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壹度 | 分量有減 手伸太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變化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近日訪問新加坡和越南,成為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出訪亞洲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拜登政府高官近期接連訪問東南亞,試圖拉攏這些國家形成遏華包圍圈,但東南亞國家反應平平。哈里斯此訪凸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呈現相對衰落之勢

環球深壹度 | 分量有減 手伸太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變化

  這是2019年6月2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拍攝的卡瑪拉·哈里斯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哈里斯訪問平淡無奇

  哈里斯此訪行程始終籠罩在美國從喀布爾撤離人員和尋求避難的阿富汗人的災難性畫面的陰影下。這次美國從阿撤離比1975年從南越西貢撤離更狼狽、更混亂。

  不少媒體嘲諷説,哈里斯在越南重温了“西貢舊夢”。她訪問中的活動因疫情而被減少到了最低限度,對她的接待也非常低調。越南方面在她訪問前明確表示,越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這是越南對外政策的戰略抉擇和頭等優先。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和丹佛大學5月聯合發佈《中美競爭:全球影響力》報告稱,美國在過去數十年中全球影響力停滯不前,而中國影響力迅速擴大,亞太是中國影響力增長尤其明顯的地區。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去年6月發佈的一份對東南亞地區近200名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已超過美國。

  專家認為,美國畢竟在亞太苦心經營了很長時間,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在這一地區仍有較強競爭力,在某些方面還有明顯優勢。美國繼續加強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意願和決心不可低估

環球深壹度 | 分量有減 手伸太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變化

  這是8月26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發(沈霆 攝)

美在亞太影響力衰減的原因

  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相對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經濟重要性下降中國已成為大多數亞太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該地區國家產業鏈緊密連接,出口市場的地位加強。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優勢正逐步縮減。

  二、對亞太地區資源投入不足美國在亞太地區投入了大量戰略和軍事資源,卻無法在大多數亞太國家最關心的發展問題上給予它們足夠幫助。中國與地區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幫助其共同發展,各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單邊主義和利己主義傾向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甚至退出本國打造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拜登上台後維持鋼鋁關税、搞疫苗民族主義等。

  四、美國自身實力相對不足,在大國競爭中越來越依靠盟友和夥伴

美國在亞太“手伸太長”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有所衰落,但它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不可輕視。

  美國對該地區核心盟友和主要夥伴仍有強大影響力。拜登政府上台後加強了對這些盟友和夥伴的拉攏力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核心盟友,美國現在又在大力發展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拉攏印度。

  美國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硬實力依然強大,仍能借此在亞太地區發揮較大影響力。

  美國在亞太地區有強大軍事存在,除在太平洋一些美屬島嶼外,在日韓有大量駐軍,在東南亞也有駐軍。美國在眾多國際組織中占主導地位,在諸多國際事務中具有決定性的投票權,這讓不少亞太國家有意願靠攏美國。

  此外,美國仍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在一些領域還擁有領先世界的技術,不少亞太國家在相關方面對其有依賴。美國媒體長期在國際上享有話語霸權,美國智庫、高校和文化產品等依然對亞太地區有很大影響。

環球深壹度 | 分量有減 手伸太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變化

  7月25日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抵達華盛頓白宮。新華社發(沈霆攝)

美方未來在亞太動作值得警惕

  哈里斯在此次亞洲之行中,極力挑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在南海、芯片供應鏈等問題上鼓動相關國家與中國對抗或脱鈎。中國駐越大使館26日在使館網站發表文章,批駁哈里斯發表的攻擊中國的言論,指出美方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事實,無視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願望和努力,刻意製造“中國南海脅迫論”,歪曲抹黑中國立場主張。

  亞太地區是美國開展大國競爭的前沿一線,是其重點經營的地區。預計未來美國將在該地區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加強其影響力。哈里斯的訪問再次證明,美國將繼續在亞太不遺餘力地實行對華遏制和對抗政策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報告對美政策制定者提出利用多邊外交政策工具,聯合盟友和夥伴加強集體影響力,加強與東盟經濟聯繫和重新加入TPP等,以加強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記者:劉贊;編輯:吳強、孫萍、王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3 字。

轉載請註明: 環球深壹度 | 分量有減 手伸太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