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撒哈拉,宣戰!|地球知識局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綜合


近日,北非國家摩洛哥的對外行動成為聯合國和地區國家關注的焦點。

11月13日,為驅逐和打擊西撒哈拉地區的武裝組織“西撒人陣”(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摩洛哥宣佈在該區域的蓋爾蓋拉特緩衝區發動軍事行動。

摩洛哥(左)與“西撒人陣”(右)▼


而這一行動直接導致“西撒人陣”向其宣戰,從而打破該地長達29年的停火狀態,引發當地民眾對戰爭危機的強烈憂慮,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支持摩洛哥。

摩洛哥與西撒哈拉▼


那麼,“西撒人陣”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有何底氣向一個國家宣戰?摩洛哥為何對西撒哈拉“情有獨鍾”?

西班牙殖民的歷史遺留問題

首先來了解下西撒哈拉(簡稱“西撒”)成為爭議區域的原因。

該地位於非洲西北部,處撒哈拉沙漠西部,濱臨大西洋,北鄰摩洛哥,與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相接,境內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多數居民從事遊牧業。

除了極少數綠洲,基本完全是個沙漠地帶

(底圖:chelys.eu/)▼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裏都並不是大國戰略利益的核心區域,因而在西亞北非的地區政治中處於邊緣地位。

但該地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出於其當前不斷凸顯的現實利益,以及殖民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使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和阿爾及利亞這三個周邊國家在該地長期進行相互爭奪。而西撒當地民眾成立的獨立組織也在該問題的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摩洛哥、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之間的爭議地區

雖然其大部分土地為摩洛哥實控

但仍有必要區別看待

(圖片:《世界地圖集》)▼


由於其靠近大西洋的特殊地理位置,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到來開始,這裏就遭到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的入侵。

1884年,西撒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1934年又進一步成為西班牙的一個省份,當時叫“西屬撒哈拉”。

到殖民時代晚期,西班牙已是列強病夫

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少得可憐

西撒哈拉這塊也可説是價值很低的荒蕪地帶▼


後來,隨着該地區民眾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風起雲湧,以及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和阿爾及利亞三個鄰國的幫助和國際社會的支持,西班牙於1974年宣佈結束在西撒的殖民統治,西撒當地民眾成立的自治政權“波利薩里奧陣線”(後來的西撒人陣)也在1973年成立了。

這個意思很明顯了

想要一個獨立的西撒哈拉▼


但糟糕的是,西班牙為了保留其在西撒的經濟利益,於1975年與摩洛哥、毛塔締結《馬德里協議》,完全不顧當地民眾的反對,將管理的權力移交給摩、毛兩國支持的臨時行政機構。

毛里塔尼亞總統、阿爾及利亞總統、摩洛哥國王

商討西撒哈拉問題

西撒哈拉本身在這個問題上則是缺位的

(圖片:wikipedia@CIA)▼


這就留下了嚴重的衝突隱患,周邊三國對此展開了長期爭奪。

對於阿爾及利亞來説,其對西撒沒有直接的領土訴求,因而在這一問題上涉足最淺。其在背後支持西撒地區的獨立組織,原因有兩個:一是想讓該問題長期困擾摩洛哥,以提升與摩洛哥在其他領域的競爭力;二是因為西撒是其通往大西洋海岸距離最短的通道,在該區域擁有勢力範圍,可以便利阿爾及利亞出口國內的石油和鐵礦。

雖然阿爾及利亞得不到西撒哈拉

但正因為得不到,所以也不希望摩洛哥得到

鄰居是冤家▼


於是1976年,阿爾及利亞迅速承認了由“波利薩里奧陣線”建立的“撒哈拉共和國”。

而摩洛哥和毛塔兩國在幫助西撒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也都認為該區域是自身領土,因而爭奪最為激烈。

這三個國家的經濟和人口中心都在遙遠的南北兩端

西撒哈拉則是遙遠沙漠深處的不毛之地

但幾方都沒想到,這不毛之地竟這麼難對付▼


1976年,摩、毛兩國簽署瓜分西撒的分治協議,佔據了西撒四分之三的土地。但“西撒人陣”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對外來干預深惡痛絕,不斷對力量較小的毛塔展開襲擊。遭受巨大損失、國內民心浮動的毛塔最終於1979年徹底退出爭端。而摩洛哥則迅速填補了“力量真空”,控制了大部分西撒地區,與“西撒人陣”展開了激烈的軍事對抗。

在摩洛哥官方看來,西撒哈拉就是摩洛哥的一部分

(圖片:www.maroc.ma/en)▼


摩洛哥的利益考慮與措施

從1976年到1992年,摩洛哥與“西撒人陣”的戰爭綿延持久。1992年至今,則是不斷的談判和小規模的相互襲擊。

一車一車的大兵往沙漠裏運

(圖片:wikipedia@SODiwane)▼


對於摩洛哥而言,西撒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據聯合國的數據顯示,西撒地區擁有數量可觀的磷礦資源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實際控制西撒大部分地區之後,只磷礦資源這一項,摩洛哥每年就可開採200萬噸,獲取超過2億美元的實際收入。

西撒哈拉-布克拉-磷酸鹽礦

這裏的產量就能佔到全球的14%

(圖片:NASA)▼


此外,摩洛哥國內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也需要從西撒地區尋求轉移。

1956年,摩洛哥獨立,但並未迎來繁榮和穩定,國內民眾要求削弱國王權力、改善生活和獲取更多的民主,君主制不斷受到衝擊,而且政府的經濟赤字不斷增加。將國內困境轉移到外部衝突上去是個無奈的選擇。

