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年,因為不敵英格蘭的入侵,愛爾蘭臣服英王,在名義上成為其附屬國,到1801年,被正式併入英國。雖然,愛爾蘭算是成為了自己國家的一部分,英國卻並未一視同仁,1840年,在嚴重的饑荒中,愛爾蘭大量人口因缺乏糧食活活餓死。英國政府卻並未出手,兩者間矛盾漸起,愛爾蘭的反英活動掀起波瀾。
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1937年,愛爾蘭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並於1948年正式脱離英聯邦,次年,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都獨立了,誰不想自己的領土大一點,奇怪的是,北愛爾蘭卻並未跟隨愛爾蘭一起離開英聯邦,甚至有報道稱,是愛爾蘭放棄了北愛爾蘭。
英國的全稱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從國名也能看出來,即便北愛爾蘭不在大不列顛島上,但仍舊是英國的政治實體之一。
當年,英格蘭佔領愛爾蘭半島後,掌權的亨利二世便將這裏作為殖民地,奉英格蘭為宗主國。1541年,亨利八世提高了愛爾蘭的階層,將其升為王國,由他本人兼任兩國國王。為了穩固統治,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一直以移民的方式,佔據愛爾蘭的主要社會階層。
那時候,還不存在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説。不過,隨着時局變化,愛爾蘭北部的阿爾斯特省,逐漸成為英國移民數量最高的省份,與其他省份之間,也出現差異。其中,最有爭議的,便是宗教信仰。
歐洲白人一直自詡為高等人種,但同等族羣之間,排斥性其實並不強,但移民來的這些英國人,大都信奉新教,本地的愛爾蘭人,則一直信奉天主教。
17世紀,矛盾終於爆發,阿爾斯特省內的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發生了嚴重衝突,趁此時機,英格蘭幫助自家人,讓新教取得了勝利。之後,英格蘭政府還專門立法,確立新教徒在當地的政治地位。
所以,在愛爾蘭提出獨立想法時,由於相去甚遠的宗教、族羣差異,北愛爾蘭不肯跟隨,也就可以理解了。
1829年,英政府頒佈《天主教解放法案》,雖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天主教徒的不滿情緒,但終究治標不治本。儘管英國試圖緩和英愛關係,可隨着1845年的愛爾蘭大饑荒,讓一切努力化為泡影。
從愛爾蘭被殖民開始,英國就通過政治手段,想方設法兼併當地人的土地。時間一長,新教徒擁有的肥沃土地越來越多,而原住民天主教徒,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少,且都十分貧瘠。
當時,愛爾蘭人民主要的作物就是馬鈴薯,但在1845年夏天,由於“晚疫病菌”的侵襲,造成馬鈴薯欠收,短短几周內,幾乎全島的作物都受到影響,一場大饑荒迎面而來。
據相關統計,這場災難,造成大約300萬愛爾蘭人連飯都吃不上,每天餓死的人不計其數,最終導致愛爾蘭人口鋭減1/4。
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作為主導邦國的英國,面對愛爾蘭的饑荒災難,竟然無動於衷。
當時,從美洲出口的糧食,都會經過愛爾蘭,但這些船隻全部直接開往英國本土,絲毫不理會飢餓的愛爾蘭人。更雪上加霜的是,即便深陷水火,英國仍舊要求愛爾蘭向本土出口糧食和畜牧產品,這種趁火打劫的做法,無異加劇了饑荒帶給愛爾蘭的災難。
最終,這場慘劇讓英愛徹底決裂,覺醒了愛爾蘭的獨立信念。
19世紀,隨着愛爾蘭自治運動情緒高漲,天主教的勢力也不斷擴大,這讓新教徒十分憂慮,他們擔心愛爾蘭獨立之後,新教會遭受到天主教的欺壓。為了保全自身,新教徒們聚集起來成立聯合派,對外大力主張,要將愛爾蘭留在英格蘭之內。
可歷史的腳步無法阻擋,步入20世紀,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戰後,英國元氣大傷,早已不能像先前那樣以蠻力控制愛爾蘭。趁此機會,愛爾蘭於1919年,向英國發起了“英愛戰爭”。剛剛經歷一場浩劫,英國國民反戰情緒強烈,實在不願再戰,無奈之下,面對愛爾蘭的訴求,英國只得做出讓步。
1921年,《英愛條約》簽訂,其中規定:英國承認愛爾蘭自由邦的獨立地位,但在愛爾蘭北部阿爾斯特省中,由聯合派佔據主導的六郡,將重新劃為北愛爾蘭。條約簽署後一個月內,由北愛爾蘭自主決定,是去是留。
結局不難預測,以新教為主的北愛爾蘭,自然拒絕加入愛爾蘭自由邦,歸入英國。自此之後,即便同處一島之中,愛爾蘭島也被劃分為南北兩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