銀監會等部委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網貸平台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並劃定13項業務紅線,開啓了網貸機構的合規之路。

  伴隨着階段化的監管逐步落地,網貸機構在起起伏伏的波動中度過了一年,在這一年中,有人堅守陣地,有人破局轉型,有人默默離場。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從去年8月24日到今年8月16日,有882家平台退出網貸行業,良性退出的停業和轉型平台657家,佔比超七成。

  合規整改大刀闊斧,網貸發展的思路也逐漸清晰,銀行存管是基礎,小額分散被鼓勵,與此同時,現金貸、車貸等接棒成為資本新寵,行業自淨與良性退出成趨勢。

  堅守

  上線銀行存管的“集體狂歡”

  銀行存管是合規的基礎,也讓銀行與平台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銀行存管是合規的基礎。倒計時、發佈會、存管期間加息,整改合規的這一年,“上線銀行存管”成為網貸機構的“集體狂歡”。有平台在暫行辦法落地前“趟水過河”,有平台的合規之旅在此觸礁,有平台完成這道“硬性門檻”後大肆宣傳合規能力。

  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一夫記得,當初上線銀行資金存管是“摸着石頭過河”,“存管當時沒有先例,前期敲定方案花了很長時間溝通。交互產品方面的同事,覺得有些用户體驗需要優化的地方很多,銀行也有自己的考慮和安排,有些事情不能充分配合。”

  2016年2月,人人貸完成銀行存管,楊一夫回憶稱,2015年就完成了大量談判、磨合工作。近半年後,暫行辦法落地,銀行資金存管成為合規的題中之意,網貸平台設立專屬存管賬户,用户開設一對一子賬户,資金交易情況由銀行記錄並監督流向。以往藉助第三方支付機構、平台可直接觸碰資金的存管模式面臨升級。

  因對接技術複雜、銀行熱情不高等因素,銀行存管結果仍然只有少數優質平台才能完成對接。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8日,共有641家正常運營平台宣佈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約佔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31%,其中有375家正常運營平台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佔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18%。

  楊一夫感覺,上線銀行存管的確不是件易事。“如果在其他業務方面合規漏洞比較大,銀行不會和你合作。而對接過程中,本身的技術能力、與銀行對接的效率、能否滿足銀行系統安全要求,是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熊貓金庫聯合創始人劉棕潤表示,上線銀行存管是歷時最久的一項工作。“去年9月份到現在,接觸了很多銀行,甚至都簽約了,但發現雙方工作習慣(不同),比如有個銀行,下午5點多問他問題,就不管用了,他們説要下班了。”直到到今年8月份僅花1個月時間就成功與互聯網銀行簽約,完成對接存管。

  資金存管,讓銀行與平台的關係也發生微妙的變化,從當初的“跪求”銀行“青睞”,到如今被各大銀行搶食。按照網貸之家的統計,截至7月23日,有47家銀行佈局P2P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業務,包括上市商業銀行、地方城(農)商行、互聯網銀行,其中最活躍的銀行與近百家平台簽訂了協議。新網銀行平台金融部副總經理金曉燁稱,存管是新網銀行的機會。

  轉型

  多元化組合的“大家庭”

  網貸平台轉型節奏加快,多家平台宣佈品牌升級,或轉型為金融科技集團。

  變則通,通則久。嚴監管之下,網貸平台轉型的節奏加快。多家網貸平台宣佈品牌升級,轉型金融科技集團。

  7月6日,金融科技集團眾之金服成立,此前旗下主要業務板塊為網貸信息中介平台宜貸網。眾之金服董事長李寧透露轉型過程稱,“剛開始是簡單的借貸撮合,到2015年發現投資者不知道怎麼選擇適合的投資產品,於是嘗試推出面向投資人的智能投資工具,幫他們匹配合適的產品。”目前,眾之金服涉足大數據風險管理、中小銀行技術外包、聚合支付、消費金融、智能投顧等領域。

  2016年10月份,三家平台接連公佈自己的集團化之路,包括開鑫貸、愛錢進和團貸網。對於中小平台的轉型機遇,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楊濤認為,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首先要解決自身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其次想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中分享機遇,要擺脱“單打獨鬥”的思維。“通過營造各方合作的土壤,是未來不斷做大蛋糕、發掘更多機會的途徑。”

