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拜登亞洲行,一場“針對中國”的“挑事之旅”?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20日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這是他就職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這次訪問今年年初就已在規劃,之後持續性的官方放風和媒體報道,早就將其具體行程以及重點都清晰勾勒出來。各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場事先張揚“針對中國”的“挑事之旅”。美國倘若扮演這樣的角色,在亞太地區引發擔憂是必然的。

資料圖 新華社發(沈霆 攝)

按照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露骨的話説,此行“是對中國的警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很強大”。近段時間,美國官員和媒體一直都毫不避諱,大談拜登將如何與韓國、日本協調圍堵或排斥中國。這讓中國人怎麼看待美方承諾的“四不一無意”?這能不讓亞太地區所有珍惜和平發展環境的人產生警惕嗎?

需要指出,這是冷戰結束後的國際交往中極不正常的現象。一個大國領導人去另一個大國的周邊國家公開挑撥,並設計“陣營化”機制,試圖破壞地區既有的以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的雙邊關係及多邊機制,這種帶着濃厚冷戰色彩的地緣政治外交,什麼時候被美西方輿論視為理所當然了?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8日在同日本外相林芳正舉行視頻會晤時指出:“令人關注和警惕的是,美國領導人還未成行,所謂日美聯手對抗中國的論調就已甚囂塵上,搞得烏煙瘴氣。”華盛頓利用國際話語權,企圖將“圍堵中國”甚至“對抗中國”公開化、合理化、正當化,塑造出“習慣成自然”的錯誤認知。美西方的這種輿論傾向,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破壞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和以往一樣打出“安全牌”“軍事牌”,拜登這回還帶去了“經濟抗中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17日透露,拜登將在訪日期間正式宣佈啓動“印太經濟框架”, 聚焦“構築(該地區)今後數十年經濟和供應鏈的重要領域”。這顯然不是美國發善心、做好事,真想推動亞太地區經濟繁榮,而是以此為抓手,拉攏其他國家與中國“脱鈎”,在安全領域之外,再在經濟上搞出一個排斥中國的“小圈子”。

然而意圖是一回事,實際效果又是另一回事。且不説日韓等區域內國家與中國經濟聯繫深度融合,難以“脱鈎”,單華盛頓這張“印太經濟框架”大餅能否畫完都要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眼下美國臨近中期選舉,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只剩兩年,誰能確保突然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劇本不再重演一遍?又有誰不對翻臉不認人的美式“棄約精神”心生疑慮?誰又能保證美國在出現經濟衰退時不對其盟友國家打家劫舍?

美國不斷挑動地區緊張局勢、製造世界分裂的後果已經十分清楚,前有伊拉克、敍利亞、阿富汗廢墟遍地,後有俄烏戰火紛飛。如今,美國又瞄準了亞太這一區域,將之視為地緣政治對抗的棋局,試圖把中國周邊國家變成任由它擺弄的棋子。但冷戰結盟、地緣對抗那一套早已不得人心,任何服務於這一目標的舉措也註定都是短命的。我們相信,絕大多數亞太國家是清醒的,想拿美國“狐假虎威”嚇唬中國行不通,而為美國“火中取栗”更不值得。

拜登總統還沒有啓程,雖然美國媒體有意無意做了大量的劇透,但客觀上仍存在着不同可能性。美國自詡“印太常駐大國”,理應呵護亞太這片合作發展的熱土,而不是讓它成為零和博弈的“戰場”。我們希望,拜登最後能用他的實際言行證明是輿論錯會了。否則,它將以“一次令人失望、遺憾的破壞性訪問”載入歷史。

 

 


(原標題:環球時報:拜登亞洲行,一場事先張揚的“挑事之旅”?)

來源: 環球時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