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棉花對抗”實為西方遏制中國幌子
《俄羅斯報》網站4月13日發表文章稱,“棉花對抗”實為西方遏制中國幌子。作者為基拉·弗拉基米爾斯卡婭。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3月22日宣佈以所謂“侵犯人權”為由對一批中國官員實施所謂制裁。作為這場甚囂塵上的反華宣傳戰和心理戰的組成部分,H&M等一些西方品牌拒絕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新疆棉花。
應當強調的是,棉花種植是新疆的關鍵經濟行業。當地約80%的棉花通過機械化方式採摘,因此不存在所謂當地棉農遭到“奴役”的可能性。
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像有人站在指揮席上指揮整個交響樂隊一樣,這場打着為新疆“爭人權”幌子的大規模反華運動經過了周密的安排和配合,其目標遠遠超出了幌子本身。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3月24日在布魯塞爾對北約盟國發表講話時説得很坦率。他説,美國把中國視為經濟和安全方面的威脅,因此北約應當“在北京試圖向其成員施加壓力時緊密團結在一起”。他後來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仍持有這種想法,聲稱“在與中國的關係中,加劇對抗的因素顯然越來越多,這肯定帶有競爭性質,但(兩國間)也有合作的領域。最終我們應當構建一種美方有優勢的對華關係”。
由此看來,西方炒作新疆所謂“人權”問題的本意是延續遏制中國的政策,只不過在特朗普政府積極推行的經濟打壓之外又增加了新招數。拜登政府叫囂要為所謂“維護人權”開展鬥爭,打着這個幌子更便於美國拉攏盟友。
然而在喧囂之中,與保障基本人權關係最密切的一個事實卻無人提及。中國2月底宣佈中國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在世界引發了廣泛的積極反響。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賀電中強調,政府的政治承諾和政治穩定對於改善最貧窮和最弱勢羣體的狀況至關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維吾爾族人曾經也是這些羣體中的一部分。
大部分專家承認,新疆在物質方面取得的進步無法否認。據報道,維吾爾族民眾人均壽命從1949年的30歲提高到了今天的72歲。與中國的其他少數民族一樣,維吾爾族也享受了許多優惠政策。
中國政府為了把落後的邊遠地區納入國家社會經濟生活,採取了實施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等措施。這些項目便包括髮展連接新疆與中國中部地區以及周邊國家的鐵路和公路。
然而,中國政府並不否認,美國及其盟國所寄予厚望的激進主義和極端主義可能在新疆趨於活躍。這迫使中國政府必須控制局面——高度重視安全問題並防範極端分子實施恐怖活動的一切圖謀。新疆已連續4年多未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應該為中國説句公道話:他們對美國和歐盟作出的快速反應和回應措施令對方感到了某種困惑。德國外交部甚至召見中國大使進行所謂緊急談話。德方對中國外交官表示,北京採取的措施“是導致中歐關係複雜化的不合理(措施)升級”,説得好像西方聯盟此前的所作所為沒有影響中歐關係一樣。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