獨立之初的國王-穆罕默德五世

國王也是經歷過政變和流放的

深知鞏固政權的緊迫性

(圖片:wikipedia)▼


於是,摩洛哥政府宣稱“國內經濟困境就是西撒問題所導致的”,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並且,通過奪取西撒地區的礦產資源,摩洛哥國內的經濟困境也有所減輕。

1975年,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為了向世界表明其在“保衞西撒主權”上的決心,號召民眾向西撒進軍,以宣示主權。

在國王的鼓舞下搞了一場盛大的“綠色進軍”▼


結果是35萬人響應號召,打着象徵伊斯蘭教的綠色旗幟,步行進入西撒地區,這便是著名的“綠色進軍”。

把“綠色進軍”印在錢上

(圖片:wikipedia)▼


1979年,摩洛哥更是直接吞併毛塔曾經控制的區域,並宣佈當地為摩洛哥的一個省。80年代,摩洛哥甚至在與西撒臨近地帶修建了6道長達2700公里的包圍圈——“摩洛哥長牆”。

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搞起的6道長牆

雖然長牆系統一步步相當擴張

但在東部沙漠深處仍有“西撒人陣”的生存空間▼


也可以將其視為一道沙堤,高度2米左右

(圖片:wikipedia@Saharauiak)▼


與此同時,摩洛哥還向其控制的西撒地區不斷移民,以增加親摩洛哥立場的居民人數。

而西撒哈拉當地的民眾在“西撒人陣”的帶領下也在全力抵禦摩洛哥的滲透,頻繁向摩洛哥控制區域發起襲擊,並在國際層面尋求支持。至2020年,已有40個聯合國成員國給予“西撒人陣”建立的“撒拉威阿拉伯共和國”以外交承認。

西撒哈拉婦女在隔離牆東側抗議

(圖片:wikipedia)▼


當前,摩洛哥為了進一步打通從控制區域前往毛里塔尼亞的通道、掃清發展經濟的障礙,直接派軍隊進駐聯合國維和部隊巡邏的緩衝區,這實際上是找準了時機:

2010年以來,北非地區接連發生的政局動盪使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自顧不暇。

與此相反,摩洛哥在這場地區動盪中受影響較小,政經發展一枝獨秀,歐美在難民問題和反恐問題上對摩洛哥反而更加倚重。

從經濟表現上也能看出來

相比另外兩個馬格里布兄弟的困境

摩洛哥正在迎頭趕上

(圖片:google.com)▼


恐怖組織勢力和敍利亞、伊拉克等地的地區亂局,也讓聯合國逐漸降低對西撒哈拉民眾的支持熱情。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性爆發以及美伊矛盾的愈加尖鋭,讓摩洛哥王室認為“這正是在北非乃至阿拉伯世界擴展影響的最佳時機”。

此次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行動,正是其實現領土慾望、經濟訴求和地區野心的直接表現。

後果嚴重但調解困難

聯合國之所以長期關注西撒問題,主要在於該問題造成了兩方面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摩洛哥與“西撒人陣”的緊張關係和長期對抗,引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1975年至今,十幾萬西撒民眾逃離爭議領土,前往阿爾及利亞和歐洲。在條件極端惡劣的難民營裏,犯罪和死亡每天都會上演,教育、衞生和住房更是難以實現,加劇了難民接收國的經濟困難,激化了眾多社會問題。

為了維持生計,年輕人往往選擇加入“西撒人陣”或者恐怖組織勢力,這刺激着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以及化整為零極端組織的再次興起。

而且“西撒人陣”也不只是沙漠中的窮困牧民

他們也是有重武器有軍隊的

(圖片:wikipedia@ODiwane)▼


另一方面,西撒問題影響着北非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西撒地區的周邊三國由於都想在該區域獲得實際收益,往往在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勢力時缺乏信任,其安全合作僅僅是有限的情報共享,區域性的經濟和安全合作機制根本難以建立起來,所以當前的北非地區治安一直難以得到真正改善。

2002年,非洲聯盟取代了非洲統一組織,意圖使摩洛哥回到“團結大桌”前。但由於摩洛哥堅持取消“西撒國”地位,遭到阿爾及利亞、南非等非洲大國的強烈反對,談判一直艱難進行。直到2016年,摩洛哥才“三心二意”的加入非盟。

非洲是個大家庭,但裏面還有很多小家庭

你能在裏面找到西撒哈拉麼?

(圖片:wikipedia)▼


於是,聯合國和地區國家就西撒問題進行過數十次調解,甚至還讓西撒民眾進行公投,但實際佔領大部分西撒地區的摩洛哥完全無視國際社會呼籲,並轉而通過拉近與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大國的關係來獲得支持。

當前“西撒人陣”向摩洛哥宣戰,多個阿拉伯國家便迅速聯合起來,支持在經濟、政治方面與他們合作眾多的摩洛哥王室。就像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在2007年時所説的話“摩洛哥人不會放棄每一寸我們深愛的撒哈拉”。

總之,十幾年來,摩洛哥都在加強對西撒地區的滲透和對“西撒人陣”的打擊,還在不斷加碼領土野心、動員地區盟友。因此本次的衝突,是摩洛哥瞅準時機進行的有預謀行動,聯合國的調解也將無果而終,西撒哈拉問題還會不斷持續下去.....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