  此外,在網貸行業加速洗牌、優質資產稀缺的背景下,行業興起併購,抱團取暖。如點融網收購了誇客金融的資產端――誇客信貸工場及其相關網點和團隊。

  除了基於堅守網貸業務的集團化轉型和“抱團取暖”,也有平台發現自己走的路子不對,選擇剝離網貸業務。網貸之家的統計顯示,2016年8月24日至今,共36家平台進行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相關業務,包括專注資產端(包括消費金融、借款服務等)、理財業務(包括基金代銷、線下理財、私募等)、眾籌、金融服務(金融行業資訊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提供等)。而轉型專做資產端的比例最高,達到了28.57%,其次為理財業務,佔比為25.71%,金融服務佔比14.29%。

  在兩年前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楊一夫預計,“90%以上的P2P平台會倒,還會有一些轉型成功,但是不會以平台的形式去展現。”如今楊一夫看來,平台轉型的形式更多是專注於擅長的某些類別,不管是助貸,還是技術輸出的一種方式。

  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石鵬峯認為,雖然行業合規落地過程比較漫長,但最終會在1-2年內基本完成,屆時行業將進入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的階段。

  離場

  一場考慮良久的“逃離”

  隨着風口退去,網貸行業開始自淨與良性退出。

  隨着風口退去,網貸行業開始自淨和良性退出。有媒體年初統計,暫行辦法出台後,已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剝離P2P業務。

  7月27日早間,周世平在紅嶺社區拋出一篇“清盤悉知”,網貸業務將在2020年底終結。放棄小標的嘗試後,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準備帶着紅嶺創投告別“網貸”,成為7月份業內轟動的大事件。

  談及紅嶺創投的離場,外界一片唏噓。2009年3月,紅嶺創投上線,已過不惑之年的周世平(1968年出生)入場。和互聯網金融領域“海歸”、“投行精英”雲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周士平的簡歷中僅有“超過20年證券投資經驗”。在P2P網貸領域,“大標模式”是近幾年紅嶺創投留下的標籤之一,一度成為行業領軍者。

  “網貸不是我們擅長的,也不是我們看好的,這塊業務最終會被清理出去,只是時間而已。網貸有規模,有不良資產,沒有利潤,一堆人操心老周什麼時間跑路,不想他們太累!”

  周世平向新京報記者解釋稱,因為本身大標不能做,小標也不是強項,紅嶺有8個億的壞賬需要去消化。“紅嶺創投做了8年多,投資人通過我們平台賺了60多億,但是紅嶺創投本身有8個億的壞賬成本,還有經營成本,所以需要花一定時間,靠8年的收入很難覆蓋掉。”

  實際上,鼓勵“小額分散”的網貸暫行辦法一出,大標平台的轉型便被注視。周世平説,基本上在2015年下半年,就開始準備,當時有這種想法,但是隨着監管辦法一步步收緊,現在更成立一些。

  “雖然很多平台沒有公開,實際上大家都在轉型,因為現在監管辦法收得很緊。要想業務上取得突破,真的很難。”周世平調快語速説道,“我們是一直在考慮轉型,當初取紅嶺創投這個名稱的時候,網貸本身就只是一個短期的過渡。”

  在6月份購買了紅嶺創投的一款網貸產品的陳先生,對於紅嶺創投清理網貸業務的行為,表示理解。“企業能夠公開透明地説出轉型方向,並且給出具體的節點,使得投資者免於恐慌情緒。”他希望平台未來有更多的良性退出。陳先生表示,其仍然優選投資網貸行業。但他擔心的是,隨着監管的嚴格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網貸產品的利率會下降。

  依據網貸之家的數據,整改一年中良性退出的停業和轉型平台657家,佔比超七成。

  新進

  P2P新秀的500天

  網貸行業告別野蠻生長,有人退出已不罕見,稀奇的是仍有人進場。

  監管逐步推進,捷越聯合創始人兼捷越普惠總裁馬天帥感覺,行業基本告別野蠻生長,亂象逐漸被整肅,一批違法違規的平台被清理出局。

  對於網貸平台而言,最舒服的時光其實是在2016年走向終結的。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1月份至2016年的7月份,問題平台數量由485家增長到2771家,此間新設平台卻從月增248家下滑至63家。

  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人退出都已不罕見,稀奇的是仍有人進場。2016年2月15日,熊貓金控旗下公司成立了一個新的P2P平台熊貓金庫。在今年8月份的資金存管上線發佈會上,作為熊貓金庫的聯合創始人,劉棕潤述説着一家“P2P新秀”成立後的500余天時光。

  “入局時間是比較晚”,劉棕潤向新京報記者坦言。而在熊貓金庫成立兩年前,這家以煙花業務揚名的上市公司陷入利潤下滑後,眼光開始瞄向互聯網金融領域,成立第一家P2P“銀湖網”。

