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女寶的“答題連線”火了,深度詮釋了“父愛如山”
“男主外、女主內”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生活模式,女性肩負起了家庭主要重擔,照顧孩子、料理家務一把手。
而男性扮演的爸爸一角卻逐漸在孩子眼中就
傾向於“透明化
”,
喪偶式育兒現象的頻發,使得家庭關係長久失衡
,對孩子成長也潛移默化地產生了影響。
四歲女寶的“答題連線”火了,深度詮釋了“父愛如山”
4歲的婷婷上幼兒園中班,這天放學後帶回家一道“家庭作業”,心血來潮的爸爸自告奮勇要輔導女兒功課,沒想到一看頓時傻眼了。
這次的特殊家庭作業是“答題連線”,書本上寫着左邊寫着爸爸、媽媽兩個人物,右邊寫着各項具體的家庭事務。
如:洗衣服、洗碗、疊被子、輔導家庭作業、收拾房間等等。
婷婷胸有成竹地拿起筆,
毫無意外將所有的家庭事務一一連線到了媽媽身上,
而
爸爸一欄則是“空空無一”
。
見到這一幕,爸爸説
不出的尷尬
,而
媽媽則當作笑話分享到了個人社交平台上。
沒想到網友們的點評卻火了,有人點贊婷婷的作業答案,
這才是詮釋了什麼是“父愛如山”,高山巍峨,屹立不動,大概是這麼解釋父愛吧!
網友@青青河邊沒有草:
這情景跟我們家就是一樣,身為媽媽的我,包辦了所有的家務活,孩子父親只是心血來潮陪陪孩子,就認為自己做了天大的貢獻。且不吐槽作為媽媽的辛苦,我只想呼籲全天下的父親們,別再
“父愛如山、紋絲不動”
了,多抽出點時間分擔妻子的家務,陪伴孩子,從家務小事入手,讓孩子看到父親為家庭的貢獻。
動也不動的父愛如山,對孩子和家庭有什麼傷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説過:
“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説起中國式爸爸,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在養娃前後有兩副面孔:
生娃前:是媽媽眼中無所不能的“思密達”
生娃後:變成了遲鈍、懶惰的“甩手不理斯基 ”
可正是這種對孩子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對家庭工作能躲則躲,能逃則逃的行為,逐漸的影響了孩子的性格脾性。
從小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常常會有猶豫、自卑的情緒顯露,同時因為缺乏度男性性格的理解,孩子相對來講會不夠自信,缺乏膽氣,影響孩子未來出息度。
相對於“甩手式”爸爸,從小有爸爸陪伴的好處也尤為“誘人”
1、 讓孩子情緒更穩定
男女性別差異不僅體現在生理上,也體現在思維模式上,通常面對孩子的哭鬧,媽媽會慢聲細語、百般安慰,但放在爸爸身上就會“聽之任之”,這並不是爸爸不靠譜的表現。
相對來説,爸爸會
給孩子一定時間的緩衝
,讓他們情緒得以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過錯。當然,如果這期間遇到任何危險,那麼爸爸也會挺身而出。
在孩子心目中,
母親是一個“繞指纏”的角色,而爸爸就是“百鍊鋼”
,父愛如山不是假話,爸爸帶娃、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會變得高大、偉岸,
孩子的情緒也會學者父親一樣,有責任心、有勇氣。
2、 孩子會熱衷於運動
男女體力懸殊有差異,通常媽媽帶娃的時候安靜成分居多,但
爸爸帶娃就是各種“上山下海”。
爸爸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位體育老師,有爸爸的陪伴,
帶着孩子漫山遍野地撒歡,激發孩子的運動細胞,不失為一件很好的事。
3、 孩子情商更高
不否認大多數女性性格較為柔弱,處理事情會優柔寡斷一些,但通常
男性面對問題、困難的時候會更加果敢。
經常和爸爸相處的孩子,會接受到一部分爸爸粗獷、外放的性格,讓他們在為人處事方面更顯得大氣一些,
表現出“能進能退”的高情商
,對其未來成長,以及未來社交圈的建立都是非常有益的。
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壓力增加,很多爸爸疲於奔命創造家庭經濟收入,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物質優越的生活環境。
但
缺席孩子家庭生活的陪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要知道這個
世上最為暖心的家庭生活,是不管爸爸上班有多辛苦,下班後仍舊會抽出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
寶媽們,你家爸爸在陪伴孩子這件事上負責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