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出口121.8萬輛,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封面天天見·封火輪

7月21日,比亞迪宣佈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並攜旗下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車型亮相發佈會。根據規劃,比亞迪日本的首批車型將於2023年開啓交付。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首批1000輛MG MULAN在上海海通碼頭集結,正式運往歐洲。這款車型基於全新的純電專屬平台開發,在歐洲將會以MG4命名,並在今年第四季度首發。

半年出口121.8萬輛,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封面天天見·封火輪

今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對汽車產業鏈供應及整車生產的影響,國內汽車產銷出現下滑。據中汽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6.6%。

不過,與國內相對平淡的車市相比,中國車企走出去的步子越邁越大。“牆內開花牆外香”正成為車企新的增長點。

2021年,被稱為中國車企出海“元年”。當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銷量實現201.5萬輛,同比翻番達到101%,排名世界第三。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企業總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如果按照這一增幅推算,今年全年,我國汽車出口量或將超過去年出口量230萬的德國,排名世界第二。

眾所周知,在燃油車領域,我國汽車工業相對起步較晚,在技術和設計上落後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在產品力上不佔優勢,而且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也不高,正因為此,以往我國汽車出口更多是依靠性價比優勢,在東南亞、南美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生產銷售。

不過,隨着以電動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時代來臨,下定決心在電動化賽道實現“彎道超車”的中國汽車產業快速出擊,搶先佈局,無論在核心的三電技術實力還是迭代速度上,已經實現了全球領先。

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接受度和嘗試欲也更高,客觀上促進了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包括領先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和人車語音交互功能,都成為中國汽車在海外的獨特競爭優勢。

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汽車出海“走出去”,無論是從宏觀層面展示民族工業軟實力,還是從現實層面的多元渠道創收,顯然都具有積極意義。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3 字。

轉載請註明: 半年出口121.8萬輛,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封面天天見·封火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