  “監管辦法下發前,我們剛開始做這個業務,説實話心裏沒有底。不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做,什麼東西不可以做。”劉棕潤説,在監管辦法出來後,既要發展,又要合規,比之其他平台更加艱苦。2017年初,熊貓金控發佈2016年報,熊貓金庫的累計交易額達到84億元,超過“近親”銀湖網8月1日披露的累計交易總額60億元。

  而急速增長的交易額背後,熊貓金庫面臨“變相自擔保”的嫌疑。年報資料顯示,熊貓金融旗下還設有提供“資產端”的融信通,為“銀湖網”、“熊貓金庫”推薦借款客户,負責借款審核、貸中風控、逾期催收等。此外,融信通還向兩家平台提供逾期本息墊付,截至2016年底,累計代付逾期借款金額為1.53億元。

  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是暫行辦法劃定的禁區之一。“服務”接近一年後,融信通在今年5月底被掛上熊貓金融的“貨架”,擬以1200萬價格轉讓剝離。在外界“變相自擔保”等質疑聲中,熊貓金控迎來上交所的問詢函,直指三公司業務分成模式、交易比重等問題。

  按照熊貓金控的回覆,2016年內,融信通向銀湖網、熊貓金庫推薦客户發生的撮合交易量合計42.7億元,佔到總撮合交易量的55%。劉棕潤向記者解釋稱,因為融信通向用户回購逾期貸款,實際上就是一種擔保,“我們為了合規,把這部分剝離”。

  ■ 亂象

  大浪淘沙 提現困難等問題依然存在

  監管大閘落下,迴歸小額分散、上線銀行存管成為眾多平台合規日程表上的規定動作,但被提現困難、金交所產品被禁等問題困擾,部分平台遊離在合規之路上,裹足不前。

  提現困難的平台數量佔問題平台13.49%

  網貸整治一年來,“提現困難”平台佔據問題平台的很大比重。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這一年內提現困難的平台數量佔到問題平台的13.49%。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現提現困難,既有平台的風控意識不夠,也是追求業務規模、忽略資產質量的後果。

  “您好,近期由於公司風控管理不善,借款人逾期,導致公司備用資金墊付已啓用100%。”八月的第一天,朋保貸官網掛出一則“艱難”的公告。還未還款的借款人,成了催收和資產被處置的對象,而投資者則陷入回款前的焦急等待。

  網貸之家的停業及問題平台統計中,今年6月份才上線的朋保貸,成為8月份第二家出現“提現困難”的平台。朋保貸的平台資料所剩無幾,公司資質顯示名稱為“河北農鼎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三保。

  在公告中,朋保貸列出9月份開始的6筆本金償還計劃,比例最高為20%。像同行陷入類似問題的處理方式一樣,朋保貸在劉三保的名字下留出一個手機號碼。

  據朋保貸的官網首頁顯示,7月31日停更新標,最後可見的三個短期標預計年化利率在15%――18%之間。投資P2P三年的袁麗(化名)雖然沒有買過朋保貸的產品,在她印象中,高達17.5%左右的利率已經是兩年前的事,“現在買最高也就是8%。”

  金交所產品禁而不止

  記者觀察發現,有一些習慣發大標的網貸平台,通過入股、合作,借道地方監管的金交所,許多大額項目被拆分後在P2P等平台上線。在網貸暫行辦法出台後,部分項目面臨違規拆分、變相公開發行的指責。

  穿透式監管的腳步越來越近。7月份,身陷傳聞的陸金所緊急下線部分金交所合作產品,引發市場關注。記者彼時獲悉,在部際聯席會議清理整頓6・30大限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7・15大限的雙重壓力下,金交所主動或被動取消與P2P等互金平台合作,停發理財產品。

  有平台陷入觀望,也有平台被指繼續發行金交所的產品。8月14日,網貸天眼更新一條關於P2P 頂風發售金交所產品的消息,直指恆泰證券旗下的恆普金融。

  依據公司官網介紹,恆普金融是流淌着券商血液、超有態度的理財平台。2016年5月更名後上線運營的恆普金融,累計交易金額為16.69億元,股東是恆泰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在“認購”欄中,有多款名為“恆惠年年富”、“恆惠季季豐”的系列產品來自金交所。

  恆普金融8月23日發佈的新品上線公告顯示,這款名為“恆惠年年富-QJR1708211-1”的產品合計融資規模為830萬元,產品基礎資產基於專業金融機構作為發行人在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簡稱“青金所”)備案、掛牌的優質融資租賃收益權轉讓產品。

  有網貸平台創始人認為,金交所產品被禁,因為本身就不是針對於小額散户的產品,反而通過包裝賣給散户,超過其風險承受能力,本身就是不對的事。

  新京報記者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