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高速失速”如何解決?丨寅哥麼麼答
各位同學大家好!
現在開始回答4個來自
往期「寅哥麼麼答」留言中的問題
Q1 :2.5L混動漢蘭達為什麼在高原上動力很弱?不是説電機在高原很強嗎?換了2.0T之後會不會在高原動力上有明顯提升?| 00:56-02:42
Q2 :最近有關於比亞迪DM-i高速失速的反饋,聽説是因為高速時電量太低導致功率不足無法加速,為什麼比亞迪不做一個最低電量的限制?寅哥的宋PLUS有沒有遇到過?| 02:43-06:51
Q3 :為什麼自己開車的人,即使是騎車、步行也更容易遵守交通法規?| 06:52-08:19
Q4 :精靈#1 Brabus到底怎麼樣,之前看寅哥説性能很好,有沒有來一台的打算?| 08:20-10:18
Q1:2.5L混動漢蘭達為什麼在高原上動力很弱?不是説電機在高原很強嗎?換了2.0T之後會不會在高原動力上有明顯提升?
猜測大概幾點原因,首先自吸發動機相比渦輪,高海拔動力受影響會明顯一些,而THS系統本來也是相對較為依賴2.5發動機本身的輸出;其次,雖然漢蘭達的THS已經是增強版、驅動電機功率較大,但畢竟HEV電池容量小,連續爬坡之類工況下功率受限;最後,可能考慮到NVH等等因素,在高海拔功率下降的工況下也沒有把發動機轉速提得太高。
更換2.0T應該會有明顯好轉,混動車(尤其自吸發動機)或多或少在高海拔都會受到一些影響,解決思路要麼就是靠大電池,強制設高保電量來撐過高速和上坡的路段,找到下坡和80km/h以下巡航的機會補電;要麼就是做多擋直驅變速機構、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依靠足夠高功率的直驅模式。
Q2:最近有關於比亞迪DM-i高速失速的反饋,聽説是因為高速時電量太低導致功率不足無法加速,為什麼比亞迪不做一個最低電量的限制?寅哥的宋PLUS有沒有遇到過?
我大概百度了一下,好像高速失速還都是集中在年初2月-4月份比較多。我之前説過一次,我模擬出過功率不足的情況,是把油跑乾淨、然後用純電模式繼續,大概跑到16%電量時,系統限制了最高時速70km/h,也就是70以後就不出力了,但是0-70這部分限制還不算厲害;然後就這樣跑到10%左右進加油站,剛加完油以後,久旱逢甘露一樣瘋狂高轉速發電,這時候比之前動力還差,紅綠燈起步明顯感覺很肉很肉。
至於高速失速,一般情況下是本身電量不高,然後突然進入120km/h以上可能再加上上坡的高功率請求路段,如果這時候再在高海拔地區,1.5自吸的DM-i發電功率受限,就很有可能出現。至於廠商為何不限制最低電量,可能他們認為選擇權“強制保電”已經給到用户了吧,如果按照車機自己的邏輯,前面行駛穩定的話就是會盡可能多用一些電,留到20%就行了,讓油耗和經濟性更好一些。甚至我設到36%智能保電,平時城裏駕駛還是會在20%出頭晃盪。
所以這類電池夠大的插混車,真正急需解決的是,根據外界氣温、空調使用情況、導航路線的海拔和行駛通暢度預判,自動來分配電量閾值,這才能叫做“智能保電”。我記得好像是長安還是哪一家廠商已經開始在做了。
Q3:為什麼自己開車的人,即使是騎車、步行也更容易遵守交通法規?
我覺得首先是換位思考,自己開車時候遇到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危險行為,肯定自己作為行人或者在騎車時不想去噁心別人;其次也是有開車經驗,更容易知道哪些行為是比較“作死”的,不會去實踐。在很多年前,民眾交通意識比現在還要糟糕得多的時候,我當時也有個想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車的人太少”,很多尤其四五十歲的大概一輩子都沒開過車,也不會有道路安全的意識。當然這些也不是全部,比如開車時本身就不守規矩的,騎車什麼的照樣也不會;又或者開車時受制於攝像頭、罰款等等,騎摩托和自行車就不管不顧了的也有。
Q4:精靈#1 Brabus到底怎麼樣,之前看寅哥説性能很好,有沒有來一台的打算?
從性價比的角度,還有賽道整體沒掉鏈子的表現來看(除了耐久性沒有條件測之外),顯然精靈1號Brabus是很強的,而且整體實用性還很優秀。但我個人來説對這台車並沒有太激動,首先就是我現在本來就對性能看得很淡了,而外形上,雖然很努力的在一些細節作出區別,但並沒有那麼強的個性,而且我反而覺得普通版的精靈1號更好看一些……
雖然和精靈1號不來電,但這台車,尤其是Brabus版,我覺得最大意義就是:一個有品牌性格背書、品質很好的高性能車,有了28萬這個定價錨點。未來的MINI電動也好,BBA這類豪華品牌的高性能電動小車也罷,就沒那麼容易再漫天要價了。